第1701章
銅人沒有因此發生任何變化,吳良也并未聽到任何響動,白菁菁更未做出提醒,如此說來倒有可能是他想多了。 于是吳良又分別取下了其他三處“死xue”上的銅針。 銅人依舊沒有任何變化…… “看來的確是我想多了?!?/br> 吳良心中腹誹著,也并未發現這四枚銅針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只是在銅針刺入銅人的那一截針體上看到了一些使用過的磨損痕跡,這自然倒沒什么好說的。 于是吳良輕輕敲擊銅人。 銅人隨即發出“當當”的回身,可以聽出這個銅人的內部應該是空的。 不過以春秋時期的工業水平,硬是沒有辦法制作出一體成型的中空銅人才對,這個銅人必定存在開口。 于是吳良更加仔細的查找。 終于還是教他在銅人的背部發現了一個小小的卡扣,而這個小卡扣則正好位于一條背后的經脈之中,藏得十分隱秘。 吳良研究了片刻便找到了這個卡扣的打開方式。 如此只聽“喀察”一聲輕響,銅人背后的一塊嚴絲合縫的背板便被取了下來。 吳良再借著隨侯珠的幽光向銅人內部望去,竟在銅人的腹腔之內發現了好幾個小吊環,而小吊環上面則分別掛著五個不規則木凋,從這些木凋所吊的位置與形狀來看,不難判斷它們代表的正是人體的五臟。 “厲害啦……” 吳良心中有感嘆。 這可是春秋時期古墓中的銅人,竟與北宋記載中那個根本沒有流傳到后世的針灸銅人如此相近,同樣配置了五臟。 不過差別也還是有一些的。 史書記載,北宋的那個針灸銅人之中還配置了人體的六腑與骨骼,并且其中的某些設置功能可以用來考驗學生的針灸水平,而這具銅人顯然在這方面要略微欠缺一些。 “楊萬里,這個銅人交給你了,咱們走的時候想辦法率人將它一同帶走,切忌一定要做好防護,決不能令其損壞一絲一毫?!?/br> 吳良當即回頭對門外的楊萬里交代道。 “諾!” 楊萬里連忙應道,“我隨后命人打制一個木箱,再于木箱之內填滿干草,如此便不會輕易傷到銅人,公子以為如何?” “善?!?/br> 吳良微微頷首,這才暫時將銅人擱置一邊,將目光投向了那具背對著他的尸首與那個書柜。 書柜就在桉幾旁邊,因此也在那具尸首旁邊,這就沒什么先后之分了,因此吳良率先開始查探那具尸首。 如此走到尸首的側面,他才終于看清了尸首保持的狀態。 那具尸首正盤腿坐在桉幾之后的蒲團之上,在他的腿前面擺著一個小爐,爐上則架著一個小陶罐。 不過與常見的陶罐不同。 這個陶罐除了上面有一個小蓋子之外,罐體略微靠上的位置還留有四個位于不同方向的小圓孔,圓通直接通入陶罐內部。 “這是什么東西?” 結合此前的種種發現,吳良懷疑這個陶罐可能是用來煎藥的容器。 但他又萬分肯定,如此造型的煎藥容器他卻從未見過,不論是考古發現還是后世民間流傳的藥鍋,都絕對沒有出現過這樣的造型。 相反。 反倒是某些熏香的工具出現過類似的造型。 而那四個位于不同方向的小圓孔,為的則是令陶罐內的香料在燃燒的時候可以將香氣飄散出來。 除此之外。 吳良實在想不通那四個小孔究竟有什么作用? 與此同時。 吳良還在這具尸首的手邊發現了一面同樣殘破不堪的羽扇,這羽扇必定是使用某些大型鳥類的羽毛制成,可惜上面輕薄的羽毛大部分都已經消失不見,只留下了一排編制在一起的羽毛梗子,因此無法判斷這些羽毛究竟取自哪種鳥類。 從這副景象不難判斷,面前這具尸首死時應該正在使用羽扇為那個小爐扇風,只是不知小爐上的陶罐中究竟正在燒制什么東西。 不過此刻吳良的注意力已經先到了面前這具尸首身上。 這是一具男子尸首,看起來死時應該已經上了些年紀,起碼得在中年之后。 當走近時吳良便率先已經發現,面前的這具尸首竟是一具被種下了痋術。 透過這具尸首那接近半透明的表皮,他可以清晰的看到尸首體內那密密麻麻擠在一起的花生大小的白色蟲卵與浸泡著蟲卵的褐色液體。 與上一次見到這種東西不同。 這次吳良已經知道了蟲珠的用途與用法,因此并未感到懼怕,甚至還有那么一點小激動:這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了,原本吳良以為恐怕很難再找到痋蟲,卻沒想到最終還是發現了如此大量的蟲卵。 這可能與木門的密封有關。 如此木門之內與外面墓道之中的那些痋蟲蟲卵便處于兩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因此上次那些痋蟲蟲卵孵化出來的時候,這里的痋蟲蟲卵才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不過現在吳良還面臨一個問題。 如果這些蟲卵現在便開始孵化,他應該如何保存并攜帶這些孵化出來的痋蟲,使得痋蟲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派上用場? 另外。 吳良還不太確定這些痋蟲與此前遇到的那些痋蟲是否一樣。 因為于吉上回也說了,痋術以死者的亡靈為媒介進行培育的,死者生前經歷的痛苦越多,心中的怨恨與恐懼越強烈,孕育出來的痋蟲才越毒,害起人來才越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