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5章
不過從徐福提到的這個頗為嚴苛的規矩來看。 吳良覺得后世流傳的《本經陰符七術》極有可能就是假的,最多也只能是刪除或是篡改了關鍵內容的彷本,因為這個規矩已經注定這部書不可能出現大量傳播的情況,而后世發現的《本經陰符七術》書籍則數量不少,并且大多出自明清時期,這就很說明問題。 “這關門弟子之禮如何實施,還請徐君示下?!?/br> 吳良點頭問道。 “我如何做,你跟著便是,我如何立誓,你也要一起復述,知道了么?” 巫女呼面色嚴肅的對吳良說道。 “你也要入縱橫家?” 吳良蹙眉。 “祖神說,我幫忙記錄便會得知書中的內容,因此也必須先行弟子之禮,必須立誓遵循鬼谷仙師立下的規矩,否則便是壞了規矩?!?/br> 巫女呼理所當然的道。 “有道理……” 吳良微微頷首,雖也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卻在想此書會不會自此流入倭國,回頭要不要將其滅口……不過再轉念一想,其實這也未必便一定是壞事,起碼令此書多了另外一個留存下來的途徑,畢竟如此秘書加上如此規矩,失傳的可能性實在太高。 何況書中的精髓也未必便是誰看了都能夠領會的,這畢竟是“圣人”所著的天書。 正如此想著的時候。 巫女呼又道:“祖神已經告戒我,就算我知道書中的內容,也絕不許將這些內容授予倭國異族,因此我要比吳太史多立一道誓言,另外祖神還說,這書中的秘術非天命之人不可習得,他雖記得書中的字字句句,卻始終不曾領會其中的奧妙,不是他不曾領會,蘇秦、張儀、公孫衍之流亦是一知半解,鬼谷仙師也從未與任何人講解?!?/br> 不愧是徐福,僅是瞬間便看透了吳良心中的想法,做出了相應的安排。 不過徐福的話也令吳良感到驚訝。 蘇秦、張儀、公孫衍都是些什么人物,吳良自是清楚的很,這些無一不是縱橫家的代表人物,可以說戰國亂不亂,全由他們說了算,那叫一個叱吒風云。 如果這些人都不曾領會《本經陰符七術》中奧妙的話,那么這部書未免也太深奧了吧? “祖神說,他曾聽鬼谷仙師說過,他的那些弟子中,唯有一人領會到了其中一半的奧妙,此人叫做蔡澤?!?/br> 巫女呼又轉述道。 “蔡澤?可是那個僅憑一番‘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的言論,便令一代秦國名相范雎將宰相之位拱手相讓的蔡澤?” 吳良下意識的問道。 據吳良所知,范雎也是縱橫家的人,只不過他是縱橫家的連橫派,身為秦國宰相時曾輕易瓦解合縱派的盟約,令秦國避免了一次巨大危機,隨后又在長平之戰與邯鄲之戰中為秦昭襄王出謀劃策,大敗趙軍。 另外,后世人盡皆知的“遠交近攻”軍事理論便是范雎首先提出來的。 可以說秦國最終能夠統一六國成就霸業,范雎起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礎。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足智多謀的宰相,竟能被三言兩語便勸的急流勇退主動讓出宰相之位,可見這個蔡澤的確是有些能耐……難道正是因為他掌握了《本經陰符七術》中一半的奧妙? 而實際上,蔡澤也的確不簡單,他接下秦國宰相一職后,雖然不久之后便也急流勇退,但卻留在王室身邊依次侍奉了昭王、孝文王、莊襄王以及秦始皇在內的四代王,是縱橫家中極少數得了善終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被他勸說主動讓出相位的范雎,也同樣無病無災壽終正寢。 而想起這些史實的同時。 吳良也對縱橫家的規矩產生了一些好奇。 原本他認為縱橫家只是一個學術派系,類似于后世的某個學術專業領域,但現在徐福教他行弟子之禮,這說明縱橫家的本質其實應該是一個類似門派的組織。 但與其他門派組織不同的是。 縱橫家從名字上便可看出自相矛盾的性質,正所謂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 事實也確實如此,比如方才提到的范雎、蔡澤、蘇秦等人便是連橫派,而張儀、公孫衍等人則是合縱派,連橫派與合縱派歷來便是水火不容的關系,范雎會設計瓦解針對秦國的合縱盟約,合縱派也會想方設法瓦解秦國的遠交近攻戰略,并且雙方上了戰場也絕對不會因為共屬于縱橫家而留手。 若這真是一個類似門派的組織,那絕對稱得上是天底下最特別的門派組織了,就算后世武俠中分為氣宗和劍宗的華山派似乎沒有如此的水火不容。 “正是?!?/br> 巫女呼點了點頭。 “徐君,我現在有些好奇,縱橫家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為何要將門下弟子分為連橫派與合縱派,又為何任由門下弟子游離于各國之間互相敵對抗衡,甚至自相殘殺陷害,這些事情鬼谷仙師不會不知道吧?” 吳良終于忍不住問道,畢竟他馬上就要加入這個組織,總要先將情況搞明白再說。 事實上,縱橫家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便已經不再露面,后來到了漢朝局勢更加穩固,縱橫家更是銷聲匿跡,如此數百年過去,除了史書中的記載,已經很少有人提起。 “我為棋子,地做棋盤,謀在心間,捭闔陰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