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章
這該不會就是徐福見過的龐然大物吧? 吳良快步走近小山嶺,仔細查看那些斷裂處的橫截面,果然在這些橫截面上發現了一絲一縷的斑駁玉苗! 是了,這肯定就是徐福提到過的龐然大物了! 但這究竟是什么呢? 通過這道小山嶺的部分外觀細節,吳良心中已經有了一些猜測。 而他心中猜測的事物,正是后世已經人盡皆知,這個時代以及徐福所在的秦朝仍是一片空白的領域,因此先秦的《山海經》以及天朝的大部分奇物志中都不曾有過記載,徐福自然也就無法說出那究竟是什么龐然大物。 第七百五十三章 山東龍 現在還有一些細節需要著重確認,如此才能夠判斷出這個龐然大物的具體身份。 于是吳良繼續繞著這道“小山嶺”探查,慢慢的來到了“小山嶺”的另外一端,直到他看到那顆巨大的同樣化作了巖石的腦袋,答案終于揭曉了。 吳良的猜測是對的,這正是一頭恐龍! 一頭身長大約十五米,站起時身高大約有五六米,重達六七噸的巨型恐龍! 至于究竟是什么龍。 吳良的心中也已經有了答案…… “吳太史,你看起來似乎已經發現了什么,可以說給我聽聽么?” 當吳良繞到這一端看到那顆巨大腦袋的時候,巫女呼也能夠看到吳良臉上那時而興奮、時而疑惑、時而又恍然大悟的表情,于是忍不住開口問道。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其實是一頭龍的遺骸?!?/br> 吳良回頭看向巫女呼,頗為自信的說道。 其實天朝后世比較普遍的叫法是“恐龍”,不過這是沿襲西方語言翻譯過來的叫法,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吳良并不喜歡這個名字,也不希望這個名字過早出現,從而對天朝的文化產生先入為主的影響,因此便干脆省掉了那個“恐”字,再者說來,這個時代的人也根本就理解不了“恐龍”這個概念,反倒是“龍”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 盡管,面前的這頭龍與天朝人心中的“龍”完全是兩個概念。 “龍?!” 巫女呼頓時瞪大了眼睛,連忙又仔仔細細的打量了眼前的這道“小山嶺”一遍,依舊有些難以置信的道,“這就是貴國傳說中那至高無上的龍么?” “此龍非彼龍?!?/br> 吳良笑著搖了搖頭,招招手將巫女呼叫到身邊,指著龐然大物那磨盤大小的腦袋說道,“此龍名為鴨嘴龍,乃是一種生活在一億多年前的上古兇獸,那個時候只要是我們能夠看到的地方,無論陸地還是海洋,到處都生活著這類上古兇獸,它們有大有小,有的會飛有的會游,有的以捕食其他的兇獸為食,有的則已草木果實為食,與如今我們能看到的那些動物、飛鳥的生活方式其實相差不大,只不過那時候還沒有你我這種能夠使用火源烹飪、使用武器殺戮、使用智慧勾心斗角的人罷了?!?/br> “……” 一番話聽下來,巫女呼的兩條柳眉已經微微蹙起,顯然沒有完全聽懂,畢竟這些信息對于這個時代的任何人而言都無異于一場頭腦風暴,實在沒有辦法做到幾句話的功夫便消化掉這顛覆性的內容。 不過“鴨嘴龍”三個字巫女呼倒是很容易理解。 因為這個龐然大物的腦袋上,的確長有一條長約半米的扁平狀的大嘴巴,這張嘴巴的確很像一張鴨子的嘴巴,并且與之前在礁石凹坑中見到的那些古怪石魚十分相像,看起來只是放大了數百倍。 就這還是吳良沒有往細了說呢。 據吳良所知,面前的這頭恐龍在后世還有一個頗為響亮的名字山東龍。 這個名字的由來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因為這種鴨嘴龍的化石發現于山東諸城,而與其一同發現的還有諸多其他類型的白堊紀恐龍,諸如角龍、甲龍、微腫頭龍,以及兇殘嗜血的暴龍等等,它們共同被后世考古界稱作山東龍群。 而這也同樣是吳良篤定這個龐然大物就是“山東龍”的原因之一。 因為瓬人軍現在所在的位置便隸屬于古齊國,也就是說尚在后世山東省的轄區之內,這與后世發現的“山東龍群”八成便是近親,至少屬于同一個生態圈。 如此沉默了片刻之后。 “依照你的說法,我們方才見到的那些古怪石魚也不應該再稱作‘魚’,也應該被稱作‘龍’,只是略小一些的‘鴨嘴龍’,我說的對么?” 巫女呼沉吟的問道,想不到她接收頭腦風暴的速度還挺快,甚至學會了舉一反三。 “可以這么說?!?/br> 吳良微微頷首,接著又結合之前發現的一些細節說道,“還記得我們方才路過的礁石群么?那些礁石上面留下了許多奇怪卻又整齊的劃痕,方才我便一直在想這些劃痕究竟是怎么來的,見到這具鴨嘴龍的遺骸,我現在終于可以確定了,那些劃痕一定是冰川劃痕,乃是致使這種上古兇獸滅絕的冰河時期所留?!?/br> “冰河時期……” 巫女呼又陷入了頭腦風暴,這也是個她聞所未聞的詞匯。 “說白了就是經歷了一場極為漫長的冬天,因此氣溫急劇下降,導致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被白雪與冰層覆蓋,原本長在地上的草木都被凍死了,許多龍也被凍死了,那些勉強活著的龍,以草木為食的沒有了草木,只能活活餓死,而那些rou食性的龍,則因為獵物越來越少,最終也難逃活活餓死的餓死的下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