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章
這族譜應該不是作假,因為秦朝時作為徐福的后人,并不會享有什么特權,甚至后來徐福出海不歸,還有可能為他們帶來災禍……歷史記載,徐福出海幾年未歸之后,徐氏的幾個旁支便都南遷潛居,原因正是“為避秦始皇滅門之禍”。 而等到了漢朝。 徐福的后人也不曾受到任何優待,只是不會替秦始皇滅他們的門罷了。 因此偽造出這樣一個族譜沒有任何意義。 唯一不同的是,三部族譜的先母名字截然不同。 而就在只經歷了一代人過后,三部族譜中的姓氏便已經不約而同的發生了改變,不再以徐為姓,其中兩部改成了“嶗”,一部則改成了“勞”。 至于改變姓氏的原因,族譜中則沒有做出說明。 “你們皆是徐福的后人,可知你們的先人當初更改姓氏的背景與原因?” 吳良雖然猜測他們可能也是在徐福出海不歸后“為避秦始皇滅門之禍”才不得不更改姓氏,但還是想聽聽當事人有什么說辭。 “我來說吧?!?/br> 其中個子最高的漢子臉上卻略微顯出一抹陰沉之色,施禮說道,“吳太守應該已經注意到了,我們的先母是不同的人,唯有先父才是同一個人?!?/br> “當年徐福未出海時,便在嶗山建造大船,并請求始皇帝派兵前來射殺海中阻礙航行的鮫魚,在此地居住了幾年,我們的先母便是在那時受到了徐福欺騙……” “?” 才聽了幾句話,吳良便已面露疑色。 鮫魚他倒知道是什么東西,這同樣是《山海經》中記載的一種異獸,不同時會織龍綃、油燈長明的鮫人,這是一種相對正常的異獸,“鮫魚長三丈,背上有甲,珠文堅強,可以飾刀口,又可以鑢物”,“游于滄流之中,起鰓于東海之上,甩尾如暴風,而濠魚井鮒”。 后世研究認為,鮫魚其實就是鯊魚,這倒沒什么好說的。 最重要的是。 這個徐福后人居然用到了“欺騙”一詞,竟聲稱他們的先母是受到了徐福的欺騙? “徐福用花言巧語欺騙了我們的先母,答應我們的先母會迎娶她們,會帶她們過上富足安康的日子?!?/br> 那漢子接著說道,“可當我們的先母懷有身孕,又或是剛剛產下幼子的時候,蜃樓也建造好了,徐福便帶上官兵抓來的三千童男童女,帶上他全部的家產悄無聲息的出海了,待我們的先母察覺時,他竟連一斗糧食、一件農具、一句囑咐都不曾留下……那時我們的先母便已經知道他不會再回來了,因為徐福早就答應過她們,他走的時候一定會帶上她們?!?/br> 第七百一十章 別有用心 “這……” 聽到這里,在場眾人已皆是一臉疑色。 哪怕作為本地人的縣令董三石亦是如此,看起來此前似乎并未聽到這樣的說法,并不知道徐福還有如此“不堪”的往事。 吳良自然也是第一次聽說。 反觀后世考古界對徐福的評價,其實也并沒有明顯的褒貶分界,只認為某種意義上講,徐福不僅可以算是人類駕馭海洋的歷史第一人,也是開啟天朝與倭國文化交流歷史的第一人。 吳良此刻也并不打算評判徐福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不過如果這種說法屬實,那么站在面前這幾個徐福后人的角度去看待此事,他們與他們的先母便的確有對徐福不滿的理由,在他們眼中,徐福就是一個始亂終棄的渣男,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 而且明顯還不只是騙了一個姑娘…… “你們的先母呢?” 吳良又看向了其余兩人,開口問道。 “回太史的話,皆是如此?!?/br> 其余兩人亦是施禮答道,“而且據我們祖上流傳下來的說法,受到徐福欺騙的其實并不只有我們三家的祖母,只是有些還未懷上身孕,有些則在這數百年間斷了傳承,到了如今也就只剩下我們三家罷了?!?/br> “……” 聽到此處,角落里巫女呼兩道柳眉亦是微微簇起,動了動嘴唇似乎想要說些什么,不過最終卻什么都沒說。 這樣的徐福顯然不是她心中認識的那個秦之徐君。 作為倭國的神社巫女,她侍奉的神社便是秦之徐君所留,侍奉的神明也是秦之徐君這尊祖神,那是她的信仰,同時也是整個倭國的信仰。 而這些事情,無疑是在她心中那尊至高無上、完美無瑕的祖神身上涂上了污點。 所以她不愿相信這是事實。 也不敢相信這是事實,否則那便意味著信仰的動搖,她將沒有資格作為巫女繼續侍奉神社與祖神。 而之所以沒有立刻開口反駁。 則是因為她暫時還沒有找到反駁的理由,擔心貿然開口非但無法說服眾人,還會令她心中的祖神更加蒙羞。 “……” 吳良亦是不知該說些什么好,這比他想象的還要渣,廣播種不負責可還行? 如此沉吟了片刻,他才終于整理好了凌亂的思路,接著問道:“可否請三位介紹一下你們先母的家世?” “我家先母家中原本便是嶗山之下的漁民,當年徐福來此修建蜃樓,將我家先母家中的男丁征召前去幫工,我家先母時常前去送飯,后來便結識了徐福?!?/br> “我家先母家中本是北海的木工,亦是受到征召前來修建蜃樓,于是隨父親一同到了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