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
而且大漢的傳國玉璽,也已經被他搞丟了,如今得到了傳國玉璽的人,則正準備稱帝。 “不對啊……” 聽了奇力童的話,吳良卻是心生疑惑。 他此前看過奇力童隨身攜帶的公文,那上面明明印了光武帝賜予倭國的金印…… 正當吳良如此想著的時候。 “天子陛下誤會了,如今這尊金印已經被我國女王所得,可事到如今狗奴國與南方諸國已經不再遵從金印,因此哪怕天子陛下再賜下一尊金印,恐怕也難以改變我國現狀?!?/br> 奇力童緊接著欲言又止的說道,“其實在下此次前來覲見,乃是為了另外一件關系我國命脈的重要事務……” “哦?使者但說無妨?!?/br> 劉協微微頷首道,心中卻很是沒底。 倘若奇力童請求大漢出兵相助,又或是提供物資支援,這就有點尷尬了,因為他一沒兵二沒糧,自己還自顧不暇,根本就沒有能力相助。 不過再轉念一想。 這一路上奇力童早已看到了大漢目前的情況,但凡他還是個有腦子的人,應該就不會提出這樣的請求…… 果然。 奇力童并未提劉協滿足不了的請求,而是重新起身帶著那個姑娘來到堂前,恭恭敬敬的跪下說道:“在下此次前來,乃是奉女王之命請求天子陛下相助,尋找秦之徐君的蹤跡,倭國曾因秦之徐君而興盛百年,他才是倭國的國運與命脈所在,如今我國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若想絕處逢生,恐怕非找到秦之徐君不可!” 第七百零一章 恐怕不對吧? “秦之徐君?” 聽到這個略顯古怪的名字,劉協面露疑色。 在場眾人亦是心中不解,漢朝雖然也有人起兩個字的名字,但大多數還是以單名為貴,而像這種四個字的名字則是絕無僅有。 所以,這或許是某種尊稱,就像是某些人的名號一般? 但就算如此,在場眾人也都是有些見識與關系網的士族,有些更是名門望族,卻也從未有人聽過這樣一個古怪的名號。 更重要的是。 此人究竟有何能耐,竟能成為一個萬里之外的海外小國的國運與命脈,使得邪馬臺國專程派出使者不遠萬里前來尋找,甚至還想敢用此事驚動大漢天子? 秦之徐君…… 吳良也在細細回味奇力童口中的這個名字,畢竟僅僅只是聽到讀音,與直接看到書面文字是不一樣的,在加上奇力童的發音本就有些別扭,就算是吳良也不能一下子明白奇力童說的究竟是什么人。 不過仔細思索過后。 吳良猛然想到了一個人,立刻起身開口問道:“奇力童大夫,你說的人真名該不會是叫做徐福吧?” 據吳良所知,歷史上徐福攜帶三千童男童女入海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時,便有說他來到了一處“平原廣澤”之地,感到當地氣候溫暖、風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來自立為王,教當地人農耕、捕魚、捕鯨和瀝紙的方法,之后便再也沒有返回天朝。 而這“平原廣澤”之地,有學者分析地貌與環境,認為就是倭國的九州一帶,九州一帶正是邪馬臺國所在的倭國北方。 而且,徐福到達倭國之后,便是自稱“秦之徐?!?。 不過也有將其稱作徐君,只不過此事并未記載在天朝的正史中,僅僅只是一些民間傳說與野史。 而倭國的史書更是無跡可尋,他們連自己的邪馬臺國這段歷史都的在天朝的史書中求證,又怎能記下比此時還要早上好幾百年的事情?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哪怕沒有史書作為憑證,徐福這個人對于倭國的歷史影響依舊極其深遠,哪怕到了后世,倭國也還是留下了許多不同時期建造的秦徐福墓,只不過這些墓全都是假的,年代根本就對不上。 “徐福?” 聽到這個名字,不論是獻帝劉協還是在場眾人自是耳熟能詳,不過緊接著他們臉上的疑色便更重了幾分。 “吳太史,恐怕不太對吧?” 一名官員當即提出了異議,據理力爭道,“你好歹也是陛下特封的史官,便應知道徐福出海乃是在秦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這么算起來如果徐?,F在還活著話,恐怕已經活了四百多歲,吳太史能夠說出此話,有失身份還是小事,有辱國體可是要被他國使者恥笑的啊?!?/br> 這個時代文化雖然被士族壟斷,但同時士族之間的文化氛圍卻又十分自由,為了一句古話辯論到拔劍相向的事情都不是什么新鮮事。 因為在士族眼中,文化便是他們的驕傲與尊嚴,他們隨時都必須為驕傲與尊嚴而戰。 也是因此。 這個時代士族中的杠精也特別多,一旦有誰說出一些有辱文化的話,他們便會立刻辯駁,不分場合不顧身份據理力爭。 就像史官那前赴后繼的氣節一般,絕不妥協,雖然有時看起來有些迂腐固執,但同時也是他們可愛的一面。 “……” 見吳良被沖撞,曹昂臉上明顯浮現出了一絲不悅,不過最終也只是蠕動了一下嘴唇并未開口。 因為這種文化學術上的討論,在這個時代是被鼓勵的,曹昂若是使用兵權與身份來壓,便會被視為對文化與學術的褻瀆,此事傳出去,曹家的聲望定要受到不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