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5章
“???” 見吳良竟是如此表現,就連曹老板都吃了一大驚,表示完全搞不清楚這貨究竟在做些什么。 曹純亦是十分意外的看向吳良。 吳太史今天究竟哪里不對勁,句句都語不驚人死不休不說,行為舉止還極為反?!瓍翘?,你要是被綁架了,你就眨一眨眼,我立即命虎豹騎救你。 “這……” 劉協更是徹底被吳良搞迷糊了,整個人變得心神不寧。 照吳良這么說,他的前途完全就是一片黑暗,而且隨時朝不保夕,如果沒有一方勢力力保他,他已是必死無疑的死局。 “請陛下恩準!” 吳良再次拱起手來懇求,說著話,他還又看向了曹老板,正色說道,“將軍,你對小人有知遇之恩,小人永遠不會忘記,如今將軍雖已有了傲視群雄的資本,但袁術一旦稱帝,而將軍還將陛下奉為正主的話,那么環伺陛下的群狼,便也是環伺于你的群狼,同時面對三方強敵,將軍的處境同樣十分危險?!?/br> “不知你對此有何見解?” 曹老板似乎略微意會到了吳良的計謀,于是配合著他說道。 “小人以為,將軍應盡快將陛下與隨行的臣工送回雒陽,若是將軍想要盡忠,大可以出資為陛下修繕雒陽皇宮,為陛下送去衣食補給,卻萬萬不能將陛下繼續留在自己身邊,更不能輕易出兵力保,非但如此,還應盡量與陛下劃清關系?!?/br> 吳良繼續說道,“如此將軍才能夠在這亂局之中保存實力潛心壯大,待有朝一日將軍足夠強大,有能力盡數鏟除這些逆賊之時,再命人尋找流落在外的漢室宗親重建大漢亦是不遲,如此亦是為大漢盡忠,為百姓請命,算是曲線救國的臥薪嘗膽之計,小人認為怎么也強過以卵擊石的愚忠?!?/br> “那陛下……” 曹老板此刻終于完全明白了吳良的意圖,原來這竟是一招以退為進的妙計,于是立刻面露為難之色更加配合的道。 現在劉協最怕什么? 最怕的就是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勢力擁護他,曹老板直到現在還清楚的記得此前剛到安邑時的情景,那時劉協與隨行的貴人、宦官、臣工幾乎已經到了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程度,吃的都是些十分粗糙的粟米粥,一碗粥便能夠吐出十幾顆石子。 直到曹老板到達之后,才終于為他提供了充足的物資,劉協與隨行的貴人、宦官、臣工才終于吃上了細糧。 也正是因為有曹老板大軍鎮場,已經因為爭奪權力而出現不和的董承、楊奉、韓暹等勤王部隊才不得不消停了下來,使得劉協終于過上了比較安穩的日子。 可以說,劉協現在能夠享受的一切,都來源于曹老板,雖然曹老板也是心懷鬼胎,但真正不希望劉協出什么意外的,也是曹老板。 此事歷史上已有公論。 有不少歷史研究者都認同這個事實:曹老板一生對不住的人不計其數,卻唯獨不包括獻帝劉協。 該不會有人當真以為劉協是什么天命所歸,光憑一個天子名頭,就能讓天下群雄臣服,拱手讓出權柄,否則就是不忠反賊吧? 袁紹不會! 袁術不會! 李傕、郭汜之流更不會! 他們非但不會,還巴不得劉協快些死去,如此他們才可名正言順的實現自己的宏圖大業。 而目前除了這三方勢力,也就只剩下曹老板還有些實力,還需要劉協,還想讓他活著,想要借他的天子招牌做一些事情。 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曹老板前往安邑將幾乎已經淪為乞丐的劉協接了回來,不但讓他衣食豐裕,還給他重新搭建了一個朝廷的架子,便不會有后來那些對劉協完全漠視的各路諸侯名義上繼續臣服朝廷,更不會有人前來進貢,使得他繼續享有天子的威嚴。 若非曹老板,劉協非但無法享有這些,恐怕根本就不可能像史書中那般享天年、終考命。 所以劉協與曹老板之間的關系,本就應是互相利用、各取所需,和則共贏,分則兩傷。 可惜曹老板明白,劉協卻還并不明白。 吳良則正在想辦法教劉協盡快明白。 第六百九十五章 軍中無戲言 此時此刻,非但劉協開始六神無主。 便是一旁的荀彧心中也是忐忑了起來。 其實此前吳良在并州傳信回來使得曹老板得知獻帝已經逃出長安時,對于是否前去勤王曹營內部便經過了激烈的討論。 曹老板自然是傾向迎接獻帝的,而曹營內部的諸多謀士武將卻并不贊成,他們認為目前曹老板根基不穩,而獻帝又是個燙手山芋,貿然迎回恐怕會惹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曹老板應當像其他的諸侯一樣對按兵不動。 當然。 這其實只是臺面上的說法,后世史學家特別分析過這些反對者的心理,其實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最主要擔心的便是曹老板迎回獻帝之后,原本曹老板這個“主公”就降級成了獻帝之下的臣工,而曹老板降級,他們這些個曹老板的屬下自然也要一同降級, 再加上他們許多人都不是出身名門望族, 在特別看重家世與資歷的朝廷之中, 他們根本就排不上號,因此很難在朝廷中得到滿意的官職。 說白了這就是“鳳尾”與“雞頭”的抉擇,而在這亂世之中,很多人都想做個“雞頭”,而不是寂寂無名的“鳳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