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多謝陛下,臣感激涕零!” 吳良倒沒想到事情還可以如此峰回路轉,連忙回過身來施禮謝道。 旁邊的宦官也是個頗有眼力勁的人。 見狀連忙低著頭主動走上前去雙手從獻帝手中接過了鑰匙,而后又雙手捧到了吳良面前,算是極為正式的完成了鑰匙的交接。 “吳太史不必多禮?!?/br> 獻帝微微頷首,又側目對其他幾名宦官說道,“將那寶箱抬過來給吳太史過目,吳太史查看期間,任何人不得打擾?!?/br> …… 不多時,鐵箱已經端端正正的擺在了吳良面前。 雖不至于說是“激動的心,顫抖的手”,但吳良心中的確略有那些一些激動,王莽頭、斬蛇劍、孔子屐,這些都后世只在書上看過卻永遠都沒有機會見證的東西,如今終于要被他親眼見證了。 “察木,你來為我掠陣?!?/br> 吳良拿著鑰匙,先將察木王子叫到了身邊。 見證這些漢室的傳代之寶是一回事,吳良同時也是想驗證一下呂布手中的頭顱是否便是王莽頭,順便再看看漢室珍藏的寶箱里面是否有什么奇物。 而察木王子的“陰陽眼”,辨識鑒別奇物的安檢儀,絕對不會錯過。 “遵命?!?/br> 察木王子在瓬人軍中待了許久,依舊不似其他人一般應“諾”,而是始終沿用著鄯善國的應法。 “還是要小心一些……” 吳良又小聲對察木王子囑咐了一句,也是對自己囑咐了一句,這才慢慢的將鑰匙插入了所控制內,而后用力一扭。 “咔嚓!” 銅鎖應聲而開。 吳良則依舊側著身子,小心翼翼的先將那個鐵箱的蓋子掀開了一條小縫。 “嘁——” 密封非常好,開蓋的同時居然還發出了這樣的排氣或是進氣的聲音。 但下一刻。 “咣!” 吳良立刻又放下蓋子猛然后退了一步,因為他已經嗅到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惡臭之氣。 第六百四十五章 心有余悸 這種惡臭對于吳良來說有些熟悉。 很像是下墓開棺時棺材里面飄散出來的那種特有的尸臭。 但又略有些不同,因為與古墓中那些墓主人棺材里面飄散出來的尸臭相比,這里面的氣味少了那么一絲濃郁的“陳味”,感覺不太像上了年頭的氣味。 不要懷疑。 正所謂術業有專精,后世一些專業的品酒師,僅僅只是通過嗅覺便能夠判斷美酒的大概年份。 而吳良自穿越之后也已經發掘了不少古墓,開過了不少古棺, 因此對于古棺中的氣味敏感度雖不敢說是大師級別,卻也能夠嗅出個一二,至少“陳”與“不陳”肯定是不在話下,這就是專業。 “吳太史,怎么回事?” 獻帝一直在一旁看著,見到吳良如此怪異的舉動, 立刻一臉疑惑的問道。 但問完之后他便也嗅到了自鐵箱中彌漫出來的惡臭氣味,忍不住抬手掩住口鼻,蹙眉說道:“這是什么味道,為何如此難聞?” “稟陛下,正是這鐵箱中散出的惡臭氣味?!?/br> 吳良回頭拱手說道。 看到獻帝的表情,吳良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很顯然獻帝也并不知道這個鐵箱里面究竟發生了什么,為何會飄散出這樣的臭味,也就是說獻帝上一次打開這個鐵箱時,這里面還沒有這樣的臭味。 “這……怎會如此?” 獻帝果然不解的追問道。 “不知陛下上一次打開這個鐵箱是什么時候?” 吳良接著問道。 “大約是三四年前吧……” 獻帝毫不遲疑的答道,“那時呂布刺殺董卓有功,遂向吾請求觀摩漢室的傳代之寶,吾為表其功,便答應了他?!?/br> 呂布?! 吳良還不知道這件事,聽到獻帝忽然提起呂布,心中頓時“咯噔”了一下。 不用問也知道,呂布觀摩漢室的傳代之寶時, 這鐵箱里面肯定還沒有這股惡臭之味,否則獻帝此刻便不會如此意外。 最重要的是,獻帝提到了呂布。 再結合此前從呂布手下那個探子口中撬出來的消息,吳良越發有理由懷疑“王莽頭”可能正是在呂布手中了, 畢竟他也曾請求獻帝打開過這個鐵箱,近距離接觸過“王莽頭”,如此自然也有了將其調包的機會。 “那時陛下可曾察覺到什么異常?” 吳良沉吟著繼續問道,“或者觀摩這些傳代之寶的時候,可曾出現過什么意外,使得陛下的眼睛離開過鐵箱內的寶物?” “嗯……” 獻帝隨即做出了回憶狀,片刻之后,忽然似是察覺到了什么一般說道,“吳太史這么一說吾倒想起來了,那時吾正與呂布在殿后觀摩寶物,忽然有宦官在門外稟報,說是王允有事求見,吾便出去了一趟卻并未見著王允,再回來時呂布表示已經觀摩完了寶物,吾查看了一番發現鐵箱之內的寶物并無缺失,于是便也沒有放在心上……吳太史的意思是,這鐵箱之內的傳代寶物可能已經被調換了?” “尚不好說?!?/br> 吳良搖了搖頭,正色說道,“不過是也不是,只需將這鐵箱打開由陛下親自驗證一番,便可以輕易得出結論?!?/br> 吳良并不認得王莽,自然也不知道王莽頭應該是什么樣子,就算有人隨便將一顆頭顱擺在他面前聲稱這就是王莽頭,他也沒有辦法辨出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