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不是吳良胡扯。 說句心里話,曹老板后來做的這些事情之過分,便是當初被天下討伐的董卓也遠遠不及。 甚至袁紹就算直接暗殺了獻帝,也未必便比曹老板做的那些事情更加“不臣”,好歹給了獻帝一個痛快。 所以吳良真不知道曹老板怎會有臉表現得如此“震驚”。 不過曹老板亦有可能震驚的并不是袁紹意圖暗殺獻帝這件事的本身,而是震驚袁紹怎會做出如此糊涂的決定? 他自己收到消息便火急火燎的跑來“勤王”,定是為了實現“挾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目標,而袁紹暗殺獻帝的決定,在他看來自然便是一步糊涂透頂的臭棋,他震驚的是袁紹怎會如此沒有頭腦。 畢竟歷史記載,曹老板與袁紹年少時便是好友,后來又一起入朝為官,互相之間定是有著比較深的了解,并且應該是惺惺相惜的關系。 后來關東盟軍討伐董卓,曹老板與袁紹的關系意識十分親密。 甚至正史中,在曹老板迎了獻帝得到巨大利益,袁紹不愿見曹老板一家獨大,而曹老板則假借獻帝的名義對袁紹進行反擊之前,袁紹與曹老板都還未正式翻臉。 依照吳良所知的正史算起來。 這應該是曹老板與袁紹第二次在重大事件上意見截然不同了。 第一次乃是兩人一同在京城為官時,面對“誅殺十常侍”的問題之上。 那時袁紹主張調董卓進京,借助董卓的清君側,而曹老板則認為這是取禍之道,一定會導致皇權旁落天下大亂。 最終自然是袁紹實現了自己的主張。 然后便如同曹老板所預測的那樣,董卓順勢入主朝政、權傾朝野,就連汝南袁氏亦是受到了董卓迫害,袁紹為了保命不得不選擇東逃。 事實證明,曹老板的眼界與對局勢的判斷的確比袁紹高明了不。 而曹老板這樣的“聰明人”,有些理解不了袁紹的“蠢計謀”,因此才會表現的如此震驚? 就在吳良如此想著的時候。 曹老板卻忽然又笑了起來,一邊笑一邊搖頭嘆道:“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幸好袁本初只想暗殺獻帝,而不是搶先一步將獻帝迎去鄴城,否則我今后的路可就難走許多嘍?!?/br> 的確如此。 曹老板如今雖然在吳良的幫助下形勢不錯,但歷史上曹老板真正崛起還是在迎了獻帝之后,就算是那樣也依舊沒有與袁紹正面開戰的底氣,甚至連官渡之戰的勝利都夾雜了許多運氣成分。 不過吳良此刻卻是揣著明白裝糊涂道:“除了這件事,剩下的這些密信中亦是記錄了不少袁本初曾做過的一些見不得光的事,前些日子袁本初曾廣發檄文聲討明公,明公若是將這些書信公之于眾,便可有力的反擊于他,定可教他無力應對?!?/br> “不不不,現在還不能將這些密信公布出去,否則便會將袁本初逼入絕路?!?/br> 曹老板卻笑著搖頭說道,“袁本初兵強馬壯,倘若將他逼入絕路必定拼死一搏,而我現在還沒有與他抗衡的實力,此舉極可能令我陷入被動之中,反倒浪費了如今這大好的局面……不過賢婿倒提醒了我,這些密信便是我的底牌,倘若袁紹有什么動作,我便可以故意將這些密信的內容透露給他,逼迫他顧忌自己與汝南袁氏的名望而不敢輕舉妄動,不敢輕舉妄動,而我便可趁此機會借助獻帝之名加速壯大,而待我足夠壯大、不再懼怕袁本初之時,這些密信反倒便沒有用了,也就失去了公之于眾的意義,賢婿以為我說的可對?” “……” 聽了曹老板的話,吳良已是愣住。 不愧是曹老板,心思的確透徹的嚇人,甚至可能因為這不是關乎吳良切身利益的事情,吳良并未想得太多,以至于曹老板所說的話吳良都不曾想到。 “不過此刻這些密信依舊十分重要,賢婿此次能夠及時將獻帝的消息傳遞于我,又為我帶回了這些密信,這皆是關乎我曹家生死興衰的大事,就連志才得知賢婿傳回這個消息亦是贊口不絕,大呼我得了賢婿有如得了天助?!?/br> 曹老板按住了吳良的肩膀,眼中充滿了贊許與寵溺之色,鄭重說道,“賢婿,我曹家若成了事,你便是無可替代的最大功臣,你做的一切我全都記在心里……你等著,我已經為你安排好了今后的路數,待時機成熟之日,一定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巨大驚喜!” “多謝明公?!?/br> 吳良拱手謝道,可其實心中卻是現在就希望曹老板給他翻譯翻譯什么特么的叫特么的驚喜,只是不敢說出口。 …… 兩日之后。 曹軍已經順利開到了安邑城之下。 城門之下已經有一些官員翹首以待,吳良跟在曹老板身后,通過各自的引薦終于了解到了前來迎接之人的身份。 為首的便是楊逢與董承。 此刻楊逢已經被獻帝封做了“興義將軍”,而董承則被獻帝封做了“安集將軍”,其實都是這個時期特有的雜牌將軍,距離三公的重位仍有很大距離。 而且這兩個家伙之后都沒有好下場。 曹老板后來所殺的獻帝那個懷有身孕的貴人便是董承的女兒,董承與董家人也在這次事件中一同被滅族。 而楊逢亦是被曹老板施計偷襲,最后落得個無處立足的下場,最終被劉備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