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但吳良心里清楚,這個地方是不會長竹筍的,玉米就更不可能了,那玩意兒是南美洲特有的農作物,一直到了距今一千年多年以后才被引進天朝,所以這個小玉墜的造型究竟是個什么東西他還真說不清楚…… 于是吳良抬頭看向了中年男子。 “我可以告訴你,這其實是一條魚?!?/br> 中年男子早已看透吳良的想法,不帶他開口便已說道,“你大概還想問為何這枚玉墜為何便能連通這方世界,它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吧?我可以告訴你,它其實是從我的尸首身上取出來的,至于從什么地方取出來的,你應該不會想知道?!?/br> “……” 吳良瞬間聯想到了時下極為流行的“九竅玉”,而這種圓柱體并且有如此粗細的“九竅玉”,對于男人來說只有一個地方能塞下…… 吳良微微一愣,立刻面露嫌棄之色,而后掏出一條麻布來將這玉墜層層包住,又用隨身攜帶的燒酒清洗了一下雙手。 “九竅玉”在許多人眼中,應該是天朝才有的喪葬習俗,尤其到了漢朝更是發展到了巔峰,金縷玉衣因此應運而生,“九竅玉”、“玉衣”與“黃腸題湊”成了皇室與王公貴族的標配,既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又有長生不死與日后重生的愿景。 但實際上除了天朝,西域以及更遠的地方亦有類似的習俗,比如埃及的木乃伊,便同樣會在尸首中塞入一些貴重的東西。 所以,中年男子這種說法可能也是真的…… …… 再次走出扦泥城,來到那兩塊巨大石碑跟前的時候,吳良特意在此處安營扎寨,命楊萬里帶上那個玉石墜子前去驗證中年男子的說法。 如何驗證? 自然是攜帶玉墜自兩塊巨大石碑中間走過,返回扦泥城去看看是否回到了現實世界。 這一來一回至少需要耗費一兩天的時間。 吳良不急,中年男子也不怎么著急,只是略微有些無聊,于是便借這個功夫開始向吳良等人講述他與“太陽墓”的故事: 距今大約2300年前,這一帶地區還是一片豐饒的綠地。 一個叫做“賽日”的部落在此處繁衍生息,而中年男子才剛剛成年,便已經成了部落中最精銳的戰士之一。 可惜好景不長,一個叫做“圖蠻”的部落為了擴張領地侵犯了他們。 “圖蠻”部落人多勢眾兵強馬壯,“賽日”部落很快便落了下風,大部分戰士在抵抗的過程中被殺死,剩下的族人被迫逃出了家園。 那時世間流傳著昆侖山有真神的傳說,于是“賽日”部落的祭祀為了為族人復仇,為了奪回失去的家園,決定只身前往昆侖山尋求真神的幫助,如此一去便是幾個月,沒有人知道期間發生了什么,只知道待祭祀回來時,他帶回了一粒神奇的種子,還學會了一種族人們從未見過獻祭儀式。 祭祀命族人們修建了許多祭壇。 也就是吳良等人見到的太陽墓。 祭祀又命族人們將這粒神奇的種子播種。 種子很快生根發芽,長出了一大片綠油油的枝葉,枝葉中流淌著紅色的液體,沒有人知道那究竟是什么,祭祀將這種神奇植物稱作“維格利”。 半年后,待這些祭壇修建完成,祭祀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儀式,最后與族人們一同躺進了祭壇中央的木棺之中。 怪事發生了。 不久之后,族人們再次醒來時,竟出現在了祭壇之外。 而他們原來的身體,卻還留在祭壇中央的木棺里面,族人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就在族人們還沒有搞清楚怎么回事的時候,祭祀當眾殺死了一個族人,族人們大惑不解,但接下來便又發生了更加神奇的事,那個族人死后不久,竟又出現了一個一模一樣的族人,這時候通過祭祀的解釋,族人們才終于明白,這祭壇竟能夠令他們在死后不斷的死而復生。 但這樣的死而復生并非沒有代價,族人們的靈魂將永遠困在祭壇之中,直至與祭壇一同毀滅。 起初族人們并不明白靈魂永遠困在祭壇中是什么意思,直到過了一夜才終于明白,一旦他們進入睡夢,便會陷入一片沒有光明的牢籠之中,這牢籠十分狹窄,前后左右皆是硬邦邦的墻壁,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法從里面逃出來。 但祭祀告訴他們,這是復仇必須付出的代價,而這僅僅只是開始。 接著祭祀又命族人們吃下那種叫做“維格利”的神秘植物,族人們在仇恨的驅使下同樣照辦,而那種植物果然非同一般,服下之后竟能使人在短時間內力量暴增,完全感受不到疼痛與恐懼,就連精神也變得極其亢奮,渴望戰斗與殺戮…… 第四百六十五章 可怕的“維格利” 依靠祭壇賦予的不斷死而復生的神奇能力,與“維格利”賦予族人們的力量與悍不畏死的勇氣。 “賽日”部落最終以少勝多,將“圖蠻”部落打敗,為被“圖蠻”部落殺死的族人們復了仇,奪回了屬于他們的家園。 但他們卻并未重新過上安穩的生活。 那神秘祭壇的禁錮使得他們無法安然入睡,而“維格利”更是反噬了他們,成了比“圖蠻”部落更加可怕的“入侵者”。 “維格利”瘋狂的生長蔓延,很快便長滿了他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