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這如果是植物的話,指的該不會就是外面那些古怪的植物吧?” 吳良心中猜測著,接著看向三幅圖案,在這幅圖案中: 吳良看到有人在砍伐樹木,有人在抬木頭,還有人蹲在地上……似乎是在制作某種圖案中沒有表達出來的東西,而在這些人的旁邊,則出現了一個由一個一個圓柱形小點共同組成的太陽圖案的東西。 太陽墓?! 吳良特意數了一下,這些小點的外圍總共有七圈,而在它的中心,則是十分規則的同心圓,后世發現的太陽墓便是這樣的配列方式! 所以,這片古怪的綠地,以及綠地中的建筑和“石像”,應該與他正在尋找的太陽墓關系很大! 這對于吳良來說,自然是個頗為驚喜的發現。 這證明,他距離此行的目的地已經越來越近了……但與此同時,他也意識到了這片遺跡的重要性。 直到吳良穿越之前,“太陽墓”依舊是令考古界摸不著頭腦的未解之謎。 它是哪個民族哪個部落的墓地? 又為什么要葬在這里? 這群人居住在什么地方? 他們是把太陽當做圖騰建造此墓還是有別的意義? 想要解開“太陽墓”的謎題,這片遺跡或許要比“太陽墓”本身更加重要,因為這片遺跡中才是最后可能留下“太陽墓”主人們生前的生活與人文痕跡的地方,而“太陽墓”則只是一座座埋葬死人的陵墓罷了。 按捺下激動的情緒,吳良再看向第四幅圖案,在這幅圖案中: 吳良覺得這副圖案描繪的應該是一場戰爭的場景,不過這卻是一場人數懸殊、并且勝負已分的戰爭。 圖案中的人像明顯被分成了兩撥。 一撥是前面圖案中刻畫的圓頭人,這些圓頭人便是人數居多,并且即將取得勝利的一波人,因為他們全都保持著站姿,臉上的嘴巴還刻出了向上挑起的笑容。 而另外一撥則是方頭人,這些方頭人人數本就不多,還有許多人已經倒在了地上,甚至有人方頭人已經人首分離,并且這些方頭人的嘴巴則統一向下撇,看起來像是非常沮喪的樣子。 這明顯是一副有很大偏向性的作品。 而在第五幅圖案中,局勢卻又出現了巨大的令人不解的逆轉: 這同樣應該是一副描繪戰爭場景的圖案。 只不過在這副圖案中,方頭人成了人數明顯占據優勢的一方,他們全都保持著站姿,臉上的嘴巴刻成了向上挑起的笑臉表情。 而圓頭人則有許多人倒在地上,有的人已經人首分離,他們的表情亦是統一向下撇。 除此之外,這幅圖中的圓頭人背后還畫上了一些疑似房屋的方形圖案,而在這些方形圖案上面,還畫上了一些疑似嬰兒的小圓頭人,小圓頭人的嘴巴同樣向下撇著,腦袋兩側還刻上了幾個小點,疑似正在哭泣…… 第六幅圖案中: 一群圓頭人整齊的跪在一座大山的山腳之下,低著頭保持著雙手抱胸的動作,看起來與這間屋子里的那二十幾個“石像”十分相像。 而在這座大山的頂部,則站著一個比圓頭人和方頭人都要多出許多細節的人像。 這人像刻出了一頭很像是爆炸頭的頭發,刻出了極為明顯的性別特征,這個人像百分之百是一名女子。 第四百四十九章 沙子下的手! 這女子…… 吳良下意識的抬起頭來與石臺上的石頭雕像進行對比——很像! 同樣是卷曲的大波浪長發,同樣有著豐腴的身材,雖然圖案中并未明顯刻畫出臉上的“獠牙”,但通過這石頭雕像拜訪的位置,還有這二十多個石像與圖案中那些圓頭人幾乎一模一樣的禮數,不難判斷出兩者應該是同一個人。 只不過圖案中這女子的身后還多了一條彎曲的弧線,并且弧線上似乎還特意刻出了一些橫紋,看起來很像是一條圓柱形的尾巴…… 等等! 吳良再抬頭對比這尊石頭雕像時,忽然發現這尊石頭雕像上貌似也有一條尾巴。 只不過因為工藝與材料的原因,尾巴很難在這尊石頭雕像上獨立表現出來,因此只好與她的下身連在了一起,一直到了腳踝的位置才分出一段小小的尾巴,若不仔細看的話還真挺不容易發現。 獠牙…… 尾巴…… 這特立獨行的形象令吳良很是驚奇,獸娘這種后世較為特殊的宅文化早在幾千年前便已經出現了么? 顯然不是這樣,面前的這個獸娘顯然是一種信仰,一種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崇拜。 那么…… 吳良凝神思索,一個無數次出現在天朝古籍與傳說中的女性神話形象隨之浮現了出來——西王母!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云:“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xue處,名曰西王母?!?/br> 蓬發! 虎齒! 豹尾! 這三個極其鮮明的特點與這尊石頭雕像一一吻合,并且絕無僅有,吳良能夠聯想到她的身份真心一點都不困難。 有關西王母的記載早在商代的《歸藏》與西周的《周易》中便已經出現,這兩部古籍中都曾有“西王母擁有一種長生不死的神藥”或是“西王母能夠賜予人年歲,使人長生”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