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孫業倒也并未著急回答,而是低下身子又對那個泥人仔細觀察了一番,這才肯定的點頭道:“應該錯不了,這泥人中那些碎裂的骨頭一看就不是腐朽之后才發生的干裂,倒更像是入殮之前便已經發生了斷裂,這確實與祖師爺當時的情況保持一致?!?/br> “嗯……” 吳良微微頷首,繼續觀察棺材里面的情況。 除了這個泥人與那個鑲金木盒之外,棺材里面便已經沒有其他的東西,因此也并未發現能夠證明身份的印章。 至于那個鑲金木盒。 吳良看它長約30公分,寬約20公分,高則差不多也有20公分,不算太大,但也不算太小。 最吸引人的便是上面的鑲金工藝,這可就是實打實的黃金了。 這木盒不但用黃金將八個棱角全部包裹了起來,木盒的蓋子與盒身之間的縫隙,也鑲上了一條金線,而且抹的十分平整,仿佛是為了將縫隙填補起來一般。 吳良墊上一塊布,伸手進去將這個木盒端了出來,更加仔細的大量。 端出來之后他才看到。 這個木盒的側面還用黃金點綴出了一張十分古怪的鬼臉。 鼻子、眼睛、眉毛、嘴巴、甚至是胡須,雖然不能說是栩栩如生,但也是一應俱全。 不知為何,吳良覺得這張鬼臉略微有些眼熟,可是又說不上來到底哪里眼熟……大概是因為用的都是春秋戰國時期那種比較夸張與抽象的表達方式吧? 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與金器花紋基本延續了商周時期的風格,很喜歡用獸面花紋來裝飾青銅器與金器,有時這樣的獸面花紋也會出現在玉器上面。 饕餮? 吳良覺得好像是有那么一點相像,不過饕餮紋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青銅器紋,后世考古界發現的不少。 因此吳良對饕餮紋的認識還是比較深的。 而這張鬼臉雖然與饕餮紋有些類似之處,但也同樣有許多不同之處,似乎又不是饕餮紋…… 正如此思索的時候。 “辟邪寶盒?” 孫業看到鑲金木盒上面的鬼臉,竟直接叫出了它的名字,“這竟是祖師爺制作的辟邪寶盒?里面裝的東西一定非同小可!” “這盒子叫做辟邪寶盒?” 吳良與眾人再次好奇的看向孫業。 “正是?!?/br> 孫業重重的點了下頭,為眾人悉心解釋道,“辟邪寶盒乃是祖師爺給這種木盒起的名字,一來是因為木盒上的這張獸臉乃是取自辟邪,二來則是因為這寶箱與辟邪這種吉瑞之獸擁有一樣的特性,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只要是裝進去的東西便再也無法取出?!?/br> “這不就是貔貅么?” 吳良聽完一愣。 再以孫業的說法仔細觀察鑲金木盒上的那張鬼臉,還真在這張鬼臉的頭頂發現了兩個小角……因為這兩個小角又短又彎,剛才吳良還以為這是鬼臉的眉毛。 所以說,這根本就不是什么鬼臉,而是貔貅紋? 只不過后世發現的貔貅紋或是貔貅造型的文物,大多都是側面表達的臥姿造型,有口銜著玉錢的,也有趴在玉錢上的,很少有這樣的貔貅正臉造型,這才是導致吳良這個考古研究生竟沒有看出端倪的原因。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孫業將這玩意兒叫做“辟邪”才是正確的叫法。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傳說中貔貅是分有雄性和雌性的,雄性名為“貔”,雌性名為“貅”,除此之外,貔貅也還有一角與兩角的分別,一角的便叫做“天祿”,兩角的則叫做“辟邪”。 而這個木盒上的貔貅明顯由兩只角,正應該將其稱作“辟邪”。 只不過現在最應該關注的并不是這個問題,而是這個所謂“辟邪寶盒”的特性。 這玩意兒難道真的與“貔貅”一樣。 裝進去的東西便再也無法取出? 吳良覺得應該不會那么夸張,這“辟邪寶盒”只要是人力造出來的,所用的材質看起來也不過只是木頭與黃金,這都不是堅不可摧的東西,就算使用最沒技術含量的方法,直接將其劈開也耗費不了多少力氣,怎么可能只進不出。 或者。 這其實就是個古代版存錢罐,只是把東西塞進去的時候比較容易,而想要取出來的時候就要費些力氣,說不定還得直接將“存錢罐”給砸了才行。 這倒也還算是比較符合“辟邪寶盒”的特性。 “也可以說是貔貅,不過祖師爺既然將它命名為‘辟邪寶盒’,自然有他的道理?!?/br> 孫業并未反駁吳良,只是繼續為眾人解釋道,“我爹以前對我說起過這‘辟邪寶盒’,他說這寶盒其實并非完全無法取出存放在里面的東西,只是其中暗藏了玄機,需要用對了方法才能順利打開,而且只有一次機會,否則便會觸動里面的機關,自內而外生出一股無名業火,將存放在里面的東西連同著寶盒一同燒毀,誰也別想拿到?!?/br> “最初這‘辟邪寶盒’乃是祖師爺特意為楚王設計,為的是保證重要軍機政令在傳遞的過程中泄露,后來還被楚王用來投放遺詔之用?!?/br> “想不到祖師爺的棺木之中也有‘辟邪寶盒’,這‘辟邪寶盒’中所裝必定是祖師爺生前最看重、卻又最不希望落入他人之手的東西,我所知的與祖師爺相關的東西之中,只有《公輸經》最符合條件,這里面裝的八成就是《公輸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