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難道這顆頭顱另有玄機不成? 尤其是典韋。 方才這顆陶器頭顱是他親手從棺材里面移出來的,這玩意兒雖然分量略微有些沉,但感覺上與普通的陶器也沒有太大的差別,因此他也沒有放在心上。 不過在吳良的帶領下,瓬人軍盜墓確實相對比較有底線。 起碼不論墓主人生前究竟做過什么喪盡天良的事情,吳良向來都不會教墓主人的尸首曝尸荒野,更不會肆意破壞陵墓,甚至在取走自己所需的東西之后,還會重新幫墓主人封起墓來,并且設置上一個比之前更加有效的防盜小措施。 而現在的盜墓賊則截然不同。 就拿呂布來說,此人盜墓可不講究這些,當年跟隨董卓的時候,他便直接一把火燒了洛陽皇宮,將洛陽一帶有名的漢室皇陵挖了一個遍,并且手段十分低級,無非就是率領大軍眾力發掘,毀尸平丘,搜刮寶貨,毫厘不剩,實行“三光”政策。 因此對于遭受盜墓的墓主人來說,吳良與瓬人軍比一般的盜墓賊不知道厚道了多少倍。 只是…… 這顆陶器頭顱到底有什么玄機呢? 眾人心中已經開始暗自猜測。 難不成里面藏了害人性命的毒物,一旦損壞毒物就會泄露出來將他們全部毒死? 又或是藏有什么厲害機關,受到損壞里面的機關便會觸發,可以射出勁道十足的利器致他們于死地? 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最重要的是,不管里面藏了什么,難道還有什么東西能夠破開這些結實厚重的銅壁不成? 倘若無法破開這些銅壁,他們照樣要困死在這個地方給墓主人陪葬不是? “老先生,你接著說?!?/br> 吳良也有些想不明白,因此在于吉將簡牘中的內容全部翻譯出來之前,他決定不繼續胡思亂想。 “簡牘中倒并未言明我們應當如何脫身,只是提到了公子手中那兩卷‘金剛鉆’?!?/br> 于吉微微頷首道,“說是待我們看過‘金剛鉆’里面的內容,自然便會找到脫身之法,到時即可自行離去?!?/br> “!” 此話一出,吳良頓時有了方向。 他手中的“金剛鉆”中提到了這種形似老鼠的奇物,并說這奇物“以之鐫鏤,無堅不破”,而“如晤”中又說想要脫身,便要在“金剛鉆”中尋找答案…… 難道是說,這個墓中就藏有“金剛鉆”,并且“金剛鉆”那“無堅不破”的屬性便能夠攻破這些結實厚重的銅壁? 這么去想的話。 那顆陶器頭顱中藏的該不會就是“金剛鉆”吧? 產生這個想法的同時,吳良心中立刻又出現了幾個疑惑: 簡牘中記載的“金剛鉆”看起來應該是一種十分奇特的生物。 方才吳良仔細觀察過那個陶器頭顱,那陶器頭顱乃是一體燒制而成,上面沒有任何的孔洞或是縫隙,就算不是真空的也一定是完全密封的。 吳良實在很難想象,一個生物如何能夠在一個完全密封的陶器頭顱里面活過近千年的時間,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那么倘若那顆陶器頭顱中果然藏有一只“金剛鉆”,它還活著么? 就算“金剛鉆”真的有用,那么“死了的金剛鉆”還有用么? 還有。 陶器是要進行高溫燒制的,而這種遺體燒制而成的陶器,必是先將“金剛鉆”裹入陶泥之中再進行燒制才能夠制成這樣一顆陶器頭顱,這無疑又增加了“金剛鉆”已經死去的可能。 就算簡牘中說了“金剛鉆”只有一個弱點:“唯以羚羊角擊之即碎?!?,吳良依舊很難想象一個活生生的生物能夠在這樣的處境之下活上近千年。 這與后世神話《西游記》中那只煉丹爐燒不死、五指山壓了五百年都安然無恙的孫猴子恐怕都差不多了…… 或許還有別的說法,答案都在他手中的簡牘之中。 不過吳良倒也沒有急于去尋找答案,而是穩了穩心緒又看想了于吉,開口問道:“上面還說了別的么?” “這上面還說,墓主人生前研習了許多方術,但他最為得意、也最為拿手的便是‘厭劾之術’?!?/br> 于吉頓了頓,接著說道,“當初墓主人便是憑借這‘厭劾之術’對抗被姜太公趕去倭國的呂佐,保全了齊丁公呂伋的性命,可惜仍有幾名兄弟為呂佐所害,對此墓主人直至離世依舊心懷歉疚,故而他在離世之前又憑借自己的天賦改進了‘厭劾之術’,令其功效變得更加強大,倘若呂佐卷土重來,必可令其反丟了性命?!?/br> “可惜墓主人的后人并未繼承墓主人的天賦,哪怕世代修習‘厭劾之術’,非但毫無長進不說,甚至連其中的奧妙都無法領悟,自墓主人離世之后這‘厭劾之術’便已經幾乎失傳?!?/br> “為此丘氏后人一直都在尋找能夠繼承墓主人衣缽的異士?!?/br> “直到丘氏一脈的族長丘婁嘉為了保全族人,舉族遷移到了楚國,彼時他們的處境并不好,為了防止‘厭劾之術’在他們手中失傳,丘婁嘉只得在重新為墓主人修建陵墓時,將‘厭劾之術’的真跡放入陵墓之中陪葬,族內則只留下一份手抄本供后人研習或是繼續尋找能夠繼承墓主人衣缽的異士?!?/br> “簡牘中還說,既然我們能夠看到這卷‘如晤’,便已經證明了我們的本事,那么便請我們也研讀一下‘厭劾’,倘若看過之后有所頓悟,那么墓主人的‘厭劾之術’便是我們的了,倘若似丘氏后人一般無法領會其中的奧妙,也請我們將‘厭劾之術’保存下來,尋找擁有天賦的異士傳遞下去,莫要辜負了墓主人的一片苦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