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走出一個拐角之后,諸葛亮停下腳步回頭對吳良說道。 吳良四下觀望了一下,倒并未發現這里與此前走過的地方有什么明顯的差別,于是好奇的開口問道:“諸葛賢弟,此前你說這中陣乃是壓軸的陣法,有了它整個陣法便又可以推演出許多不同的陣法,那么這中陣你需要多久來破,又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尚且不好說?!?/br>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不過中陣雖是壓軸陣法,但一般情況下都是將帥運籌帷幄之地,即是說真正厲害的應該還是外面那些陣法,一旦外面的那些陣法被人攻破,中軍便等于失去了據敵之根本,沒有了兵士配合指揮的中陣,再厲害也不過是砧板上的魚rou?!?/br> 也就是說,吳良等人既然來到了此處,那么中陣就已經成了后世常說的“光桿司令”,根本不足為據。 “大家還是小心一些,破陣的事就交給諸葛賢弟了?!?/br> 吳良微微頷首道,“老先生,你則繼續使用羅盤詳細記錄我們走過的路徑,為諸葛賢弟破陣提供協助?!?/br> “老朽遵命?!?/br> 于吉聞言將羅盤掏了出來。 吳良忽然又想到了什么,看向諸葛亮問了一個十分突兀的道:“諸葛賢弟,你可知道一種能夠連發十箭的弓弩?” “連發十箭的弓弩?” 諸葛亮微微一愣,搖頭說道,“不曾聽過,若是天下真有這樣的弓弩,那弓手的威力豈不是要連增數倍不止?有才哥哥為何有此一問,難道有才哥哥見過?” “只是聽說過,也不曾見過?!?/br> 吳良也是微微搖頭,又正色對眾人道,“接下來大伙還要格外留意機簧之類的聲音,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聽到此類聲音,都必須第一時間伏倒,而后再慢慢查探情況。菁菁,你也要更加盡心,能夠提前做出預警最好?!?/br> 現在的諸葛亮既然不知道“諸葛連弩”是什么東西,那么“諸葛連弩”便很有可能也是丘穆公墓中的產物。 而據吳良所知,歷史上諸葛亮搞出來的“諸葛連弩”其實是一種半自動弓弩。 但這種弓弩若是進行一些適度的設置,是完全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一種可觸發的機關陷阱的,自然也是一種抵御盜墓者的利器。 倘若不小心一些,便有可能落得一個“萬箭穿心”的下場。 “有才哥哥似乎對這座陵墓了解頗深啊……” 諸葛亮有些疑惑的說道。 諸葛亮雖然欠缺一些人生閱歷,但智商可一點都不低,這前后話一結合,就好像吳良早已提前知道墓中可能存在什么東西一般,自然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然而他哪里知道,吳良所知的一切其實都是從他身上推測出來的…… “這是自然,公子的起乩之術天下獨一份,你若是與公子相處久了,漸漸的也會似我們一般見怪不怪?!?/br> 于吉捋著胡須對諸葛亮笑道,全然一副自賣自夸的神態。 這肯定也是公子通過起乩之術測出來的! 因為《齊史》之中根本就沒有記載丘穆公墓中的任何細節,唯一能夠找到的便是那幾句有關墓道風水格局的文字。 因此,吳良此前斷言諸葛亮天賦異稟,有可能破解此陣。 如今又提到了一種一聽便十分神奇的連弩,還命眾人格外小心“機簧”之類的聲音。 這些事情都只有“乩術”這種能夠未卜先知的奇術才可以解釋得通…… …… 接下來的探墓之旅反倒出人預料的順利。 雖然墓道依舊有不少彎彎繞繞的地方,但總的走下來完全就是一條路,期間也沒有遇到什么機關陷阱。 就這么走了十來分鐘的樣子,眾人便進入了一個徑直不足十米的圓形小殿內。 圓形小殿出入只有一條墓道,就是吳良等人進來的那條墓道。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吳良等人已經走到了墓道的盡頭,也可以說是走進了一個死胡同…… 不過這個圓形小殿內并非空無一物。 在它最中心的位置,有一個使用方木搭建起來的……藝術品? 這玩意兒看起來確實頗具藝術感,總體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由“馬賽克”堆積而成的橢圓形的巨大橄欖球。 方木露在外面的棱棱角角與“馬賽克”十分相像,而總體的形狀輪廓卻又與橄欖球有些類似,當然,也可以說是與雞蛋、菠蘿類似,都差不太多。 除此之外。 “橄欖球”里面還有一根上下貫穿的金屬柱。 這根金屬柱的直徑大約有二十公分左右,表面看起來像是青銅材質,但細看又與青銅略微有些不同,更像是青銅含量較高的合金。 順著金屬柱再往上看,眾人立刻產生了一種極為壓抑的感覺。 因為這個圓形小殿的穹頂十分奇特。 那是一種不合乎常理的倒立金字塔造型,金字塔的塔尖剛好頂在那條金屬柱的頂端,看起來就好像整個穹頂的重量寄托在那根小小的金屬柱上一般。 另外。 這個穹頂也一改此前的磚石材料,用的是與金屬柱相同的金屬材質,而且整個穹頂便是一個整體,與依舊是磚石材質的墻壁格格不入…… “這……” 吳良不由想到了以前在后世的影視作品中看到過的一些密室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