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歷史記載中,左慈與曹老板有過幾次正面接觸,展現出了令人咋舌的神通,使得曹老板幾次欲對他下手都無功而返,對他的神通頗為信服與忌憚,就連曹老板的兒子曹植也見識過他的神通。 帶著這樣的想法,吳良接著問道:“不知諸葛縣丞今年貴庚?距離四十之命關還有幾年?” “我今年三十有七,距離命關不過只剩下三年多?!?/br> 諸葛玄正色答道。 這就對上了! 吳良心中暗驚。 中記載,諸葛玄卒于建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97年,距今正是三年多之后。 雖然東吳史學家袁曄所著中也有說,有關諸葛玄死因的記載是“建安二年正月,西城民反,殺玄,送首詣繇”。 但東晉時期的史學家裴松之評論此書:“不知資、曄之徒竟為何人,未能識別然否,而輕弄翰墨,妄生異端,以行其書。如此之類,正足以誣罔視聽,疑誤后生矣。寔史籍之罪人,達學之所不取者也。袁曄、樂資等諸所記載,穢雜虛謬,若此之類,殆不可勝言也?!?/br> 說的就是這叫做袁曄的人,他所著的那些史書都是“輕弄翰墨,妄生異端”的東西,那些書只會誤導后人混淆歷史,袁曄是史學家的恥辱,是史學界的罪人。 后世考古界也對進行過考證,確實發現了許多與史實不符的記載。 也是因此進行歷史考證的時候也不會將當做正史看待,而只將其當做一部東漢末年的文學作品。 另外,吳良的親身經歷也已經充分的證實這一點。 中記載,諸葛玄早年確實是在豫章郡當過太守,而在被人取而代之之后,便跑到荊州來投奔劉表,如此一直到建安二年去世,諸葛亮才順勢留在了南陽郡鄧縣隱居,直到劉備三顧茅廬才終于出山。 這才比較符合邏輯。 中的記載時間線就對不上,如果諸葛玄果真要在三年后于豫章郡被殺,那么諸葛亮也應該跟在諸葛玄身邊才對,如今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南陽郡鄧縣。 吳良自然也斷然不可能在這個時間段、這個地方見到諸葛亮本人! 所以。 諸葛玄的死因在歷史上還是一個謎。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還是都說諸葛玄死于建安二年,也就是三年后,死期應該不存在什么疑點…… 即是說。 “烏角先生”左慈確實沒有預言錯了諸葛玄的死期?! 這未免也太神了吧? 難道左慈真的“少有神道”,乃是真正的陸地神仙不成?! 除此之外。 吳良心中還浮現出了另外一個疑問:“剛才諸葛玄親口說,他現在便已經挖出了一條能夠進入丘穆公墓的通道,可是直到三年后離世之際,他也沒有帶著諸葛亮一家離開鄧縣,諸葛亮更是原地隱居了起來,這又是因為什么?” “盜一座已經找到并且挖開的古墓應該用不了太長時間吧?” “而且諸葛玄最終還是如左慈語言的那樣沒有闖過命關,即是說他應該沒有在丘穆公墓中找到能夠救命的天材地寶,如此之下,他應該會在求生欲的趨勢下繼續尋訪天下古墓才是,又怎會從此定居于此?” “難道盜完這座墓之后他就徹底放棄了求生?或是之后便再也沒有找到其他古墓的蹤跡?亦或是……這座挖開的墓便讓他整整盜了三年多,到死都仍舊沒有盜完?” 吳良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事到如今,他已經通過與諸葛玄的對話確定了兩件事: 一、諸葛玄自己所說的命關與歷史上的死期相吻合,如此性命攸關的事情都說了出來,再加上他對丘穆公墓的所知也是來源于,這些都能夠與吳良所知的信息對得上,說謊的可能性應該不大; 二、左慈只怕比想象中的更加厲害,同為東漢末年的著名方士,于吉與他之間的差距恐怕不是一點半點。 想到這些,吳良頓時更覺得很有必要親自見一見左慈了。 因為曹老板的兒子曹植曾在中說過,左慈最擅長的“神道”,其實正是于吉那個老童子一竅不通的“房中術”。 吳良是個熱愛學習的人,對知識的渴望勝過一切,自然不肯輕易錯過! 再至于諸葛玄的“惡咒”…… 到底是不是所謂“傳自上古的惡咒”吳良就不太敢說了。 畢竟那可是能夠預言諸葛玄死期的“烏角先生”做出的判斷,這玩意兒就是吳良想不信都說服不了自己。 不過剛才看到諸葛玄身上的那些密密麻麻的粗糙rou瘤時,吳良也是不由的想起了后世看過的一些疾病圖片。 印象中有一個叫做“神經纖維瘤”的疾病就與諸葛玄的癥狀有些類似。 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有些類似。 可惜他對醫學了解的不多,自然沒辦法做出診斷,更不可能給出正確的治療方案……何況據吳良所知,后世所知的“神經纖維瘤”本身就是一種可怕的不治之癥,所以不提也罷。 “我該問的已經問完了,現在還要勞煩諸葛縣丞帶我去看一看挖掘出來的通道?!?/br> 吳良思索片刻,又道。 “這……” 說到這里,諸葛玄臉上立刻露出一抹難色,這是他最后能與吳良討價還價的籌碼,自然不想這么輕易交代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