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吳公子初來乍到,下一步可有什么打算?” 諸葛玄已是不動聲色的岔開了話題,接著又問。 “其實也沒什么打算,我想像諸葛縣丞一樣在城外開墾一處田地,與家眷在此過上躬耕隴田的隱居生活,只求不再卷入戰亂顛沛流離?!?/br> 吳良說道。 “這也不失為一種生活方式?!?/br> 諸葛玄微微頷首,“若是如此,今后我與吳公子便可時常交流,亮兒也多了一個說得上話的伙伴,真是可喜可賀,可惜今日家中沒有準備,改日吳公子再來時提前知會一聲,我必備下美酒為吳公子接風洗塵?!?/br> “那就多謝諸葛縣丞了,哈哈哈?!?/br> 吳良聽得出來諸葛玄話中有下逐客令的意思。 雖然心中還有不少疑點又帶調查,但也不急于這一時,于是便又與諸葛玄寒暄了幾句,在諸葛亮依依不舍的相送中選擇了告辭。 望著吳良與典韋策驢而去的背影。 諸葛玄臉上的笑意逐漸消失,回過頭來看向諸葛亮時神色已有些嚴肅,沉聲說道:“亮兒,此人方才與你說些了什么,你一字一句向我復述一遍,不得有所隱瞞!” ……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 吳良沒有再去拜訪諸葛亮,只是派出部分兵士在鄧縣周邊進行勘察打探,對外的理由便是尋找一處可以建宅與開墾的無主之地,以供“定居”鄧縣之用。 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 如果過了將近半個月,進入南陽郡之后便與吳良分頭行動的楊萬里等人也終于來到鄧縣進行匯合。 “公子,屬下無能!” 在吳良的房間內,楊萬里與麾下的兵士低垂著腦袋,一臉愧疚的向他報告。 “此事不怪你們,探墓嘛,哪有十拿九穩的事?” 吳良先是安撫了他們一句,然后才接著問道,“先將你們的行程,還有沿途探聽到的消息,與我說說,我自有判斷?!?/br> “我們與公子分開之后便按公子的指示分成了兩隊人馬?!?/br> 楊萬里連忙正色說道,“一隊人馬沿雉縣、酈國、順陽、冠軍、陰縣、山都沿途勘察打探,另外一隊人馬則沿博望、棘陽、育陽、新野、朝陽沿途勘察打探,期間并未打探到任何與丘穆公或其后人有關的任何消息,山川河流也盡數勘察,并未找到與于老先生描述相近的地勢地貌,請公子治屬下無能之罪!” “看來此行恐怕需多花費些時間嘍?!?/br> 吳良微微頷首,不急不緩的道。 其實對于這個結果,他早就有些心理準備。 畢竟丘穆公的后人遷移來到楚國之后,雖然在楚國當了一些年的官,但改頭換面的可能性很大,甚至早早便連姓氏都已經發生了改變,這些事情自然不是民間的老百姓能夠輕易知道,并且作為傳聞代代相傳的。 更何況那還是近千年之前的事,就算有些傳聞或許也早已失傳。 至于于吉向楊萬里等人描述的地形風貌,當時吳良也在旁邊,就連他聽得都有些云里霧里,就更不要說這些同樣外行的瓬人軍兵士了。 所以沒有查到消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過不打緊。 吳良還有第二套方案。 他知道楚國古國都丹陽的具體范圍,料想丘穆公的后人如果要將丘穆公的陵墓遷至此處,還要在楚國為士,丘穆公的陵墓為止應該也會在丹陽境內或是附近,如今便也算是人為的縮小了探尋的范圍。 接下來,他會命瓬人軍在鄧縣附近裝模作樣的開墾農田,把戲做足,免得招人懷疑。 他自己則會帶上擅長堪輿之術的于吉在自己預定的范圍內進行勘察,一旦到達正確的地點,想來以于吉的水平應該不會輕易錯過。 “請公子再給屬下一次機會,屬下愿再去探查一遍!” 楊萬里一臉自責,再次拱手請命道。 “不必,我已說過,此事并不怪你們,現在先帶這些兄弟好好休整幾日,過幾天再隨我繼續探查,少不了用得著你們的地方?!?/br> 吳良板起臉來瞪了楊萬里一眼,又笑呵呵的說道,“對了,菁菁,你叫人去置辦些酒rou,楊萬里等人最近這些日子都辛苦,莫要虧待了他們?!?/br> “謝過公子……” 楊萬里等人這才不再說些什么,老老實實的下去歇息。 這些人最近確實辛苦,一個個蓬頭垢面,臉上都掛著黑眼圈,一看就沒少風餐露宿…… …… 安置完了楊萬里等人。 吳良便開始準備著手“做戲”的事,于是先帶著典韋前往府衙轉了一圈,想詢問一下諸葛玄的意思,看看在什么地方“開墾田地”比較合適。 結果適逢今日諸葛玄沒來府衙。 于是吳良便又回去叫上了于吉,帶著典韋、于吉二人一同前往鄧縣郊外的諸葛府上拜會。 于吉的見識比較多,吳良在很多方面也是自愧不如。 因此他想讓于吉也去見一見諸葛玄,留意一下諸葛玄身上的那塊玉石掛件,順便看看諸葛玄家中有沒有什么值得關注的地方,或許有利于解開吳良心中不太確定的那些疑點。 結果在一行三人還未到達諸葛家外面的那片農田時。 “吁——!” 于吉忽然扯緊韁繩駐馬而立,“公子,請稍等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