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聽聞縣令即將前來就職,小人便是收到指派,特意留在府衙內恭候縣令的,否則恐怕連一個人都見不著?!?/br> 萬武陪笑起來,接著又指著吳良座位下面的一個小木頭箱子道,“那是縣丞、縣尉、功曹、令史、獄掾、廄騶、倉吏共同提前為縣令準備的禮物,也代表了朱家的一點小意思,他們說就不在此處恭候大駕了,請縣令笑納便是?!?/br> 第一百七十章 識時務者 一聽這話。 “太放肆了!” “這些縣吏竟敢如此目中無人?!” “一干縣吏罷了,與那個勞什子朱家又有什么關系,竟敢對吳校尉如此無禮?!” “……” 吳良還未有所表示,一眾瓬人軍官兵反倒先七嘴八舌的為他抱起不平來。 如今這群瓬人軍兵士絕大多數都跟隨吳良出過征,吳良待他們向來不錯,尤其這次前往豫章郡,更是寧愿致自己于危險之中,也不愿他們這些官兵以身犯險。 因此這些官兵早已成了吳良的鐵桿粉絲,哪里見得自己的偶像承受這樣的窩囊氣。 “縣令,諸位大哥,這是各位縣吏的意思,小人只不過是個聽令辦事的罷了,與此事可沒有半點關系啊……” 見此瓬人軍群情激奮,萬武連忙皺起一張臉將自己摘了出來,生怕一個不小心自己就被這些兵士給生吞活剝了。 “各位兄弟靜一靜,你們瞎激動個什么勁?人家這不是還給我送了些禮物么?你們要總是這個態度,以后誰還敢給我送禮?” 吳良則是笑呵呵的擺了擺手,示意瓬人軍眾人冷靜下來。 而后彎下腰將座位下面的小木頭箱子端起來放到案幾上,接著當著眾人的面掀開木頭箱子查看。 這里面裝的竟是小金餅。 總共有兩行,每行有五只。 “你們看看,人家這不是挺有誠意的么?” 吳良拿起其中一個小金餅掂了掂,約莫有個二兩來重,十只的話那就是兩斤。 這對普通人家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 但對于吳良來說……其實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甚至就連瓬人軍兵士都有些不屑,他們雖然并沒有這么多黃金,但好歹也是見過“金山”的人,無論是梁孝王墓還是?;韬钅?,經過他們之手的黃金,可比這多多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 他們要的是一個態度,這些縣吏不尊重吳良,便是送來再多的黃金,也無法獲得他們的好感。 但吳良看起來卻很滿意,重新將小木箱合上,笑呵呵的對萬武說道:“你回頭見了這些縣吏,就說我已經感受到了他們的一片心意,替我好好謝過他們?!?/br> “是?!?/br> 萬武拱手施禮道。 心中卻對吳良也是有了一絲不屑:這新縣令帶了這么多人來,還以為有什么不一樣,不過如此罷了。 “還有一事?!?/br> 吳良接著又問道,“雍丘縣治下共有幾個鄉?” “回縣令大人的話,共有八個鄉?!?/br> 萬武答道。 “八個鄉可都有三老?” 吳良又問。 所謂三老? 其實就是一種界于官民之間的鄉官? 與后世的“鄉長”有些類似,不過又不完全一樣。 這個時代的三老? 并不吃朝廷俸祿? 不算正式官員。 這個職位的任命只有兩個標準:一是需要年滿五十歲;二是個人德行能夠作為鄉民的表率。 因此三老的職責也與官員有些不同,他們類似于一個鄉鎮的“族長”? 平時的主要工作是調解鄉民之間的民事糾紛,負責鄉民的教化? 同時也是朝廷的另外一只眼睛? 方便朝廷對鄉民的實際情況進行摸底,確保稅收能夠足額的繳納上去。 通常情況下,三老都由當地比較有號召力的老者擔任,除了能夠起到維穩的作用? 還能夠保證相關政策的執行。 因此? 朝廷與地方官員對三老都比較重視與禮遇。 除了規定上的免役與免稅特權之外,還經常會為他們加賜一些糧食、布匹,甚至是爵位…… “自是有的?!?/br> 萬武點頭說道。 “你把八位三老的姓名與住址報上來,如今已臨近三朝,諸位三老皆是勞碌了一整年? 我初來乍到理應派人去將他們請來好生感謝一番,來年還需仰仗他們多多出力?!?/br> 吳良笑呵呵的道? “至于其他縣吏,既然他們現在都脫不開身? 我也不好勉強,那便只有等三朝之后再把酒言歡了?!?/br> “是?!?/br> 萬武自是照做。 很快便將八位三老的信息承給了吳良。 “嗯……” 吳良拿過名單看了一眼? 倒也不著急派人去請? 而是將其放在一邊? 又對萬武笑道,“你還有別的事么?” “沒、沒了?!?/br> 吳良問的突然,萬武一時沒明白過來什么意思。 “既然沒別的事,我便也準你幾天假,回去好好過個三朝,養足了精神來年好好干,去吧?!?/br> 吳良擺擺手道。 “是?!?/br> 萬武正有此意,自是連忙謝恩退了下去。 直到看著萬武出了府衙走遠。 楊萬里等諸位瓬人軍軍官才湊了過來,咬著牙憤憤不平的道:“校尉,這些縣吏只不過是一伙最上不得臺面的小官,竟敢對你如此無禮,你為何卻還一再忍讓,這可一點不像你啊,末將等實在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