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曹稟還想說些什么。 吳良已經將話茬接了過去,咧嘴說道:“安民兄覺得我像敢拿自己性命開玩笑的人么?” “自然不像,你那么怕死……如此說來,這曠世奇功你便立定了??!” 曹稟琢磨了一下,終于徹底放心下來,而后又摟住他的肩膀擠眉弄眼的道,“有才賢弟,咱們兄弟向來不分你我,這次你若是得了我伯父重用,可一定要替我美言幾句,讓他給我安排個上前線領兵打仗的官職,我可就全指著你了!” 第一百零九章 我的兄弟叫有才! 曹稟這一番話聽得吳良哭笑不得。 我的安民兄,你可是曹老板的親侄兒,還要我一個外人替你美言,難道你不覺得哪里怪怪的么? “安民兄莫要說笑了,我一不會領兵,二不會殺敵,三不會治城,四不會謀略,使君如何重用我?” 吳良搖頭笑道。 其實就算曹老板真對他萬分倚重,他也絕對不會向曹老板舉薦曹稟,最多給他創造一些機會,讓他靠自己的能力遂了心愿。 需知歷史上有一個叫做趙溫的司徒,這可是位居三公之位的朝廷重臣??! 他便曾向曹老板舉薦過曹丕。 結果呢? 曹老板非但不感謝他,還認為趙溫舉薦他的兒子,并不是因為他的兒子有真才實學,只是想借此機會溜須拍馬,又或是覺得他是在助長兒子們之間的拉幫結派爭權之風,沒安什么好心,于是當即大怒,命人罷免了趙溫的官職。 當然,按照歷史進程分析,曹老板此舉更有可能是因為準備做丞相,才以此為借口提前除去這塊礙事的絆腳石。 不過以此為鑒,不管怎樣吳良都絕不會向曹老板舉薦任何人,尤其是曹老板的親戚。 “其實我覺得你謀略還行,前段時間在元城的時候,你不就來了個坐山觀虎斗,不損一兵一卒便將郝萌所部打發了么?” 曹稟想了想,說道。 “那叫小聰明,純粹運氣好,登不得大雅之堂,若是真叫我為使君出謀劃策,恐怕要誤大事?!?/br> 吳良趕緊消除曹稟對他的這個“誤會”,順勢又道,“安民兄大可放心,這次你帶領瓬人軍取得隨侯珠本就是大功一件,如今若是再于這場兗州之亂中立下戰功,使君定能看到你的才能,如何還肯教你留在瓬人軍中,豈不是大材小用?” “你說的倒也是,我得先叫伯父看到我領兵打仗的本事,他自會有所判斷?!?/br> 曹稟點頭說道,眼中戰意愈發的旺盛。 …… 說話之間,一行人已經移步到了吳良小宅。 吳良簡單的與幾人說了一遍他這“飛奴”的用法,而后便拿出兩只“飛奴”交給夏侯惇進行測試。 為了防止測試的過程中有人作假。 夏侯惇特意命自己的親衛攜帶這兩只“飛奴”駕乘快馬出城,并命他們一口氣跑到二十里外的地方,而后用絹帛寫下到達的具體時間,并留下一個只有夏侯惇與拿親衛私下約定好的暗號,再將其綁在“飛奴”腿上放飛,以此作為評判。 而吳良他們則就在小宅內等待。 如此大約半個來時辰后。 “呼啦啦啦——” 兩只“飛奴”幾乎結伴而行,落入吳良的鴿舍之中。 “快,將絹帛拿來我看!” 夏侯惇心急的沖了過去,眼巴巴的盯著已經交到吳良手中的鴿子。 不僅是他,曹稟、荀彧等人也是連忙湊了過來,雖然礙于官職不敢站到夏侯惇前面,但脖子卻是伸的很長,都快變成蛇精了。 “夏侯太守,請?!?/br> 為了避嫌。 吳良并未動手去取綁在鴿子腿上的絹帛,而是直接將兩只鴿子交給了夏侯惇,由他親自去解。 “報時!” 鴿子入手,夏侯惇略微有些緊張。 不過他倒并未忘了計時的事,第一時間沖身后親衛喝道。 “稟太守,如今乃是申時初三刻!” 一名兵士連忙報道。 “好!” 夏侯惇神色鄭重,仿佛手中捧著一件稀世珍寶一般,生怕稍微用力將這件珍寶毀去,如此輕手輕腳小心翼翼的解下綁在鴿子腿上的那一小塊絹帛。 而后只將絹帛留在手中,又小心翼翼的將鴿子送回吳良手中。 真尼瑪能墨跡! 手殘就滾一邊去! 曹稟、荀彧等人看在眼中急在心里,這也就是夏侯惇比他們官大招惹不起,要是換了別人,他們恐怕就不只是在心里罵,而是直接罵出口了。 畢竟他們眼中的那抹不耐可騙不了人…… 好在夏侯惇的全部注意力都在絹帛之上,哪里有心思注意他們? 終于。 夏侯惇打開了卷成小卷的絹帛,只見上面赫然寫著幾個小字:“申時初三刻!” 漢朝用的依然是“百刻制”。 也就是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起計點在日出時刻,到下一個日出前計滿一百刻。 也是因此,此時的時間單位還并未像后世一樣緊缺到分和秒,“刻”就是最小的計時單位……再短只能用極不規范的“呼吸”、“眨眼”或是“盞茶”來說了。 不過漢朝的“百刻制”略微有些不同,這時的“百刻”總共是一百二十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