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 良久之后,吳良心滿意足的將那張紙疊好塞入懷中,這才繼續展開探索工作。 在這個盛放印璽的臺子后面,還有幾間并不算大的龕室,那些龕室中分別擺放著一些制作精美的禮器。 有食器、有酒器、有水器、有樂器、還有一些雜器。 這些禮器大多以青銅材質為主,乃是士族階級殉葬的必備之物,象征他們高高在上的“禮制”特權。 比較吸引吳良注意的是一間專門用來放置銅鏡的龕室。 那里面至少存放了幾十面造型各異的銅鏡,令人眼花繚亂。 據吳良所知,銅鏡是天朝古代最為重要的禮器之一,歷史上便有許多有關銅鏡的記載,其中名氣最大的四面寶鏡分別是:軒轅鏡、始皇照骨鏡、六鼻鏡與無疾鏡。 這四面寶鏡中最為后世熟知的又屬“始皇照骨鏡”。 《本草綱目》與《西京雜記》中都說:人在照這面寶鏡的時候,反射回來的人影是倒立的,倘若有人用手摸心照鏡,就可以照出人的五臟六腑,從而看出體內到底哪里發生了病變,如果有女子帶了害人之心,在鏡子面前膽又會張開,心跳加速,當年秦始皇便用這面鏡子分辨身邊宮女是否存有異心。 不過吳良一一查看過龕室中的銅鏡之后,發現它們的工藝與花紋皆為西漢時期的新鏡,照時也并無什么特別之處,只得悻悻放棄。 不過想想也是,若這些銅鏡中真有寶鏡,又怎會扎堆放在這么一間不起眼的龕室之中呢? 到了此時,這個殿室的外室也就查探完畢,接下來就是最后的內室,那里應該才是存放廣川王劉去尸首的地方,若真有什么好東西,也必然是存放在內室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將內室與外室隔開的,是一塊巨大的屏風。 這石屏風大概有三米來高,寬差不多五米,幾乎快要觸碰到殿室穹頂,只在東西兩側各留下一個兩米來寬的可以通行的過道。 而吳良等人最開始移開青銅棺時看到的那抹幾乎照亮整間殿室的幽光,源頭便在那塊巨大的屏風之后。 不過這塊屏風同樣十分古怪。 因為這塊屏風上竟有兩只居高臨下的巨大眼睛! 這兩只眼睛使用了大量的云母與各類玉石寶石鑲嵌而成,在反射回去的幽光之中看起來極為璀璨華貴,卻又給人一種很不舒服的詭異感覺。 “我剛才就感覺這雙眼睛時刻都在盯著我們,我們走到哪里就它就看向哪里,好像活的一樣?!?/br> 白菁菁有些別扭的抖了抖肩膀,將自己的真實感受說了出來,有些擔心的道,“你確定還要進去?這后面說不定藏了什么可怕的東西?!?/br> 吳良剛想說白菁菁又在懂王面前裝神弄鬼,試圖擾亂視聽。 卻聽典韋也是聲音沉悶的說道:“不止如此,這雙眼睛似乎還在不停轉動,我盯著它看時總有一種仿佛要被它吸進去的感覺?!?/br> “有么?” 聽典韋也這么說,吳良才終于將注意力放到了這雙眼睛上面。 只見這雙眼睛上面的云母與各類玉石寶石都以一種十分規律的方式進行了排列,確切的說起來是一種螺旋排列方式,并且數量與間隔也都十分考究。 多數以云母為主,每隔四片云母,便會搭配兩塊青色玉石與一塊深色寶石,如此循環往復呈螺旋狀向外延伸。 除此之外,這些云母、玉石與深色寶石似乎又有其他的排列方式,橫向或是縱向又或是斜向總能一些其他的規律…… 就這么盯著查看的過程中。 吳良也忽然覺得這雙眼睛快速轉動了起來,并在一陣毛骨悚然的感覺中,切實的感覺到這雙眼睛竟真的要將自己吸進去! 就在這時。 “嘭!”“嘭!” 兩聲悶響,吳良驚醒過來連忙回頭。 卻見典韋與白菁菁已經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眼中一片茫然之色,仿佛中邪了一般陌生! 第八十章 隨侯珠 “我去???” 看到這突然出現的狀況,吳良自是心頭一緊,連忙沖過去晃動典韋。 “典韋兄弟?典韋兄弟?醒醒!” 可是無論他怎么晃動,又或是怎么大聲呼喚,典韋都始終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眼神一片渙散,就像一具被抽去了三魂七魄的軀殼。 吳良心中暗驚。 剛才他看到這兩只眼睛的時候,尤其是看到眼睛中那些云母與玉石寶石排列的方式之后,就已經明白了這雙眼睛會轉動,并且會讓人感覺被吸進去的原因。 這是一種視覺錯覺,叫做“弗雷澤螺旋錯覺”。 這種錯覺在1908年被一個叫做弗雷澤的人提了出來,并對其中的原理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以這雙眼睛為例來解釋就是:那些規則排列的云母與寶石玉石組成了許多個帶有方向性的小單元格,這些小單元格分組聚合,便會使螺旋路線變得明顯,而人的視皮層中有很多相似功能的細胞,這些細胞水平連接又互相影響,便會使視網膜上形成的簡單的連續的線由于方向性單元格而傾斜,造成靜止畫面正在旋轉的錯覺,因此人類在看這樣的圖形時,便會因為圖片的不停旋轉,產生一種不真實的眩暈感。 這么說起來還挺復雜,不過如果說人話就容易理解多了,說白了就是:這雙眼睛本身是不會動的,是我們自己的眼睛傳遞了錯誤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