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軍候謬贊了,良不敢當?!?/br> 吳良低眉順眼的道。 “不然!在為兄看來,你的才華已可比肩使君身側謀士戲志才,或許那戲志才還未必比得過你?!?/br> 曹稟搖頭正色說道。 戲志才…… 這個人吳良當然也是知道的。 此人大名喚作“戲忠”,志才只是他的字,乃是曹cao早期最重要的謀士,沒有之一。 戲忠曾助曹cao陳留起兵,施計大破黃巾軍,獲降軍三十余萬,人口百余萬,隨后又將降軍精銳整編為曹cao戎馬生涯中最為重要的嫡系部隊“青州兵”,匡亭六百里大追擊大敗袁術、黑山軍、南匈奴…… 可以這么說,曹cao能夠在中原站穩腳跟成就大業,戲忠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只可惜此人命不太好,去世的比較早,再加上受眾面更廣的《三國演義》中并未提及此人。 以至于后世大多數人都只知東漢末年有句名言叫做:“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殊不知,在這句話之前還有一句類似的名言:“志才不死,郭嘉不出”! 事實也確實如此。 《三國志·魏書·郭嘉傳》中有便有這樣的記載: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后,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 自志才亡后,莫可與計事者! 莫可與計事者! 僅憑這六個字,便足以看出戲忠在曹cao心中的地位,若非此人早早去世,曹cao還真就未必會啟用郭嘉。 說白了,郭嘉也不過只是戲忠死后,曹cao退而求其次才找來的替代品而已。 甚至就連曹cao的兒子曹丕正式稱帝之后,也曾用八個字來描述戲忠:“朕非戲志才,不帝也!” 需知戲忠的死亡時間是公元196年,而曹丕的出生時間則是公元189年。 如此算起來,戲忠死時曹丕不過只有7歲,試問到底是多么逆天的才情,才能在一個7歲的孩子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軍候莫要折煞我了,我如何能與戲志才相提并論?” 吳良連忙說道。 這次可不是假謙虛,而是真佩服。 “他志才,你有才,你二人字中皆有一個‘才’字,為何不能相提并論?” 曹稟笑道。 “軍候說笑了?!?/br> 吳良搖了搖頭,悄然將話題引向他處,說道,“稍候軍候要在此處監督搬運黃金,不如將方才一同入墓的兵士派與我,我率他們繼續向深處探索,或許能另有收獲?!?/br> “然也?!?/br> 曹稟自是欣然應允。 …… 吳良選擇繼續深入,其實藏了私心。 一來,他想親眼見識一下被中外專家學者贊譽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的原版《四神云氣圖》與后世早已見不到墓中原始布置; 二來,則是想開梁孝王劉武的棺木一探究竟。 眾所周知,那些黃金雖然價值不菲,卻也不過是身外之物罷了,真正珍貴的東西墓主人通常都會選擇隨身陪葬。 像梁孝王這種身份的墓主人,隨身陪葬的東西必定不簡單。 …… 印象中,梁孝王墓共有兩個連通的主墓室,地勢較高的是殿室,地勢較低的則是存放棺槨的棺床室。 不過時間比較充足,吳良并未直接前往主墓室,而是帶著剩余的九名兵士原路折返,相繼探索了另外兩條同樣能夠主墓室的墓道。 位于這兩條墓道兩側的幾個墓室與東宮之內也都有不少留到后世能夠稱為國寶的文物,不過并沒有這個時代需要特別值得關注的東西,因此一行人也就既小心謹慎又走馬觀花似的逛了一圈。 此刻,兵士們與吳良已經達成了某種默契,在吳良沒有開口的情況下誰也不會下手觸摸任何東西。 如此大概一個時辰后,眾人終于來到其中一間主墓室。 這間主墓室便是殿室。 殿室布局與古裝劇中皇帝早朝的金鑾殿有些類似,只是規模小了許多。 殿頂便是傳說中的《四神云氣圖》,這圖主要以紅色顏料作底,一條黃色的騰飛巨龍貫穿東西,另有朱雀、白虎等神獸作為陪襯,再輔以靈芝與云氣紋圖案裝飾,看起來教人蕩氣回腸,絕對比此前在教科書上看到的照片要來的震撼。 殿室頂頭是一個漢白玉雕刻堆砌而成的小高臺,臺上擺有一張金絲楠木打造的椅子,應該算是梁孝王劉武坐的“龍椅”吧。 不過兵士們的注意力卻完全被“龍椅”左右的四個栩栩如生的侍女俑吸引了過去: “真俊美吶?!?/br> “這身段,若是真人就妙了?!?/br> “真想摸上一把……” 漢朝以“細腰”和“體輕”為美,這四個侍女俑自是完全附和這些特征。 而在仔細看過《四神云氣圖》之后,吳良則率先注意到了位于殿室中心的一個直徑大概兩米的水潭。 只見水潭中間的水仿佛煮沸了一般,不停的翻滾,發出“汩汩”的水聲。 “這……該不會是傳說中的‘內藏眢’吧?” 吳良心中暗驚。 第十四章 黃腸題湊 所謂“內藏眢”,乃是一種風水形勢,也叫作“棺材涌”。 要說它的出處……其實并沒有什么相關史料可以參考,是吳良自前世一部名氣很大的盜墓小說中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