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頁
而且每一個工人除了這百分之一的份額之外,還能夠領一份和自己職位合適的工資。 如果干的好,另外還有獎金。 所以,他們既是老板,也是工人。 老工人們對林國安這個分法完全沒有意見。對于他們來說,以前給國家打工,也是干技術工,只能拿一份工資。 現在自己也算是老板了,廠里賺的多,他們也能拿的多。 另外還能拿工資,那獎金。這才是真正的當家做主了。當即大家就舉手表決,全票通過。 然后私下里簽訂了一份集體合作廠的協議。林國安被推舉為集體合作廠的廠長。 林晚還在實驗室里面辛辛苦苦搞研究的時候,那塊寫著他名字的地皮已經開始挖地基搞建設了 材料研究所里面,林晚的鋼材研究進展很快。 這個速度讓整個團隊都很振奮。 之前研究所的領導說林晚能力很強,不知情的人還有些半信半疑的。畢竟這個年紀如果是正常孩子,那就是上中學的年紀,如果是很聰明的孩子,那就是在上少年班了。 可這孩子竟然都開始搞研究了。 但是事實證明,林晚還真有兩把刷子。 就比如雙相鋼這種,這是M國發現的,國內的技術還處于最初階段,人家國外已經升級了,他們才剛搞出來而已。 可林晚這孩子來了之后,用了還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給改良了。簡而言之,從一代一下子變成雙相鋼三代了。 關鍵是這只是林晚同志研究過程中衍生出來的一個產品而已。 又過了半個月,林晚同志竟然還搞出了一種特種鋼。 這種鋼極容易塑形,而且防震,耐磨。這樣的鋼制成的機械生產出來的零部件可以更加的精細。 取得這樣的成果,材料研究所的人員都很高興,這畢竟是讓國內的機械制作水平向前邁出一步了。 林晚看著大伙兒高興的樣子,心里也多少有些安慰。 事實上他心里還是有些可惜。其實還可以研究出更好的鋼材來,但是問題是他發現需要用來煉鋼的材料竟然不齊全 科學這條路果然不能著急,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的走。才能踏實。 林晚剛出實驗室,材料研究所的領導就挽留他了,比如說還有幾個項目啥的需要他一起參與一下。 另外材料研究方面的教授也勸他學材料學之類的。覺得他特別有天分。 林晚倒是想繼續研究,不過他之前答應了網絡信息研究中心的田教授,今年要在他那邊交一份博士論文,獲取博士學位的。 他進實驗室這么久,開學都好久了,他得趕緊準備著,要不然回頭進了實驗室再出來,沒準一學期都要結束了。 林晚離開實驗室的時候發現,小梁身邊又多了一位同志,就是上次他帶手機回去那次,臨時過來幫忙保衛的那位。 這位同志叫小魏。 按照小梁的說法,這是領導給增加的人。 以后小梁是明里跟著林晚身邊的,小魏則在暗地里跟著。 林晚:其實不用安排這么多人吧,我平時在實驗室里面,挺安全的。 小魏和小梁不一樣,看著笑嘻嘻的樣子,聽到林晚說話,就道,林晚同志,即便是萬分之一的可能,我們都是要想辦法排除的。自從我們的無線電話啟用之后,已經很多人開始動心思了,我們必須對您進行保衛。 林晚:這也就是現在了,未來手機一年換幾種新款。 材料研究所的成果上報之后,這份材料也進入了保密狀態了。 同時,關于對外引進的某些零件生產線的數量也暗地里減少了一些,某些鋼鐵的采購也減少了。 第224章 林晚回到華大這邊的家里,發現他爸媽竟然不在家里。干脆就自己在書房里面開始為自己的博士論文做準備。 這次林晚不準備寫手機通訊方面的論文了。 他覺得手機到在這個時代的綜合水平之內是夠用的,再往前走暫時是沒必要的。畢竟其他方面跟不上,也不行。 他準備寫計算機方面的論文。 國內目前生產的計算機運行速度不夠,實驗室都是找國外買的。 這方面的基礎很低。 就他之前在實驗室用的計算機,那個計算能力實在太差勁了。比他記憶中的那種家用配置最低的計算機計算能力都差。 用來計算實驗數據的時候,可沒少花精力。 林晚覺得計算機也不能耽誤,必須要有自己的計算機,而且是比目前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強的那種。 林晚最想弄出來的,當然是那種運算能力強大到可以虛擬世界的。這樣一來他們做實驗的時候,就可以在電腦里面進行虛擬實驗了,可以不用浪費那么多的實驗經費,光是節省的資金就是一大筆的費用了。 可惜他弄不出來,目前還只能弄出一代的計算機出來。 現在國內的計算機里面的代碼都是英文的。 這讓很多人學習起來都很困難。 林晚倒是無所謂,不過他覺得如果要做計算機,當然是要做他們國家自己特色的計算機。計算機的編程代碼也要用自己國家的語言。 再不濟也要用漢語拼音代替,至少讓更多的國人都能學會用。而不是用英文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