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節
得知曹cao不肯交出劉協。袁紹大怒。又將帳下文武召集起來。商議要另立新君。其實所有人都知道。袁紹要立的只不過是個傀儡罷了。恰巧山陽人劉表。亦是漢室宗親。與袁紹素來交好。避禍逃在冀州。于是。眾人便紛紛提出來擁立劉表為帝。劉表居然也就答應了下來。 聽沮授說明了情況。劉欣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占了本屬于劉表的荊州。還納了本應該嫁給劉表的蔡玨。結果反倒成全了劉表當了皇帝。不覺好笑。對沮授說道:“公與。他稱他的帝。管他作甚?!?/br> 沮授滿臉憂色地說道:“啟稟主公。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劉表又素有名望。如今袁紹擁立劉表。于主公一統天下的大業多有妨礙?!?/br> 其實。沮授本意是想勸劉欣借這個機會即皇帝位??墒强吹絼⑿澜z毫沒有將劉表稱帝的事情放在心上。話到嘴邊又縮了回去。 劉欣笑著說道:“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如今。曹cao擁立劉協。袁紹擁立劉表。二人形同水火。早晚必有一戰。以劉某觀之。曹袁二人勢均力敵。若是開戰。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有什么好憂愁的?!?/br> 沮授拱手說道:“若果如主公所言。曹袁兩家開戰。正可利用這個機會將他們一網打盡?!?/br> 劉欣笑道:“公與。政策最怕的就是朝令夕改。我既然已經訂下了休生養息的大方向。就不會輕動刀兵。不管曹cao和袁紹有什么動作。我只以不變應萬變。暫且由他去吧。中秋將至。我倒是很擔心文遠那邊的情況啊?!?/br> 沮授說道:“張將軍與陶謙手下的糜竺、曹豹均相交甚歡。暫時應當沒有什么危險。只是消息傳遞有些困難。而那些將士們長年背井離鄉。難免心生怨悵。不如將他們調回襄陽稍作休整。敢問主公意下如何?!?/br> 其實劉欣最不放心的就是徐州。因為徐州有劉備在。劉欣知道劉備這個人非常有韌性。別看他現在無所作為。只要給他一點機會。說不定他就能夠咸魚翻身。就沖著這一點。劉欣也不愿意將張遼和那五千將士調回襄陽。 但是。沮授說的也很有道理。將心比心。自己在外征戰幾個月。還有些思念家里的妻兒。何況這些士兵們在外面一呆就是兩年多。不由沉吟起來。問道:“李明的信鴿訓練得怎么樣了?!?/br> 沮授欠身說道:“回主公。前幾天屬下還去那里看過。目前能夠派上用場的信鴿并不多。大約只有十多只。如果再過個兩三年。就會有大批信鴿能夠投入使用。到時候。不僅軍隊之間。就連幻影秘諜也可以很方便地進行信息傳遞了?!?/br> “公與。你也不要將希望全部寄托在信鴿上面。畢竟鴿子在飛行途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也有可能被敵人截獲?!薄⑿佬χf道?!安贿^。有了這十幾只信鴿倒是能夠方便與文遠之間的互相通信。只是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將這些信鴿運到徐州去?!?/br> 沮授說道:“這事卻也不難。韓胤已經在襄陽呆了一月有余。想要求見主公。重修舊好。主公可以虛與委蛇。假意答應袁術的請求。另外提出條件。要保證荊徐之間的道路暢通。這樣一來。便不成問題了?!?/br> 劉欣想了想。說道:“那好。韓胤我就不見了。這件事交由你全權負責。務必保證與徐州之間暢通無阻。實現駐扎徐州軍隊的定期輪換?!?/br> 沮授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但是徐州的情況遠沒有他想像得那么嚴重。這些將士離家日久。思鄉之情在所難免。但是在荊州時。劉欣就經常要求軍隊利用訓練的間隙幫助老百姓干活。這些將士們到了徐州以后還保持著這個習慣。經常幫助當地的老百姓干些農活。所以。這些將士與當地百姓的關系十分融洽。倒也有點在家的感覺。唯一的問題就是。這些將士們都很年輕。個個血氣方剛。而嚴明的軍紀是禁止他們出入青樓這類場所的。夜晚的時光總有些難熬。 徐州城外的荊州軍大帳中。張遼的眉頭皺成了個“川”字。他的面前又擺了一份卷宗。昨天夜里。兩個士兵耐不住寂寞。偷出軍營。與鄰近村子里的姑娘幽會。被人拿住。扭送了過來。也虧得他們平時對于周圍的百姓多有幫助。被發現的時候又沒有反抗。這才沒有被人們活活打死。這已經是今年發生的第三起這類事件了。按照軍規都是應該斬首的。但是張遼卻有些下不去手。而且當地的百姓也主動替他們求情。張遼只得將他們暫時囚禁起來。 突然。有親兵前來稟報。高順將軍從襄陽來了。 張遼與高順在洛陽的時候就曾經見過一面。二人也算得上是故交了。聽說高順過來。不由又驚又喜?;琶τ顺鰜?。 原來。沮授與韓胤的談判進行得十分順利。韓胤對于劉欣的條件幾乎全盤接受。雙方再次簽訂攻守同盟。而袁術也將通往徐州的道路對劉欣開放。允許劉欣的軍隊自由通過。于是。劉欣并首先對第四軍團進行了改組。任命張遼為軍團長。高順為副軍團長。由高順率領五千騎兵、一萬步兵前往徐州接替張遼。并且劉欣還規定。這樣的輪換以后每年進行一次。這次軍隊輪換也為今后大漢駐外軍隊輪換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對于高順的到來。張遼自然是萬分高興。一年的輪換周期雖然也不短。但還是士兵們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得知自己馬上就可以離開徐州返回家鄉。軍營里的士兵都是興奮不已。士氣一時大振。 徐州城外突然多了一支大軍。消息傳進城中。陶謙慌忙召集文武計議。 糜竺拱手說道:“啟稟主公。屬下以為正因為荊州軍駐扎于此。袁術、曹cao、劉繇等人才不敢輕舉妄動。屬下觀張遼此人素來忠義。應當沒有圖謀徐州之心。若是主公不信。屬下愿意親自前往荊州軍營。一探究竟?!?/br> 徐州文武群臣平日里常常接受張遼的吃請和饋贈的禮物。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軟。雖然心中對荊州軍調動的目的也有些懷疑心。卻都選擇默不作聲。 陶謙知道糜竺將meimei許配給張遼的事情。擔心他有異心。不由轉向陳登問道:“元龍。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br> 陳登也得過張遼不少好處。他并不是一個貪財的人。但有兩件事情卻令他不能拒絕。一是他自幼體弱。后來華佗路過此地幫他醫治。近來又有些復發。是張清幫他看好的。自然欠下劉欣一個大大的人情。二是。張遼所送物品并非金銀珠寶。而是用襄紙印刷。裝訂成冊的一批典籍。這些東西不要說在徐州。就算在襄陽也不是有錢就可以買到的。 正因為如此。陳登一直低著頭不吭聲?,F在聽到陶謙問他。知道躲不過去。只得硬著頭皮說道:“回主公。荊州軍橫掃西涼。威震宇內。如果他想要攻打徐州的話。完全可以大張旗鼓。有什么必要費這些周章嗎?!?/br> 陶謙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子仲。那么就請你前去探聽一番吧?!?/br> 其實糜竺也有些心虛。不知道劉欣突然增兵徐州究竟是何用意。得了陶謙的吩咐。趕緊回家。想要準備些禮物前往城外的荊州軍大營。卻聽門人拱手說道:“老爺。張將軍和另外一位將軍已經在府中等候多時了?!?/br> 糜竺沒有想到張遼會主動登門。頗感意外。不過那顆忐忑的心倒放了下來。這說明荊州軍此次前來是沒有惡意的。 張遼本就孤身一人。老家又在并州。對于回不回襄陽倒也無所謂。不過。劉欣既然下了命令。他也不敢不遵從。于是便帶了高順前來糜府拜訪。也算是為他今后在徐州的交往穿針引線。 一見糜竺進來。張遼連忙起身說道:“子仲兄。我來給你介紹一個人?!?/br> 第401章拿不定主意 請神容易送神難。陶謙現在就有這樣的想法。 徐州殷富。戶口百萬。馬步三軍近十萬之眾。而陶謙能夠坐穩州牧的位置。足見他并不是一個碌碌無為之輩。不僅如此。陶謙還很有識人之明。知道自己的兩個兒子難成大器。與其讓他們子承父業。以致在亂世中艱難求存。倒不如將徐州拱手讓與賢良之人?;蛟S反而可以讓子孫后代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兩年前。隨著陶謙年事漸高。身體又一向不太好。便起了挑選接班人的想法。正是在這時候。劉備到了徐州。并自然地成了陶謙心目中最理想的人選??兹诮榻B過。劉備是漢室宗親。素有賢德。而且還沒有什么根基。如果自己將徐州牧的位置讓與他。他一定會對自己感恩戴德。也就會更加用心地照顧自己的后人。這便是陶謙相中劉備的原因。雖然劉備婉言謝絕了陶謙的好意。但陶謙還是將他留了下來。暫時安置在了小沛。便是考慮等將來有了機會。再次將這州牧之位讓與他。 有了這層想法。所以陶謙想要送走的那尊“大神”自然不是劉備了。而是張遼和他的五千兵馬。 當初。張遼可以說是不請自來。但是因為陶謙害怕遭到孫堅的報復。而主動請求張遼留下來。這一留就是兩年。兩年中。張遼不僅與徐州文武官吏交往甚密。還和糜竺結下親事。這些情況當然瞞不過陶謙的耳目。也漸漸引起了陶謙的注意。不過。畢竟張遼的手下只有五千人馬。陶謙還不是十分擔心。但是現在不同了。雖然知道高順此次前來只是為了和張遼輪換??杀s一下子增加到了一萬五千人。而且還有五千騎兵。這就讓陶謙有些如坐針氈了。 其實。陶謙也清楚。如果將徐州交給劉欣。對全州的百姓來說。不失為一件好事。但是劉欣剛剛消滅了董卓。實力空前強大。有如日中天。就算自己將徐州交給他??峙滤膊粫μ占伊硌巯嗫?。而且。劉欣手下人才濟濟。自己手下的這些文武官吏難以受到劉欣的重用。即使自己愿意投靠劉欣。臧霸、孫觀、笮融這些人也不會答應。 屋漏偏逢連夜雨。荊州軍這尊“大神”還沒有送走。冀州的袁紹又派人帶來了密信。袁紹在密信中說得很直接。他已經擁立劉表為帝。要求陶謙旗幟鮮明地站在他這一邊。 經過幾年的混戰。諸侯之間相互火并。如今勢力最強大的便是劉欣、袁紹、曹cao這三家了。坐擁一州之地的陶謙現在也可以排上第四的位置。因此他選擇站到哪一邊也就顯得比較重要了。但是這個決心。他卻輕易下不了。 劉欣這一方不要說了。張遼還沒有走。高順又來了。整整兩萬人馬正駐扎在徐州城外。更要命的是。徐州當地的老百姓似乎對這些荊州軍還很歡迎。 曹cao占著青、兗二州。與徐州直接接壤。也不是陶謙開罪得起的。更何況。曹cao擁立的是劉宏之子劉協。在那個看重正統的年代。曹cao一方顯然在道義上更占據主動一些。 盡管如此。對于陶謙來說。袁紹的密信絕對不能等閑視之。天無二日、國無二君的道理誰都懂。怎么可能同時有兩個漢帝存在呢。陶謙敢肯定。袁、曹二人遲早要有一場大戰。正因為如此。袁紹才格外看重徐州的選邊站隊。如果陶謙站在袁紹這一邊。將對曹cao形成前后夾擊之勢。令其腹背受敵。但是陶謙要是真的站在袁紹一邊的話。曹cao很可能選擇先對徐州下手。解除這個后患。再集中全力對付袁紹。 陶謙也清楚。自己最好的選擇就是保持中立??墒?。袁紹在密信中的語氣十分強硬。根本不給他以回旋的余地。如果他不擁立劉表的話。就將他當成朝廷的叛逆來對待。 捏著這封密信。陶謙又猶豫起來。他突然就想弄清楚劉欣的態度。畢竟劉欣消滅了董卓以后。實力大增。應當在曹cao、袁紹之上。所以。劉欣站在哪一邊就非常重要。將直接決定著天下大勢的走向。 有一點陶謙是清楚的。劉欣早就公開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不承認劉協皇帝的身份。再加上前段時間曹cao還曾經偷襲過襄陽。也就是說。劉欣與曹cao聯合的可能性很小。反倒有可能與袁紹合作。但是。這世界上的事情誰也說不清楚。有時候最不可能的往往還就發生了。陶謙不敢單靠自己的判斷就草草作出決策。他需要更加確切的消息。于是。糜竺又一次匆匆離開州牧府。趕往城外的荊州軍大營。 秋風凜凜。荊州軍大營外的一片空地上。兩萬將士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除了旌旗烈烈作響和戰馬偶爾發出的一兩聲嘶鳴外。整個隊伍鴉雀無聲。不遠處。剛剛忙完秋收??臻e下來的當地百姓三五成群地聚攏在一起。好奇地看著這支來自遠方的軍隊。不時指指點點。 其實。百姓們對這些軍隊并不陌生。就在前幾天。這些軍人們還曾經脫下衣甲。幫著他們一起收割地里的莊稼。那些年輕的面孔總是帶著微微的笑意。熟練地揮舞著手中的鐮刀。汗如雨下。卻一個個不知疲倦。不叫一聲累。百姓們與這些士兵混得熟了。那感覺就當他們是自家的兄弟子侄、自己的親人一般。 今天這支軍隊的情形與他們平時所看到的明顯不同。士兵們的臉上沒有了往昔的笑容。多了幾分肅穆和堅定。手里緊握著刀槍旗幟。在烈烈秋風中一動不動。好像一尊尊雕像。 隊伍的前面。五個年輕的士兵被脫去衣甲。一字排開跪倒在地。每個人的身后都站立著兩名手持利刃的刀斧手。 這五個士兵已經被臨時囚禁一段時間了。張遼一直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他們。不過。這次高順從襄陽帶來了劉欣的指示。其中就有關于如何處理這類事件的原則意見。 劉欣的指示不僅解決了張遼的難題。而且令張遼很是佩服他的未卜先知。對他更加的死心塌地。其實。劉欣也是根據常理推斷。紀律再怎么嚴明的軍隊。離鄉日久。難免會心生倦怠而做出些不法之事。如偷盜、搶劫、jianyin等等??赡苓@些士兵天性并不壞。他們這樣做只是想要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卻會給受害人帶來難言的痛苦。給荊州軍無以挽回的影響。所以劉欣要未雨綢繆。沒想到居然幫張遼解決了難題。 這五個士兵的情形并不相同。有兩個是用強的。還有三個與這附近村子里的姑娘卻是兩情相悅。所以處理手段也就不盡相同。 隨著張遼的一聲令下。刀斧手揚起手中的利刃。那兩個**民女的士兵被當場斬首。血光迸起。頭顱滾落一邊。畢竟這些士兵跟了張遼兩年。突然下令處死這兩個士兵。張遼還是有些不忍。張遼揮了揮手。讓士兵將兩具尸體抬下去。安葬在營外。 對于荊州軍的士兵來說。死并不可怕。只是這兩個士兵死得甚為不值。他們不是戰死在疆場。而是觸犯軍律而死。算不得烈士。家屬也不能夠得到撫恤。就連他們自己的遺體也進不了襄陽的陵園。這才是最令其他士兵震攝的地方。 另外三名士兵眼睜睜看著同伴丟了性命。心中忐忑。卻聽張遼又一聲令下。早有刀斧手上前將他們掀翻在地。扒了褲子?!班栲枧九尽贝蚱疖姽鱽?。 荊州軍軍紀嚴明。執法的士兵絕不敢徇私舞弊。每人二十軍棍都是實打實的。個個被打得皮開rou綻。卻沒有人吭一聲。這三個受刑的士兵心里都明白。他們保住的不是性命。而是作為一名大漢軍人的軍人榮譽。他們就算咬碎了牙齒。也不能喊出聲來。否則。他們今后在同袍面前就會永遠都抬不起頭來。 看到這三個士兵的表現。張遼的心情略微輕松了一點。緊接著又宣布了一項命令。這三個士兵將不能參加本次輪換。必須繼續留在徐州。等待一年以后的下一次輪換。 不過。他們也不是全無收獲。因為劉欣的處理原則還是很人性化的。對于這類因為兩情相悅而違反軍紀的士兵網開一面。允許他們將心儀的姑娘娶回家去。財禮全部由軍隊承擔。劉欣之所以有這項規定。并不是鼓勵士兵們和駐地的姑娘們談情說愛。而是有條件的。必須是在外長期駐扎。超過一年零三個月以上。才可以適用這樣的條件。否則就以與**民女同罪論處。畢竟沒有讓這些駐外的將士進行例行輪換。是劉欣考慮得不夠周到。后果完全要這些士兵們來承擔。就明顯有些不公了。 剛剛從徐州城中趕來的糜竺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心中五味雜陳。這幾個士兵犯法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其中一位受害人的家眷就曾經告到了他的府上。但是。因為這些荊州軍不歸他管轄。而且就連陶謙也不敢得罪他們。糜竺也只能睜只眼閉只眼。但是糜竺內心還是很生氣的。連帶著對只是將這些士兵囚禁起來的張遼也有了一些看法。 今天看到這一幕。糜竺終于明白劉欣能夠有今天的地位絕對不是憑空得來的。單憑這樣嚴明的軍紀。在其他地方的軍隊中都是見不到的。 糜竺不禁猶豫起來。他一直覺得通過張遼來探聽劉欣的態度非君子所為。更有利用張遼這個準妹夫的嫌疑。如今看到這場處決犯案士兵的好戲。他更加拿不定主意了。 第402章草鞋鋪子 前段時間。糜竺對于張遼遲遲沒有處理這些做出不法行徑的士兵。而只是將他們囚禁起來。也是多有微詞?,F在看到了張遼公開將其中兩人斬首。糜竺才知道很可能是自己錯怪了張遼?;蛟S他根本就沒有權力隨便決定這些士兵的生死。而需要等待劉欣的進一步命令。如果真如他猜測的那樣。就說明劉欣軍隊嚴明的紀律不僅對普通士兵有效。對于張遼這樣的高級將領同樣有效。 這樣一來。糜竺就不得不好好掂量一下。他此來是想探聽了一下劉欣對待曹cao和袁紹的態度。如果這件事涉及機密的話。那他這樣做就很可能害了張遼。因為張遼不單單與他相交甚厚。還是他最寵愛的meimei的未來夫婿。 張遼處理完這五名士兵的事。感覺渾身輕松。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正想扭頭和高順交代幾句。便看見糜竺神情古怪地站在那里躊躇不前。不由高聲喊道:“子仲兄。今天怎么有空到我的軍營里來了?!?/br> 糜竺知道避不過去。一邊走過去。一邊低頭尋思。心中已經有了計較。拱手說道:“文遠賢弟、高將軍。糜某今天來是想問一問你們什么時候交接。也好讓糜某早做準備?!?/br> 高順奇道:“我若是和張將軍交接。不知道糜大人要做什么準備?!?/br> 糜竺與高順剛剛認識幾天。還不相熟。并不好明說。只支吾道:“高將軍有所不知。舍妹與文遠已經定下親事。文遠此次回轉襄陽。不知何日才能再次相會。糜某想讓他們盡快完婚。也好了掉一樁心事?!?/br> 高順哈哈大笑道:“難怪剛才張將軍說了。他也應當受那二十軍棍。原來竟應在這上面?!?/br> 張遼神情尷尬。拱手說道:“子仲兄。你還不知道。小弟這次恐怕是走不成了?!?/br> 糜竺大驚道:“卻是為何?!?/br> 張遼嘆了口氣。說道:“我家主公常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小弟身為主將。怎可藐視軍法。小弟重任在身。卻與令妹結親。已然觸犯軍律。因為在外日久。主公網開一面。只需受二十軍棍即可。剛才若不是高將軍攔住。說是要請求一下主公。小弟便和那些士兵一起受刑了?!?/br> 糜竺沒想到劉欣的軍紀嚴厲如斯。木然半晌。方才正色說道:“賢弟。你軍事務。糜某不敢多言。但舍妹的親事。你卻推托不得?!?/br> 高順笑道:“這一點請糜大人放心。張將軍即使受了二十軍棍。那親事也是賴不掉的。否則??v使糜大人放過他。我家主公也放不過他?!?/br> 張遼白了他一眼。說道:“兄長放心。小弟并非負心之人。只待主公回信。定會給兄長一個交代?!?/br> 糜竺到這時才明白。張遼當初對于這件婚事百般推辭。原來都是受到了軍紀的約束。而并非他看不上糜貞。這倒讓糜竺放下心來。糜竺已經知道張遼被任命為第四軍團軍團長的事。那也算得上劉欣手下數得著的高級將領了。而現在駐扎在徐州城外的這支軍隊全部來自第四軍團。即使執行刑罰。誰又敢真對軍團長動手。打上那二十軍棍。到時候也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又有什么好擔心的。 想通了這一點。糜竺的心情輕松下來。他還牢牢記著陶謙交給他的任務。于是點了點頭。說道:“賢弟不用多說。你的為人。糜某自然放心。糜某剛剛得到一個消息。袁紹擁立劉表為帝。想問問賢弟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br> 糜竺雖然不善于謀略。但他家中常年經商。自有一套與人打交道的辦法。所以他沒有直接探聽劉欣的態度。而是先看看張遼有什么想法。通過張遼的想法也許就可以判斷出劉欣的態度來。這樣的話。張遼也就不算泄露機密了。而且。糜竺也不怕將這件事當著眾人的面說出來。畢竟劉欣能有今天的成就。也不是個易于之輩。說不定他早就知道袁紹擁立劉表的事情了。 張遼笑了笑。說道:“子仲兄。我家主公有言在先。等到天下大定的時候要另立明君?,F在不管是誰立的。立的是誰。都作不得數?!?/br> 他這話說得再明白不過了。無論是董卓立的劉協。還是袁紹立的劉表。劉欣都一概不予承認。只有等到將來。由劉欣所立之人。那才算得天下正主。 糜竺吃驚道:“這么說。劉大人想要同時與曹cao、袁紹二人為敵了?!?/br> 張遼搖頭說道:“不瞞兄長。小弟只是一名軍人。只知道服從命令。至于主公想要與誰為敵、與誰為友。卻不是小弟能夠妄加猜測的?!?/br> 糜竺連聲附和道:“那是。那是?!?/br> 嘴上雖如此說。糜竺心中卻不住地暗自揣測。劉欣所說的天下大定。當然是由他來平定天下了。否則怎么能夠輪得到他來另立明君。既然天下是由劉欣平定的。而劉欣又是漢室宗親。到時候另立的這個明君是誰。還用說嗎。 雖然糜竺沒有能夠探聽出劉欣的確切態度。但是陶謙對于他此行的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有一點可以肯定。劉欣不會支持曹cao和袁紹任何一方。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在袁曹爭戰的時候保持中立。 陶謙突然便覺得有這樣一支荊州軍駐扎在徐州也不錯。至少自己如果支持袁紹的話。曹cao就不敢對徐州輕舉妄動。陶謙很快就作出了決定。他要緊跟著袁紹擁立劉表為帝。 看到陶謙作出了這個有些愚蠢的決定。糜竺暗暗搖了搖頭。不以為然。在他看來。陶謙最明智的選擇應該是支持劉欣。既不承認劉協。也不承認劉表。 但是。糜竺并沒有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因為。自從張清治好了陶謙的病以后。陶謙似乎又恢復了雄心壯志。不僅不提讓位的事。許多事情還開始親力親為。也給他的兩個兒子陸續安排一些職事。仿佛又有了些子承父業的打算。而當初他和陳登、孫乾都是支持陶謙將州牧之位讓給劉備的。顯然已經在陶謙心中留下些不太好的印象。由于糜竺與張遼的特殊關系。陶謙還能經常召見他一下。其他幾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陶謙的疏遠。反而是駐守在外的臧霸、孫觀、笮融等人日益受到重用。與徐州之間的書信往來越加頻繁。 糜竺回到家中。想起陶謙的錯誤選擇。猶自悶悶不樂。在他看來。徐州馬上將會招來刀兵之禍。到時候難免令生靈涂炭、百姓流離。而他對此卻無能為力。 突聽一個清脆的女聲說道:“大哥。你終于回來了?!?/br> 糜竺不用看。就知道是meimei糜貞。他對這個小妹最是疼愛。不由收起心思。笑著說道:“小妹。你莫非有什么事要對大哥說嗎?!?/br> 糜貞俏臉一紅。說道:“大哥。我聽二哥說。文遠哥哥要回襄陽去了。我想。我想……” 糜竺笑道:“小妹。我看你原來挺大方的。怎么現在吞吞吐吐的。想怎么樣。你就說嘛?!?/br> 糜貞輕輕咬了咬嘴唇。說道:“我想請文遠哥哥來家里一趟。為他送行?!?/br> 糜家是徐州的名門望族。家教甚嚴。自從糜貞行過笄禮之后。便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安心做起大家閨秀來了。雖然糜貞與張遼已經行過納采問名之禮。但是在正式成親之前。依照糜家的規矩。他們兩個人還是不能見面的。 糜竺是坐懷不亂的性子。即使再心疼這個小妹。也不可能答應讓她現在和張遼見面。不由正色說道:“小妹。你如果有什么話要帶給文遠。我可以幫你轉達。見面絕對不行?!?/br> 糜貞嘟起嘴來不說話。心中默默嘀咕道。人家要說的是知心話兒。難道也要你來轉達不成。 糜竺看到她滿臉不情愿的樣子。只得安慰道:“小妹。你也不用著急。文遠這回說不定走不成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