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書迷正在閱讀:教過的校草成了我的迷弟、重生原始異界、我懷不了孕的老婆帶球跑了、超級存儲系統、戀愛耽誤我種田、整個冥界都跟著我闖蕩娛樂圈、重生之渣婚、帶著警花闖三國、玄學大佬每天都在捂馬甲、前夫他墳頭綠油油
黎頌:“我也會包?!?/br> 溫語寄抬頭看他,眼睛里流轉著笑意,他不大信任的說:“我不信?!?/br> 黎頌:“……” 黎頌往前一步,把他堵在桌子前,低笑著垂頭看他:“我真的會?!?/br> 他靠的太近,溫語寄的耳朵紅了,抬起漂亮的眼睛說:“那你先出去把桌子放好?!?/br> 黎頌又往前了些,緊緊的貼著他的身體,長腿抵在他的腿上,湊到他面前不足三公分的距離,他語氣里帶著笑意,有些痞氣的說:“親親我?!?/br> 溫語寄心都快跳出來了,黎頌每次漏出這種有些痞的樣子的時候都是想要欺負他。 但是這會兒有事兒,他抿著唇笑,往后推他:“晚上親,你先出去?!?/br> 黎頌抱著他,挑唇問:“晚上可以親別的地方嗎?” 門外傳來胖嬸兒的聲音,黎頌也不急,好整以暇的等著溫語寄的回答。 胖嬸兒的腳步聲漸近,已經進屋了。 溫語寄抬頭,用了點力咬了黎頌的唇一下,在黎頌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小聲說:“你怎么這么愛欺負我???” 唇上有輕微的疼,疼的他心里發酥。 我怎么那么愛欺負你???因為你長在我的心坎兒上啊,小語兒。 胖嬸兒帶來了一只北京烤鴨,是她在北京讀大學的大孫子帶回來的,瞧著黎頌從廚房里出來,笑著打了招呼,她家里忙,也沒久待,黎頌把她送到門口,胖嬸兒拍了拍他的胳膊,叮囑道:“有什么事就說,小語不愛開口,你別跟著他瞎客氣?!?/br> 黎頌笑著應了,回屋的時候想把烤鴨拎進廚房,袋子提起來發現了壓在下邊的兩個紅包,黎頌怔了怔,突然想起來,自己好像還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收過紅包。 王奶奶也過來了一趟,送過來了一盒王小妞她爸從天津帶回來的精致糕點,也留下了兩個紅包,他拆了糕點吃了一口,去放下了大圓桌。 電視里放著個古裝情景喜劇,阿貍跳到沙發上,歪著腦袋盯著瞧。 手機響的時候兩個人正在包餃子,黎頌的手機到了這里以后基本都沒怎么用,手機游戲不玩兒,連消息都很少看,他也是今天才把靜音關了。 溫語寄離得近,看了眼屏幕,說:“上海打來的?!?/br> 黎頌不緊不慢的把手里的餃子包完,這才擦了手接起那個已經快要自動掛斷的電話。 是他爸打來的。 男人的聲音隱隱含著怒氣,開口就是指責:“怎么不接電話?” 黎頌:“……” 他語氣有些淡漠,不像是在和父親打電話,倒像是個沒什么關系的陌生人,他說:“你有什么事嗎?” 男人頓了頓,沉聲問:“你幾點到家?” 黎頌:“???” 黎頌:“什么意思?” 他是真的在疑惑,卻直接精準的擊中了男人的怒氣,男人怒道:“今天過年,你沒回來?” 男人的聲音有點大,溫語寄隱隱聽到了什么,略帶擔憂的看他,黎頌對他安撫的彎了彎唇,淡淡的開口:“沒有?!?/br> 黎爸沉聲道:“我給你發過消息了,你呂阿姨和你meimei今年會搬過來,一家人好好過個年,你裝作沒看見是不是?” 黎頌一曬。 他可不是那一家人里的。 他的目光落在溫語寄的手上,白皙的手指靈巧的翻動,手上不多時就出現了一只圓滾滾的漂亮餃子,他放在排的整整齊齊的簾子上,又拿起自己包露餡的餃子,小心翼翼的做補救。 黎頌沒包過餃子,他見溫語寄包過,眼睛學會了,手沒學會。 但是他非常有信心,因為他每完成一個,溫語寄都能說出點兒好來,好像自己無論做什么在他這兒都是好的。 電話里男人還在說話:“我不管你現在在哪兒,今晚之前必須到家?!?/br> 黎頌突然有點兒不耐煩。 自從那一天他碰上了父母對峙的場景以后,他才徹底明白了自己還抱有一絲希望的家完全是自己的臆想,父親有另外一個家,他為了那個家傾盡溫柔,母親即將成家,而自己,從來就沒有一個真正的家。 那天之后表面的平靜完全被打破,他總是想避開兩個人走,不想卷進他們兩個冗長繁雜的官司,但是他們總是有辦法找到自己,但凡是碰到一起,就是無休止的爭吵,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半年之久,最后一次爭吵是在兩個人正是裁定離婚的那天,那天他太累了,找安語聊天,突然坐了一個瘋狂的決定,然后他遇見了溫語寄。 他不習慣和人歇斯底里,也不想和根本不會認真聽他說話的人有任何溝通,即便那個人是他的親生父親,所以他只是淡淡的說:“算了?!?/br> 男人暴怒的聲音傳來:“回趟家還得我求你是嗎?你知不知道你呂阿姨為了等你回來準備了多久?你考慮過她的感受沒有?” 黎頌:“……” 這可真奇怪,他知道呂曼曼的存在還不到半年啊,面都沒見過,為什么我就得考慮她的感受。 那邊還在吼:“你是不是以為我欠你的?我對你夠意思了吧,你從小到大缺過錢花嗎?你是祖宗嗎?還得我低聲下氣的求你回來?” 握著手機的手突然緊了緊,本來還算平靜的心情被他一句話瞬間點燃,怒氣“騰”的一下浮起。 欠不欠這件事誰也沒法在血親這種關系里衡量,男人覺得自己不欠他的,他也并不覺得自己欠了男人的,所以男人這樣歇斯底里,在他看來實在是沒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