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江遠到底有多少錢
書迷正在閱讀:每天都想終結Alpha發小、偏刃、出柜后我撿了個死對頭、出道吧,帽子架、玄武炎黃紀、遲一分心動、末日之無上王座、道觀被拆后、夜燈、重生之皇后升職記
在深思區的建設之初,江遠就否決了核動力驅動的設計。 雖然整體上來說,地球還是和平的,但是這個世界其實并不平靜。 我們之所以感覺到和平,只是因為五大流氓之間互相保持了克制而已。 但是,流氓就是流氓,不打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會消停的。 在大多數華國人看不見的世界角落,流氓們直接或間接扶持的代理人沖突就從沒停過。 深思區不是軍事武裝,做不到華**方軍艦的安全程度。 作為一個開放的新建城市,深思區原則上不會拒絕任何游,這也是給深思集團打廣告的好機會。 但是沒人能保證不會有心懷叵測的人上船,萬一來個人體炸彈,江遠的樂子就大了。.. 嗯,核動力還是算了吧。 不用核動力的話,如果使用柴油之類的能源,驅動一個排水量高達2000萬噸的龐然大物,江遠實在不知道要燒多少油...... 所以,一開始江遠就選擇了太陽能。 按照專家組的設計,深思區將采用最新式的高效硅太陽能板,光電轉換率高達25%。 配合海面上比較優秀的光照情況,同時深思區還會不斷調整方以更好地接受光照,這種太陽能板平均每平每天大約能發一度電。 深思區的頂部,大約能布置3.5平方公里的太陽能板,這樣算每天就是350萬度電,也就是3500h左右。 電的用途有兩個,深思區的居民用電,和驅動深思區的動力用電。 深思區因為位處海上,做飯沒有燃氣、公車沒有汽油,基本沒有其他能源,全靠用電。 所以,專家組算出的人均耗電量為每年5000度,人均每天4度左右,0萬人就是40萬度電。 實際上還有不少游,所以耗電量只多不少。 這樣看還不錯。 可惜,深思區的動力用電才是大頭。 按照設計,深思區的分布式電動機總功率為3000,也就是說扣除居民用電后,剩余的20萬度電,大約可以驅動深思區全速航行......嗯......個半小時。 深思區的設計航速不到0節,個半小時還不到27公里...... 這根本就是在爬好嗎! 說不定還不如跟著洋流漂流的快! 但是沒辦法,這就是目前的技術現狀。 深思區采用的高效硅太陽能板,每平米造價高達萬元,3.5平方公里就是350億元。 同時,還要匹配大量的儲能電池,把每天多余的電量儲存下來,以供緊急時使用。 哪怕新型鋰電池是深思集團自己生產的,這部分的成本也高達0億元。 李晴瑜苦笑道: “開始時是立方城市的問題,這個設計提高了建造速度,同時極大增大了頂層的平整程度,我們可以布置太陽能板的面積比預計擴大了近一倍,達到了平方公里?!?/br> 江遠恍然大悟,海上城市建設過程中,各個因素之間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外形設計方案影響到太陽能板建設也算實屬正常。 他好奇地問道: “這個怎么到現在才匯報給我?立方城市方案剛出來時就應該被發現了吧?” 李晴瑜點頭道: “是的。之前專家組給出的意見是,繼續執行原計劃,只建設3.5平方公里的太陽能板,剩下的位置可以等未來資金壓力減輕時慢慢建造。但是,這段時間因為貿易han導致材料成本提高,我們選擇的太陽能板報價突然提高了30%,所以,我們還是超出預算了?!?/br> 漲價30%? 這也太離譜了。 江遠正要說話,突然眼前彈出面板。 “宿主觸發任務?!?/br> “獎勵任務:新能源的未來。連環任務。步驟二:偷火。電池只是二次能源,太陽能才是地球的萬物根本。90天內,開發出新型太陽能采集技術,提高太陽能光電轉換率到0%以上。成功獎勵:隨機道具。失敗懲罰:無?!?/br> 觸發了連環任務? 江遠眉毛一揚,默默關上面板,不動聲色地道: “好的,我了解了。你去辦理貸款吧,我去深思區那邊檢查下進度,順便看看能不能解決太陽能板的問題。腦橋二代先放一放吧,反正腦橋一代才剛上市不著急?!?/br> …… …… 深思集團要貸款了! 足足500億rb! 李晴瑜剛跟銀行約好談判時間,這個消息就被記者從銀行那邊挖了出來。 按理說企業貸款根本就不是個事,但是腦橋一代發布會之后,深思集團一直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 現在江遠哪怕放個屁,也會被眾人爭相報道,何況現在一下子要貸款500億rb這種大動作? 大量新聞很快就發了出來。 “海上城市深思區難產,深思集團貸款之路漫長,貸款500億夠多久?”《全球船舶網》 “用銀行的錢賺錢,深思集團終于走上正軌?!薄督鹑谌請蟆?/br> “真正的收購、建廠狂魔,深思集團個月狂增個工廠!”《網難新聞》 當然,也有很多沒下限的媒體,它們為了追求眼球,各種聳人聽聞的新聞被炮制了出來。 “擴張太快的惡果,李晴瑜出面貸款500億挽救局面,江遠卻攜美到海邊游玩?!薄墩痼@八卦網》 “深思集團瀕臨破產,賣的越多虧本越多,腦橋一代成本分析!”《teh時訊》 當然,吃瓜群眾也不是傻子,破產的謠言看看就算,不過大家的好奇心也被激發了出來。 江遠到底有多少錢? 這個問題一被問出來,就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只是兩個小時,“江遠身價幾何”就成為輿論的焦點。 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科技天才,江遠在眾人的注目下,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創出偌大的事業,其中固然有李晴瑜這個精英e的功勞,但是關鍵還在于江遠本人。 他利用遠超常人的研發能力,推出了層出不窮的科技產品,在多個行業都創造出革命性的成果,大量企業的命運因此而改變,這才在半年內就了深思集團這么一個奇跡。 由于深思集團沒有上市,而且它從事的多是技術壟斷行業,眾人實在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 一時之間,每個媒體給出了各種不同的猜測。 500億? 000億? 2000億? 或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