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你昨晚不都看到了嗎,我是陪葉老師去醫院看手了!”苗昱沒好氣地捋了一下前額的頭發,要不是昨晚那個po主拍到了照片,事情又陰差陽錯地鬧大了,再被欒剛這么問下去只怕他也要懷疑自己出去亂搞了:“然后沒帶鑰匙,葉老師好心收留了我一晚——你拿這種眼神看我做什么——就跟你說葉老師人可好了,你又不信……” 被欒剛用那種“老實交代”的眼神看著,即便是苗昱問心無愧,背上也被看出了點汗,轉頭就往外走:“好了好了我走了,過兩天追兇的劇本到了記得給我??!媽!” 這一聲叫得又響又脆,苗昱叫完以后拔腿就跑,等欒剛追出來,他早跑得沒影了,只好站在門邊運氣。 “臭小子!” 皮這一下皮得挺開心,結果等真從欒剛手里拿到《追兇》的劇本,苗昱就覺得自己可能是遭報應了。 之前初稿他看過,但是現在霍春雷給欒剛的這版是最終的版本,按欒剛轉述的霍春雷的說法,拍攝的時候也不會大動了,就按這樣來拍。 但是照苗昱看到的劇本而言,霍春雷這次是進一步復雜化了韓春生這個角色,他的家庭背景、人格形成都有了一個更加完整的脈絡,一個人物越豐滿,其實給演員的難度是越大的,何況韓春生的角色性格和苗昱本人天差地別,想和一個天生具備反社會傾向的變態殺人狂共情,談何容易? 收到擴充人設和戲份的劇本,本來是該高興的,但眼看即將開機,苗昱心里卻悄悄升起了一種不確定感:韓春生這個角色,他真的能演出想要的效果嗎? “ng!” 苗昱的臺詞剛落地,那邊的霍春雷就皺著眉頭叫了停。 這已經是NG的第三次了,這個數字雖然遠算不上夸張,但是苗昱卻能感受到霍春雷對他的現在的狀態并不滿意,這才是最要命的。 開拍雖然沒有幾天,但是導演的風格從第一天就能很明確地看出來,霍春雷對整部戲的演員要求都非常嚴格。即便是葉凈之,在他手下也時常有不能一遍過的時候,不過這位大佬通常不是因為演得不對,而是因為對于情緒的理解和表達和導演有誤差。而霍春雷本人,是個非常嚴格而且精確的導演。 之所以用“精確”來形容他,是因為表演本身屬于藝術類的行業,當演員在表演到某一段,出現靈感的閃光的時候,根據演員對角色理解的差異,就會呈現出和劇本上不同的表現,也就是一般說的“即興發揮”。圈內的大部分導演是欣賞這種“即興發揮”的,有時候還會出現借此對某段劇情產生新的靈感。 但是霍春雷就是完完全全不接納這樣的行為。 他對自己的劇本是堪稱精心打磨,苗昱之前就聽葉凈之說過,霍春雷前后花了幾年時間才完成了《追兇》的劇本,苗昱在拿到這個劇本時已經為劇情擊節贊嘆,但是到那時,他拿到的竟然還是初稿! 等演員全定下來之后,霍春雷又把劇本重新修了一次,填充了不少細節進去,苗昱重新補完以后,確實是對霍春雷心服口服的——初版劇本還能說是劇本推著人往前走,等改出來這版劇本,就感覺個個人物都活了一般,從頭到尾的邏輯順序變得更加自然。 大概是因為反復修改多次才改出來現在的這個他滿意的劇本,霍春雷在拍戲現場追求細節到近乎吹毛求疵。 這點不僅體現在道具等種種方面,也體現在對演員的要求上,在他的戲里,他要求演員必須全力為角色服務,苗昱覺得他甚至提前構想好了一些場景和臺詞的表現方式,如果演員的表演沒能達到他的要求,或者對展現某種情緒的處理不符合他的心意,他就會直接要求從頭來過。 即便面對的是他的男神葉凈之這個級別的演員,霍春雷也是該重來的時候絕不含糊。葉凈之倒還好,頂多是現場和他討論自己的觀點,事實上片場鬧過的最嚴重的矛盾來自一個有點“即興發揮”習慣的老戲骨,在一連被霍春雷叫停三次以后當場撂了挑子,和霍春雷大大爭執了一番,最后霍春雷直接表態“要么按照我的劇本演,要么就別演”。 這本子有點經驗的都能看出是好本子,雖然導演兼編劇脾氣臭了點,但誰愿意便宜了別人?最后旁人找了個臺階,老戲骨就坡下驢,霍春雷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之后大家都心里有數,片場也沒再發生過這種事了。 回想了一下霍春雷的風格,苗昱也難免有些緊張起來。他和旁邊跟他對戲的,扮演隔壁鄰居大姐的女演員道了聲歉,輕輕吸了口氣,走到了霍春雷的鏡頭前。 長相嚴肅的中年導演正一臉沉思地看著鏡頭,見苗昱走過來,他的神色還算緩和,苗昱有些不好意思地沖他笑了笑,湊過去看了一下自己這段表演。 其實這段表演劇情很簡單,就是韓春生從外面回來,在樓下遇到了住對門的鄰居大姐。鄰居大姐是知道他的成長過程的,一向對他照顧,手里拎著菜籃子就要分他一條鮮魚,韓春生幾番推拒無果,只好收了,對鄰居大姐道了聲謝,轉頭開門回了自己家。 非常生活化也很好表演的一個場景,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段韓春生的情緒其實是經歷了幾個變化的,雖然表面上溫順乖巧,但其實韓春生這時已經完成了他的第一起犯案,這時的他,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心理上的反社會,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變態殺人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