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7章
胡希文笑著說道,心里面是已經樂開花了,這次改革對自己來說優勢很大,自己從小看弟弟meimei的書長達,雖然是自學,但他人聰慧,很多東西一學就會了。 “胡兄,胡兄,我們這不懂的,你可是要多多的指點下我,教下我?!?/br> 孫云頓時就連忙說道:“這次胡兄想必必然是可以高中了,胡兄這才十八歲,這要是能夠一舉高中的話,這以后可就前途無量了啊?!?/br> “是啊,胡兄這次說不定真的能夠一次高中??!” 陳茂義也是說道。 新學考試的內容占比達到總分數的三成,這胡希文的優勢太大了,絕對是可以輕輕松松就高中的。 “哈哈,是有點優勢,不過也不能說的太絕對了?!?/br> “倒是兩位兄臺,才華橫溢,滿腹經綸,這次必定能夠高中!” 胡希文笑著說道。 “別提了,別提了,我都已經第三次來京城參加會試了?!?/br> “現在會試的競爭實在是太大了,這次雖然增加了200個名額,然而這次參加會試的人數確實超過5萬人,五萬人爭奪700個名額,百里挑一啊?!?/br> “想要高中實在是太難了!” 孫云搖搖頭說道,說實話,這科舉考試的競爭確實是太大了,每次幾乎都是百里挑一,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能夠高中除了自身要有才華之外,更多的有時候還是要看運氣,看這考題是不是剛好自己知道,復習到了,自己寫的又符合考官們的胃口。 要知道即便是像祝枝山這樣的大才子前前后后考了七次都沒有高中,文征明這樣的才子甚至于連舉人都考不上,你就可以知道在這個科舉考試的時代。 不僅僅是要有才華,很多時候也是需要死記硬背,對四書五經滾瓜爛熟,因為考試的題目是越出越偏,摘字斷章什么的,僅僅只是破題的時候,如果記不到出自哪里的話,那是直接就要落榜的。 “是啊,高中確實是太難了,我這都已經第四次來參加科舉考試了?!?/br> 陳茂義也是跟著無奈的嘆氣。 金榜題名,這幾乎是每一個讀書人的夢想,但那實在是太難、太難了。 看看這京城的考生,很多都已經四五十歲,白發蒼蒼了,這考了一輩子都始終考不上,考個三四次的都算是正常的了,這考六七次的也不算奇怪,有些人考了十幾次也是有的,從年紀輕輕的小伙子一直考到白發蒼蒼的老人。 三十少明經,五十少進士,這就是最好的說明了。 尤其是現在大明的讀書人越來越多,這科舉考試的競爭也是越來越大,不僅僅是這會試,鄉試的時候競爭壓力同樣非常的大。 以四川為例,四川是人口大省,考生眾多,即便是讀舊學的人也有很多,每次鄉試考試的時候,四川這邊舊有一兩萬人參加鄉試,然而四川每次鄉試中舉的名額卻僅僅只有100個左右。 同樣也是百里挑一,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極其的殘酷。 胡希文能夠一次性就考過,這也說明了胡希文確實是非常的有才華,能夠得到四川學政的賞識。 孫云和陳茂義就沒有那么輕松了,別看他們和胡希文稱兄道弟的,但其實他們都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人了,比胡希文的爹年紀都更大。 只是讀書人嘛,從來不看年紀的,只看級別,大家都是舉人,一同參加科舉考試,這就是同期了,又都是四川人,那就是同鄉了。 這就是關系了,以后誰飛黃騰達了,這個都是極為重要的關系,以后還要經常往來的。 “孫總,陳總,不必氣餒!” “這次科舉考試改革,說不定就是我們的機遇,到時候我們三人要是能夠同時高中的話,這也是一樁美談!” 胡希文笑著安慰道。 “對,對,胡兄說得對,說不定這次我們三人都能夠高中呢?!?/br> 孫云、陳茂義一聽,頓時就開心的笑了起來。 這科舉考試的時候最喜歡聽到的就是這話,高中、金榜題名等等,最忌諱的就是聽到名落孫山,屢試不第之類的詞匯了。 “繼續看書,繼續看書,好好的抓緊時間,2個月也是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br> “聽說這次的主考官是當今內閣次輔王守仁王公,王公才華橫溢,剛正不阿,又是內閣大臣,如果能夠得到他的賞識,這以后可就飛黃騰達了?!?/br> “是啊,是啊,繼續努力的學習,新學博大精深,不過這次是第一次引入新學的內容,想必不會太難,只要我們略微學習,還是能夠有所收獲的?!?/br> “聽說了嘛,有不少的學子跑去東華門鬧事了,說是揚言要罷考呢?!?/br> “別瞎去湊熱鬧,到時候天子一怒,直接取消功名和考試資格的話那就完蛋了?!?/br> “就是,這天子引入新學,那也是為了我們這讀書人好,為的是江山社稷,為的是大明的長久繁榮,多學習一些東西總是好的,他們在哪里鬧,能夠又什么好處?” “這次的科舉考試變革,聽說是當今內閣首輔劉公主導的,朝中雖有大臣反對,但大部分的大臣都是支持的,天子對此更是支持?!?/br> “就是,別理會那些人,我們好好讀書,到時候一舉高中!” 第2177章 對讀書人不能太好 京城皇宮東華門這里,幾百個學子浩浩蕩蕩的來到皇城門口,將守衛這里的士兵們給的嚇的半死,趕緊在門口這里架起了拒馬,同時一隊隊的衛兵迅速的調集過來,明晃晃的刺刀,黑黝黝槍口齊刷刷的對準了朝著宮門走來的這些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