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3章
這其中大部分的新學學校都是劉晉所開辦的,還有部分則是各個地方士紳、商人、官員等牽頭籌錢所開辦起來的。 四川這邊以前是交通不便,大家都窮,沒多少錢來辦新式學校,后來修鐵路川人又積極捐錢,也就是這些年來,四川這邊逐漸的發展起來,大家口袋里面也是終于有一些錢了。 但是想要辦一所高等院校,這可是非?;ㄥX的,關鍵是辦起來之后,這每年都是要投很多錢進去才能夠維持下來。 這也就導致了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都沒有一所高等院校,這一次朝廷要在大明各地興建醫學院,也是終于有一所高等院校落戶到四川了。 “西南醫學院!” “哈哈,我們成都終于有自己的高校了!” “西南醫學院落戶成都,西南醫學院落戶成都!” 伴隨著消息的傳播,頓時整個成都的老少爺們都興奮的喊了起來。 西南地區,交通不便、發展緩慢,經濟相比起大明其它地方來,差距比較大,連帶著教育方面都要比其它地方差很多。 川人也是清楚的意識到了這一點,這幾年也是有人在多方奔走,希望能夠籌錢在成都這邊建立幾所高等院校,培養更多的人才,發展西南。 為此也得到了很多人支持,有不少四川有頭有臉的士紳都紛紛表示愿意康慨解囊,這自古以來嘛,唯獨在教育上的投入是最劃算的。 尤其是這個時代,教育其實相比起后世來還更加的不公。 不管是傳統的儒家教育還是新式教育方面都是如此。 傳統儒家教育就更別說了,學費昂貴無比,只有有錢人才能夠將自己的孩子送去讀儒家教育,沒有一些家底,你根本就無法支持下去。 這就變相的淘汰掉了那些窮人、普通人的孩子走這條道路的可能性。 至于新式學校,雖然有統一的考試,但錄取的名額只占八成左右,還有2成的名額是自主招生,這對于高等院校所在地區來說自然是最有利的。 而沒有自己高校的西南地區來說,那就非常的吃虧了,因為往往都無法去參加這個自主招生考試。 其次是有些地方性的高校,比如淞滬這邊的淞滬理工,它是淞滬地區的士紳、商戶、工廠主等等一起出資建立起來的,這自然而然大部分的招生都是面向淞滬地區的學生。 還有像江西理工學院、江西師范學院這樣的明顯帶有地方性特色的高校,它也是江西省內的士紳地主、商人等等出資建立起來的。 起本身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省內的孩子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大部分的招生都是面向自己省內的。 類似于這樣的都有不少,在大明各地都有各地士紳、商人、資本家等一起出錢建立起來的新式學校,也都是面向所在地招生的。 其結果就是富裕的地區,學校多,這招的生源就多,學生可以選擇的就更多,貧窮的地方,學校少,這招生的名額還少,學生可以選擇的就很少了。 教育就是如此,自古以來都沒有公平可言。 現在西南醫學院落戶成都,還是朝廷戶部這邊直接出資建立、管理,并且規定起主要就是面向西南地區的幾個省份招生,這自然是讓成都人興奮無比。 醫學院嘛,不僅僅是可以給自己本地的學生提供好的出路,而且也是可以大大的提高西南地區的醫療水平。 要知道大明早報可是已經進行了相關方面的一些報道。 這京津地區醫院多、醫館多,醫術精湛,這京津地區的新生兒死亡率極低,并且孩童的夭折率也是非常、非常低。 但是在落后的西南地區,別說醫院、醫館了,就是赤腳醫生都不多,只有在一些大城市李曼,有新式的醫院和一些醫館。 但是西南地區交通不便,這生病去大城市看病的話,顯然是不太現實,故而西南地區這邊的新生兒死亡率依然不低,孩童的夭折率也是比較高。 現在有醫學院落戶在西南地區,這對于提高西南地區的醫療水平、發展醫學人才來說都是非常有幫助。 這川人自然是高興無比,興高采烈的慶祝起來。 “西南醫學院!西南醫學院!” “誠聘名醫為師,共同傳承醫學、研究、開創新的醫學領域和技術,懸壺濟世、造福一方!” 消息在整個西南地區不斷的傳播,同時也是號召西南地區的名醫到西南醫學院里面來任教,不僅僅是將醫學技術傳承下去,而且還要一起研究開拓新的醫學領域和技術。 此時此刻,高興的不僅僅是西南地區的人呢,在大明各地,也都有同樣的事情發生。 黃金洲蓬來城。 “黃金洲醫學院!” “朝廷將在蓬來城這里建立黃金洲醫學院!” 蓬來城這里,人們互相奔走相告。 大明天子沒有忘記黃金洲的子民,終于也是要在黃金洲這邊建立一所高等院校,還是醫學院,這對于提高黃金洲地區的醫學水平有著巨大的作用。 黃金洲這個地方,一直以來其實并不是很受重視,盡管這里的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還生產黃金和白銀。 但這里人口少,并不是很受重視。 現在,朝廷在蓬來城這里開辦醫學院,這讓黃金洲大明子民總算感覺到了一絲絲來自大明天子的關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