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1章
這就讓舊學的人非常不滿了,憑什么我們辛辛苦苦的考科舉都很難考上,想要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又都不受歡迎,而你們新學讀的旁門左道反而是大受歡迎,憑什么??! 當然了,這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還是儒家的人感覺到了儒家地位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從一家獨大,到了現在新舊分庭相抗的局面,難道以后儒門會衰弱下去。 很早之前的時候就想著要打壓新學,重振儒門了,只是以前劉晉在,大家斗不過劉晉,現在劉晉一走,儒家的酸臭腐儒們又開始出來折騰了。 不僅僅要振興儒門,而且還要在這朝堂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將更多的老舊派儒家學子給推上去。 只是,這個大臣的建議明顯就是前后矛盾,一方面是科舉考試卷的很,要天子擴大科舉考試的名額,一方面又說要讓新學的學校變成儒家的書院,更多的人學習傳統的儒家學說,這不是變相的又增加了科舉考試的壓力和競爭嗎? 此外也不考慮下朝廷需不需要那么多官員的問題,這名額增加容易,以后要縮減就難了,更何況,增加名額就意味著要有對應的官職,這些他們都沒有好好的考慮就站出來亂提策略。 第2013章 扶不起的酸臭腐儒 “部分新學學校轉為書院?” “你怕是嫌現在的科考壓力不夠大哦?!?/br> 大臣們一聽,心里面都忍不住吐槽起來。 說實話,大家都覺得現在的科考競爭實在是太大了,大家各自的家族里面都有大量的子弟在參加科考,可是能夠考出頭卻寥寥無幾。 很多官員的兒子都已經四五十歲了連個舉人都考不上,更別說是去考進士了,大家都巴不得讀舊學的人更少一些,這樣競爭壓力才更小一些。 你倒好還要將新學的部分學校變成書院,你以為是你家開的? 你有本事你出錢去開啊,你出錢去辦啊,那樣根本就沒人說你半個字,只會夸你是真心為了壯大儒門。 “陛下,臣也以為應該打壓新學的發展,新學所授之學乃是旁門左道,奇巧yin技,新學大興,則旁門左道大興,正道之儒家則式微,長此以往,強枝弱干,本末倒置,江山社稷動蕩,百姓民不聊生??!” 又有老舊派的官員站出來,張嘴就猛烈的抨擊新學,說什么旁門左道,奇巧yin技,還什么本末倒置,江山社稷動蕩,民不聊生。 這尼瑪,頓時就讓朝中的無數大臣一陣無語。 雖然說大家都是讀儒家學說出來的,認可儒家的正統地位,但如此抨擊新學,將新學說的一無是處,這顯然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了。 新學的作用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各種各樣的機器層出不窮,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便捷了大家的生活和出行,讓大明變的更加富有,強盛。 沒有新學的話,縱然是擴大了領土,依靠傳統的耕種方式來耕種的話,你又能夠種幾畝地? 沒有新學的話,縱然是你累死累活的去織布,你一天又能夠織多少? 沒有新學的話,你縱然是兩只腳再會走路,你一天又能夠走多少里? 張嘴就來,這就是這些酸臭腐儒最讓人討厭的地方了,幾乎是閉著眼睛的在哪里說瞎話,你還以為是二十多年前的時候? 那個時候,大家還沒有看到多少新學的用處,也沒有感受到多少新學的好處與便捷,多少還是有很多人相信你所說的。 可是現在都已經是弘治三十五年了,大明朝新學都已經發展二十多年了,資本主義,工業革命都在迅猛的發展之中。 人們早已經享受到了新學的好處,已經用耕地機收割機來種地,用織布機紡織機來織布,出行乘坐火車和汽車,享受著新學發展所帶來的種種好處。 你竟然還在這里張嘴就來,胡亂的胡說八道。 這讓不少老舊派的官員都皺起了眉頭,這樣的胡說八道,不僅僅沒有絲毫的用處,只會讓越來越多的人站到新學這邊去。 “真是一群扶不起的爛泥!” 楊廷和心里面都罵娘了,他雖然是老舊派的官員,但也是知道新學所帶來的巨大改變,新學早已經滲透進大明的方方面面,從上至下都在享受著新學所帶來的巨大紅利。 這朝堂之上的官員,誰家沒有工廠、商行? 工廠商行里面基本都是大量的使用機器來提高生產力,生產出更多的產品,賺取更多的利潤。 還有這大明底層的百姓,他們的子女在新學免費的讀書,學習知識之后能夠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你讀舊學可以嗎? 讀舊學想要出人頭地有多難,問問你家的傻兒子不就知道了? 一萬個舊學學子當中也僅僅只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才能夠考上舉人、進士做官的,普通家庭的老百姓可沒辦法供養自己的兒子讀舊學讀到四五十歲的。 讀舊學花銷非常大,而且還要完全脫離生產,考不上就只能夠一直考,隨隨便便都是三十、四十歲,五十歲能夠考上都算不錯了,很多人一輩子都考不上舉人。 連文征明這樣的大才子考了一輩子都考不上舉人,你以為你的兒子是天才??? “我算是明白劉晉為什么不喜歡這些人,自己什么事情做不成,還要壞了好事?!?/br> 楊廷和心里面有點明白劉晉為什么一直都在打壓這些酸臭腐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