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2章
但因為新學思想的倡導之下,醫學也是得以迅猛發展起來,通過手術的方式讓自己獲得了新生,能夠活到現在,還擁有不錯的身體,可以到處游山玩水。 新學給大明帶來了巨大的改變,讓大明變的更加強大,富裕,這都是新學的優點。 本來是應該讓新學和舊學兩者和平共處的,但現在看來,自古以來思想和學問之爭就不是簡單的事情。 春秋戰國的時候,百家爭鳴,各派為了獲得統治性的地位也是在不斷的努力,儒家、法家、墨家、兵家、農家、縱橫家、道家等等,各個流派百花爭艷,思想綻放,誕生了諸多偉大的思想家。 后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下其它各派就逐漸的暗澹下去,再無杰出之人涌現出來,著實令人惋惜。 儒家是人才輩出,越發興盛,然而到了如今,缺也是顯得暮氣沉沉,許久都能夠出什么新的思想、新的大家了。 “朱兄,劉兄~” 就在弘治皇帝和劉晉苦苦思索的時候,胡宗溟對著兩人喊道。 “哦~” 兩人回過神來。 “朱兄、劉兄,不知你們兩位對于新學和舊學有何看法?” 胡宗溟他們剛剛也是在討論這個事情,原本是想借著舊學人數較多,新學只有蒙洋一人的機會,好好讓新學的人丟丟臉,批評下新學的。 “新學、舊學都是學問,學好了都是于國于民都有利的,舊學學好了,可以輔左君王治理天下,新學學好了,也可以研究出更多有用東西出來,讓我們大明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都是學問,也都是值得去學的,關鍵還是要學透,學會了?!?/br> 弘治皇帝笑了笑說道。 他的意思就比較中間了,誰也不偏袒,依然還是按照以前定下來的來走,舊學學了去做官,新學學了去搞各種研究,大家共同促進大明帝國的繁榮強盛。 弘治皇帝的回答顯然是讓胡宗溟等人不滿意了,他們覺得弘治皇帝一看就是舊學的人了,應該好好貶低一番新學、多贊揚一番圣人之學才是。 “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為先?!?/br> “以我看啊,新學也好、舊學也罷,關鍵還是看個人,新學也可以去學一學舊學的內容,舊學也可以去學習一下新學的內容,互相多向對方學一學,彼此多了解一番對方,這樣才能夠有資格來說說?!?/br> “也能夠更加客觀、公正的去評價新舊學之間的差異,而不是只看到了自己的優點,對于對方的優點全然不知,存在的東西就是有道理的東西,也是合理的東西?!?/br> “舊學延續千年的時間,儒家思想源遠流長,影響深遠,自然是有其值得去學習的地方,新學雖然出現的時間尚短,但新學發展迅猛,各種技藝層出不窮,極大的提高了我大明的生產力,便捷了我們大明的生活,也讓我們大明變的更加強大起來,這是新學的優點,也是能夠快速崛起的原因?!?/br> “所以學問不分高低貴賤,就看你自己到底學到了多少?!?/br> 劉晉看看眾人,也是語重心長的說道。 第1865章 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 “我不認可朱兄和劉兄的觀點?!?/br> “這圣人之學自古以來都是正統,是歷朝歷代都尊崇的治國之道?!?/br> “現在的新學才多少年,又豈能和我圣人之學相提并論?!?/br> 有人站出來表示了反對,此人叫黃熙,年紀大概三十多歲的樣子。 “是啊,旁門左道豈能和圣人之學相提并論,我等圣人門徒又豈可自甘墮落的去學那些下三流的東西?!?/br> “就是,就是,我圣人之學浩瀚如汪洋,窮其一生尚且不夠,哪里還有時間去學其它的雜學?!?/br> “學問就是有高低之分,我圣人之學豈能和那些旁門左道相提并論?!?/br> 其他人也是跟著紛紛點頭附和道。 “自古以來都是正統?” “儒家是在漢武帝時期才確定的,當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故而才有了儒家發揚光大的機會?!?/br> “在漢武帝之前,春秋戰國之時,諸子百家,法家、道家、墨家、農家、兵家、縱橫家等等,學派眾多?!?/br> “在春秋戰國之前的夏商周的時候又是什么家呢?” “在夏商周之前的歷史,諸位又有誰知道?那個時候難道也是儒家來治國的?” 劉晉看了看,一群人年紀不大,一個個卻是跟酸臭腐儒一樣,腦袋讀書都讀的死了,學問沒學到多少,卻是將儒家一身的酸臭迂腐學的干干凈凈。 這讓劉晉覺得很生氣,年輕人嘛,應該是朝氣蓬勃,思想活躍、敢于探索和學習,敢于嘗試和接觸新鮮的事物。 他們呢? 一口一個圣人之學,一口一個旁門左道,將新學變的如此之低,縱然是很多儒門大家也都不至于如此,都能夠看到新學的很多閃亮之處。 “春秋戰國?” “夏商周?” “夏商周之前的歷史?” 這些人一聽,頓時一個個都皺起眉頭了。 “以前沒有,但漢朝開始有了,這不正是說明我們圣人之學的偉大,說明圣人之學恰好是真正的治國之道,是正統,所以才能夠被確立?!?/br> “其它的學派之所以不行,那本身就是說明了其不足,法家太過嚴苛、墨家只重技藝、道家太過無為、兵家窮兵黷武,唯有我們儒家才是真正的大道,最適合治國安邦,方可確定我儒家的地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