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9章
朱厚照看著伊犁城內繁華的一幕,來自西域各地的人,穿著不同的民族服飾,有著不同的長相,帶來了不同的貨物。 彼此都在用大明話交流,使用大明的銅錢、銀幣、銀票進行交易,互相和睦共處,再看看伊犁城的街道上的商店。 有漢人開設的大商行、商店,也有各部族人開設的小商店、小商行,里面販賣著各種各樣的貨物,不僅僅是西域本地的特產,而且還要來自全球各地的特產。 生活富足,商路暢通,各部族和睦共處,這才是西域該有的樣子。 朱厚照還是記得自己大明太子的身份,玩歸玩,玩的同時也要考察下西域這邊的情況,總結下西域這邊的部族政策,進行反思,是否有不妥的地方,是否要繼續堅持下去。 “今天要去天山北麓這邊看看這邊的種植園~” 朱厚照騎上自己的汗血寶馬出了伊犁城,又準備去天山北麓這邊考察。 不單單是西域各部族相處的情況,朱厚照也是同樣關心西域這邊的經濟。 朱厚照已經走訪了西域各地,現在西域的經濟和以前相比也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以前的時候,各部族之間的經濟主要是按部族來進行區分,游牧部族自然是以放牧為主,放牧牛羊和馬匹,往往實力強大,弓馬嫻熟,是大族,像蒙古人、哈薩克人,當然也有契丹人、烏孫人這樣的小族。 還有定居綠洲的,主要是以耕種為生,像畏兀爾人、回回人之類的,主要是聚集在各綠洲以種植小麥為生。 可是現在,西域各部族的經濟也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還是因為大明強大的經濟介入。 像游牧部族,以前是在各地游牧,不斷的遷移,以放牧牛羊為主,但是現在,因為大明帝國對馬匹和羊毛的巨大需求。 有很多貴族在西域各地有大量龐大的牧場,他們雇傭草原人為他們放牧牛羊和馬匹,建立起養殖場,有的專門飼養產羊毛的綿羊,這種綿羊還是從歐洲這邊引進來的品種。 還有的則是專門飼養奶牛產奶,因為大明關內這邊,特別是京津地區這邊,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流行起喝牛奶、吃奶酪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經濟利益驅使下,讓很多牧場都開始養奶牛。 同樣的,這些奶牛品種都是在全球各地遴選優質的品種來進行的,并且還專門用的是歐洲的奴隸來制作奶酪。 現在西域這邊有的牧場制作出來的奶酪已經非常的有名氣,無論哪方面都不會比歐洲這邊的奶酪差。 還有的牧場則是專門飼養馬匹,同時對馬匹的品種進行不斷的培育,收集世界各地的優良馬種進行培育,培育出來的馬匹質量非常好,非常的暢銷。 這些專業性的牧場和養殖場都對游牧部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為了賺錢,這些草原部族也是開始學習漢人的養殖方式,專門飼養一種有價值的牲畜,并且還逐漸的定居下來,圈地建牧場、養殖場進行養殖。 至于定居綠洲的這些部族,他們同樣也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因為大明的糧食產品非常高,糧食價格非常便宜。 這些定居在綠洲以種植小麥為生的各部族,他們的日子相對就難過多了,糧食賣不出什么價錢來,種地不賺錢,只能夠吃飽飯。 不過人窮思變,既然種糧食不賺錢,那就種的別的。 西域這邊的自然條件是非常不錯的,很適合種植一些經濟作物或者是水果之類的。 像吐魯番這里,本身就有種植葡萄的傳統,現在更是發揚光大,大量的種植葡萄,然后釀酒和制成葡萄干,效益也是很不錯的。 還有天山南路這邊,大量的種植紅棗,每到紅棗成熟的時候,漫山遍野的果樹,一款款的紅棗,既然可以新鮮的直接上火車運往京津地區銷售,也可以曬干了到了冬天的時候再賣,效益也是很不錯。 此外還有種哈密瓜、種香梨的,栽種枸杞的,都是獲得了不錯的效益。 當然最多的還是種棉花的,現在大明的紡織業非常的發達,西域這邊有大量的棉花種植地,不僅僅有漢人的棉花種植園,各部族也是大量的種植棉花。 在這些地方官府的推動下,往往形成了一個個巨大的片區,整個一片區的地方都是以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為主。 依托新修建好的鐵路,所有的特產都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運往關內,為這里的人帶來源源不斷的銀子。 除了原有的特產經濟作為,在不斷的擴張規模和集中種植之外,西域這邊也是和大明其它地方一樣,都在大量的引種世界各地有價值的經濟作物。 像來自歐洲的櫻桃,因為其極佳的味道,在京津地區非常的受歡迎,價格非常高,故而在大明的山東有人專門從歐洲這邊引種回來,獲得了很不錯的效益。 這傳到西域之后,也有人專門在天山北麓這邊大規模的種植櫻桃,此外還有蘋果也有大面積的種植,形成一個大面積的種植區域。 這就是現在西域的區域性經濟,伴隨著逐漸的融入到大明龐大的經濟體系之中,各部族的生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深入了方方面面,連大家養什么、種什么,那都是要根據市場行情來走的,而不是再像以前那樣僅僅只是為了生存下去,非常簡單、粗暴的原始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