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8章
劉晉看了看王守仁,將上面的意思傳達下來。 “確實是如此~” “我在江南多年,對江南的情況多少也是了解一些的?!?/br> “江南的弊端首先來說就是思想上,守舊派的思想依然占據主流,本地的官員和江南的士紳、大家族、大商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的都在為各自背后的家族服務?!?/br> “單單是以長江來說,整個長江流域諸多的利益,外人根本就插手不進去,這長江江面上航行的船只,他們的背后都是一個個大家族,大大小小的家族幾乎壟斷了整個江南地區方方面面的利益?!?/br> “從糧食、茶葉、絲綢、瓷器、航運、碼頭等等到工廠、作坊、商行等等,幾乎所有的一切都被這些家族給瓜分的干干凈凈,外來人根本就插手不進?!?/br> “所以除了淞滬之外,整個江南之地,北方的工廠主、商行等等都沒有辦法涉足進來,除非是和他們進行合作,不然連工廠都別想開?!?/br> “這些大家族,他們族人眾多,部分的族人經商貿易,賺到錢之后大肆的興辦私塾和書院,支持自己族內的子弟去讀書考取功名,然后這些考取功名的子弟再不斷的為自己家族謀取更大、更多的利益?!?/br> “如此循環往復,一百多年下來,也就形成了現在江南之地文風鼎盛,才子輩出,我大明朝士半江南的局面,同時也是形成了江南商人掌握我大明糧食、鹽、茶、對外貿易的局面,幾乎壟斷了整個大明的經濟?!?/br> 王守仁沉思一番,也是緩緩的講解起江南這邊的情況來,他自己就是浙江人,對江南自然是最熟悉的了。 劉晉仔細的聽著,一邊聽也是一邊點頭。 關于這一點,劉晉很早之前就意識到了,其實不只是江南這邊,整個大明其實差不多也都是如此,只是江南這邊最嚴重罷了,宗族勢力遍布大明各地,唯有在新的疆土這里。 朝廷進行移民的時候,劉晉特意制定了政策,將各地移民進行打亂混合移民,徹底打破宗族勢力,這才讓大明各個移民之地沒有宗族勢力的存在。 皇權不下鄉,地方都是宗族勢力說了算,但江南這邊因為富庶,最終讓江南的宗族勢力變的越來越龐大,最終變成了一個個超級大家族,變成了大明身上的吸血蟲。 “其二就是江南的這些大家族,大商人,他們喜歡利用朝廷的政策來為自身服務,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朝廷政策為自己謀私利?!?/br> “以前的鹽商、海商都是如此,一方面嚴厲的執行鹽鐵專營的政策,名義上鹽是歸朝廷所管,但實際上所有大大小小的鹽場都被他們瓜分完畢,再用朝廷的手段禁止他人涉足鹽這個暴利行業,以此達到壟斷的目的,從而獲取超高額的壟斷利益?!?/br> “一斤奇差無比的海鹽,他們都敢賣幾十文,大名鼎鼎富甲天下的鹽山也就因此而來,朝廷的鹽政,朝廷沒有得到好處,百姓吃著高價的鹽,最終卻是富了這些鹽商?!?/br> “還有就是那些海商,一方面嚴厲的例行海禁,片帆不得下海,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大肆的對外走私、通商,將對外貿易的巨額利潤死死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甚至于還勾結海盜倭寇,肆虐東南沿海,阻止他人出海獲得海貿利益?!?/br> “朝廷窮困潦倒,國庫空虛,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可是他們這些鹽商、海商、糧商、茶商等等,一個個都富可敵國,在這秦淮河上一擲千金,連眼睛都不眨一下?!?/br> “朝廷要征商稅,一直以來都遭到了他們最強烈的反對,即便是可以征稅了,在這江南之地,他們也是最頑抗的,想要從他們手中征稅,實在是太難了,更是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廢除有利于國家的政策?!?/br> 王守仁一邊說也是一邊直搖頭,本身是浙江人的他太清楚江南這邊的情況了。 他一直以來都在思索劉晉為什么非要進行諸多的改革,實行新的政策,聰明如老王這樣的人,很快也就思索的清清楚楚,也就明白了劉晉的良苦用心,看清楚了江南的守舊派力量為什么會如此反對新政的原因了。 第1524章 先整治江南官場 “他們難道就不明白,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國家興盛了,個人才能夠過好日子,國家衰亡了,即便是士紳也沒好日子過?!?/br> “每次改朝換代,災荒動蕩之年,縱然是士紳大戶也難逃災禍啊?!?/br> “我大明能夠有今日之盛世,國強而民富,不正是印證了這一點?!?/br> “以前的時候,朝廷國庫空虛,邊軍困頓,戰力低下,年年韃子南下劫掠,東南沿海倭寇橫行,遼東區區女真也敢肆意劫掠我邊民,西南土司反復無常?!?/br> “國內百姓艱難求生,稍有災荒遍餓殍滿地,易子而食,他們偏偏又要發國難財,整個大明,最終是富了他們這群蛀蟲?!?/br> “一個個富可敵國,不知道有多少的金銀埋在泥土里面成了鐵疙瘩,對此他們還不滿足,甚至于還要掌控整個大明的上下,卻是毫無家國天下之心,只為一己私欲?!?/br> 王守仁越說越激動,越顯得痛心疾首。 “說得好!” 劉晉拍手叫好。 不得不佩服王守仁這個牛人,看問題、看事情總是能夠看的清清楚楚,一下子就揭露了江南這些士紳豪族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