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4章
像奴隸貿易,寧王雖然是奴隸買賣發家致富的,但是寧國所做的那點奴隸買賣和天津遠洋貿易商行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作為最早進行海外貿易和海外殖民的商行,同時又是劉晉、朱厚照、張懋等這些大明最頂層擁有控制的商行,它在海外獲得的資源根本就不是一般的商行、藩國能夠相比的。 無論什么買賣都是它最早進入的,也是最早挖到金子并且迅速擴張成為最大商行的存在。 所以可以以最低的價格獲得最多、最好的奴隸,故而大量的女奴隸就落到了南非殖民地這里,而且價格僅僅只是成本價,甚至于很多時候,這些奴隸還不要錢,通過各種各樣見不得光的手段弄到南非殖民地這里來的。 至于馬匹,那就更不用說了,在全球各地最優良的牧場區這里都有大量天津遠洋貿易行的牧場。 中亞、北方草原、南黃金洲、澳洲、非洲等等,到處都是牧場,專門培育優良的馬匹,同時這些大股東一個個在海外都有大量的土地、牧場等等。 馬匹、牛羊這些東西,對于他們來說,也不過是自家牧場里面產出的,成本很低。 即便是如此奢侈的給移民配制下來,依然能夠承受的住,也就一直能夠將這個政策執行下去。 這也是南非殖民地的底氣所在,我們不需要本地的土著昆侖奴,也不需要大量的引進奴隸,我們就靠我們漢人就足夠了。 在這樣的政策之下,經過這些年的移民,南非殖民地這邊吸引的移民數量都已經快要突破一百萬了,算是海外諸多藩國、殖民地當中漢人最多的了。 而且在南非殖民地這里最多的是小孩,一個移民免費配幾個女奴隸,天天沒事造人的,這小孩的數量可想而知,幾乎每一個城鎮這里,隨處可見,都是小孩子,孩童的數量是漢人移民的好幾倍。 “侯爺,學校的數量不夠了,又要繼續建學校了?!?/br> 張野想了想又說道。 “學校的數量又不夠了?” 杜明恩一聽,頓時就詫異的問道。 “是的,侯爺,又不夠了~” “侯爺您也知道,我們這里的孩子都是免費上學,現在適齡上學的剛好是那幾年移民暴增的時候,今年適齡上學的孩童數量都超過十萬人了,而且明后幾年開始,上學孩童的數量還會更多?!?/br> “所以我們需要建更多的小學以滿足這些孩童的上學需求,此外還需要更多的老師來教學?!?/br> 張野無奈的說道。 別的殖民地都是拼命的給股東們創造財富和價值,可是南非殖民地這邊卻是每年都還需要股東們將大把、大把的銀子砸進來。 這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政策,關鍵是還要實行義務教育,小孩子無論男女,全部都要上學,在諸多的藩國和殖民地當中,這也算是獨一號了。 “建吧,看來年底的股東大會上,股東們又要罵娘了?!?/br> 杜明恩想了想苦笑道。 “沒辦法,誰讓劉公非要堅持這樣的政策呢?!?/br> “而且接下來,我們還要建更多的中學,另外還要建高等院校,不然中學的孩子畢業之后沒有辦法繼續讀下去了?!?/br> 張野也是笑了笑說道。 “劉公之所以這樣堅持,自然是有其堅持的道理?!?/br> “這南非殖民地算是我們這些大家族最后的退路了,不然你以為大家為什么舍得大把、大把的銀子砸進來?!?/br> “真要是為了賺錢的話,那就不會這樣去cao作了?!?/br> 杜明恩看著繁忙的港口說道。 說實話,他其實一開始也是不理解劉晉為什么要這樣做,明明可以過的更輕松一些,沒有必要如此累,也沒必要將自己龐大的財富就這樣揮霍掉。 但是漸漸的他有些明白了。 看看南非殖民地這里,短短十年不到的時間,原本野蠻人控制的沃野就變成了大明人的搖籃。 這里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氣候宜人,但是在那些土著昆侖奴的手中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漫長的歲月,他們硬是一個像樣點的國家和文明都沒有發展出來。 但在大明人的手中就不一樣了,這里嫣然已經成為了一個煥發著勃勃生機的嶄新國度。 一座座美麗的城鎮在大地之上拔地而起,一塊塊廣袤肥沃的良田出現在大地之上,一片片牧場上牛羊馬兒成群。 更重要的是,這里和傳統的大明有很大的不同。 這里的教育根本就沒有所謂私塾和書院,而是統一采用新式學堂教育,所傳授的內容也不再是什么四書五經之類的,這些東西都列入了國學教學的內容之中,而且占比很小。 新史學堂采用后世的教學模式和類似的教學內容,分成數學、國學、物理、化學、生物、體育、歷史等。 此外在南非殖民地總督府下諸多行政機構人員的招募上,也是更多的采用后世的統一考試、面試招聘,考試內容不是八股文,而是類似后世的公務員考試。 甚至于連殖民地政府也都是采用后世的制度,以服務性為導向,和傳統的官府衙門有著根本性的區別。 這一切都是劉晉所設置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在遠離大明的地方,弄出一個嶄新的國度出來。 將來一旦在大明這邊玩不轉、玩不下去了,到時候還可以退居到南非殖民地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