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3章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馮時庸頓時一下子就癱倒下來。 辛辛苦苦幾十年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好不容易成為了二品的封疆大吏,現在卻是被一句話就給免了。 他實在是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 更加關鍵的是,他覺得自己一直以來都沒有做錯什么的。 他只是按照一直以來做官的傳統和風格去做事,甚至于,他覺得自己還是一個清官,兩袖清風,又非常重視培育人才,在南直隸為官的時候,非常重視科舉考試,和很多本地的士紳等等一同籌辦了諸多的私塾、書院等等。 他覺得自己勸課農桑,輕徭薄賦的理念是對的,因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朝廷就應該少征稅,更不應該成立稅務衙門,任用稅務捕快來強行征收老百姓的稅收,這是在搶奪民財,是不對的。 自己并沒有做錯什么,可是到頭來卻是換來了一個這樣的結果。 他不服! “陛下,臣覺得我并沒有做錯什么?!?/br> “自古以來都講究輕徭薄賦,勸課農桑,與民休養的政策,朝廷成立稅務衙門,強制征稅,這本身就是不對的,這是在搜刮民脂民膏?!?/br> “我沒有錯,我為官清廉,兩袖清風,我無法接受這一切?!?/br> 馮時庸看著弘治皇帝和劉晉,非常大聲的說道。 他不服氣啊,氣的半死,胡子都氣歪了。 “朝廷為什么要成立稅務衙門,強制征稅,你這個南直隸布政使難道會不清楚?” “以前的時候,朝廷一年的稅銀不過三百萬兩,連官員的俸祿都有些難以支撐下去,朝廷拿什么來建設強大的軍隊,又拿什么來建設國家?” “遇到災荒之年,便立即餓殍遍野、烽火四起,外族連年入侵,劫掠我邊民,甚至于揚言還要再次入住中原?!?/br> “朝廷窮的要死,可是江南等地各地的士紳、商人卻富的流油,他們在花船上可以一擲千金,卻是連一文錢都不愿意繳納給朝廷?!?/br> “成立稅務衙門只不過是要收取朝廷本就該收取的稅收,你卻在這里說是搜刮民脂民膏,彎曲事實,妄議朝政,虧你還是二品的大員,連這都無法理解?!?/br> “來啊,革去功名,罷免職務,回家種紅薯去吧?!?/br> 弘治皇帝看著馮時庸,雙目睜開。 他比馮時庸還要更氣,這就是朝廷的封疆大吏? 這就是朝廷的重臣? 堂堂二品官員,對于朝廷的政令竟然一點理解都沒有,朝廷成立稅務衙門、強制征稅只不過是收了該收的稅,到了他這里竟然成了搜刮民脂民膏,這將弘治皇帝給氣的半死。 本來只是想要罷免下你的官員,給你保留功名和品級,還能夠回家好好的養老,這一氣之下,連功名什么的一起收了。 第1416章 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 有了馮時庸這個典型當雞被殺給了在場的眾多封疆大吏看,接下來的述職大會就完全變了。 一個個封疆大吏都有模有樣的開始講起自己在任上所做的事情,什么增長了多少人口,每年收了多少稅,對未來又有什么規劃等等。 這其中確實是有很多實干型的官員,做了很多事情。 這其中讓劉晉印象是黃金洲這邊的一個官員,他在任期間竟然已經開始著手在黃金洲這邊修建黃金洲的第一條鐵路。 這是一條連接蓬萊城和太平洋東海岸一個港口城市的鐵路,貫通黃金洲東西,有了這條鐵路之后,以后從黃金洲東海岸到西海岸就會變的更加便捷。 這修鐵路雖然在大明本土這邊已經進行的轟轟烈烈,可是在大明海外,至今連規劃都還沒有。 沒想到在黃金洲這邊竟然已經開始修起鐵路來。 要知道修鐵路可不是修水泥公路,修鐵路的投資非常巨大,修一里路都要五萬兩銀子,這還是在平原地帶,造價高昂。 如果沒有大明朝廷這邊撥款或者是通過天津證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資金的話,是很難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來修建鐵路的。 但是在黃金洲這邊,這個官員竟然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著手修建黃金洲的第一條鐵路,他能說會道,忽悠阿茲特克王國和印加帝國的國王投資修建這條鐵路。 此外這個官員能夠結合黃金洲這般的情況,大力的鼓勵漢人納黃金洲土著女人為妾,極大的緩解了漢人同當地土著的關系,促進彼此的融合,鞏固了大明對黃金洲各地的統治,越來越多的黃金洲土著部落接受大明帝國對這里統治。 當然最重要的是因為這項政策,黃金洲這里的人口暴漲,一個漢人過去,往往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就會有幾十個孩子,只要等到這些孩子一長大,大明對黃金洲的掌控就會更強,開發也會更深。 而不是像現在,盡管黃金洲是屬于大明帝國,但是因為在黃金洲的人太少了,以至于大部分的地區都得不到開發,依然還是處于殷商后裔部落的手中。 此外還有來自廣東的布政使鐘藩,他也給劉晉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過去的幾年時間內,竟然大力的引進投資,集中人力、物力去修建港口,以此來吸引更多的人去廣東這邊建廠、建商行、進行港口貿易等等。 要知道此時的廣東和后世的廣東可是完全是兩個概念。 后世的廣東是第一大省,無論是人口、經濟還是其它方方面面都遠超其它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