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0章
“京津地區城市治安混亂、公共衛生變差,你在未來有和規劃?” 劉晉建左龍說不出來,也是接連提出了幾個問題,左龍頓時就大汗淋漓,直冒冷汗,再看看弘治皇帝以及其他的大臣,頓時就更慌了。 第1414章 硬杠 臺上,北直隸布政使左龍直冒冷汗,臺下,眾多來自大明各地的封疆大吏此時也是一個個在沉思。 按理說左龍這個成績單應該是很不錯的,可是現在看來,在劉晉這個天官面前,左龍很顯然是做的很一般,甚至于可以說很糟糕了。 “在未來會規劃、建造更多的學校、私塾等,還會、還會建更多的醫館?!?/br> “天津舊城改建,主要是因為原有的舊城很難拆遷,故而一直無法落實?!?/br> “城市治安和衛生問題,在未來我會重點給予治理,打擊幫派勢力以及黑惡勢力,另外增加更多的環衛工人?!?/br> 左龍額頭冒汗的回道。 毫無疑問,他的回道并不能讓弘治皇帝以及劉晉等人滿意,你這是明顯沒有規劃,也沒有真正的去做多少事情。 或許,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在北直隸這邊修了很多道路,這一塊做的不錯。 “回去好好再想一想,仔細的做規劃,北直隸乃是京幾之地,能夠取得現在的成績,那是因為京津之地本身發展迅猛、快速,你身為北直隸的布政使,唯一的政績就是在修橋鋪路方面?!?/br> 弘治皇帝收起了自己的笑容說道。 “是,陛下~” 左龍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這下是真的糟糕了。 原本還覺得自己羅列出來的這些數據很不錯,說不定還有望再升一步,現在看來,能不能保住北直隸布政使這個位置都難說了。 北直隸這里可是很肥的,遠不是其它地方能夠相比的,而且離天子近,雖然不是京官,但也和京官差不多了。 做出成績,很容易就能夠獲得提拔。 “請南直隸布政使馮時庸上前述職~” 劉晉見左龍下去,劉晉也是繼續照著名單念起來。 南直隸和北直隸的地位差不多,同樣也是大明最為重要的兩個省,南直隸主要包括了后世的安徽、江蘇、上海三地,可以說是大明最為富庶的地區了,魚米之鄉、江南之地,說的就是這些地區。 “承蒙陛下恩典,有幸擔任南直隸布政使一職……過去的三年,南直隸民安居樂業、百業興隆、物阜民康……” 馮時庸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他是典型的傳統官員的作風了,和北直隸布政使左龍完全不一樣。 他的述職更像是寫了一片歌功頌德,贊頌盛世的華麗文章,通篇下來,完全沒有任何的數據,你根本就不知道這南直隸一年的新生兒有多少,一年收了多少稅銀,又修建了多少道路、橋梁等等。 聽著、聽著,弘治皇帝就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他現在最不喜歡聽的就是這些假大空的華麗辭藻,什么盛世、什么海清河宴之類的。 這些都很虛,你這盛世到底是如何盛世的? 用劉晉的話來說,要用數據來說,比如新增了多少人口、說到了多少稅銀,建了多少公路、鐵路,老百姓一個月能夠獲得多少收入,消費水平有多高等等。 通過這些才能夠反應出到底是不是盛世? 不是說,你這些官老爺嘴上說出來的,或許在傳統的這些官員看來,沒有發生什么災荒,老百姓能夠吃飽肚子,又沒有什么外敵之類就算是盛世了。 “馮大人,去年南直隸的人口增長了多少?” 劉晉直接打斷了馮時庸念誦自己寫出來的優美辭藻問道。 “南直隸如此之大,我怎么知道南直隸一年增長了多少人,又沒有進行人口普查?!?/br> 馮時庸看了看劉晉,說實話,他是有些看劉晉不爽的。 我都已經六十多歲了,卻只是一個布政使,你三十多歲都已經吏部尚書了,我們換個位置還差不多,所以他對劉晉可沒有那種下級對上級的恭敬。 “那南直隸去年一共征收了多少稅銀,比前年增長了多少?” 劉晉又繼續問道。 “征收稅收這是稅務衙門的事情,問稅務衙門就知道了,至于增長,我也不清楚,在我看來,這征稅就是在搜刮民脂民膏,古之君王、歷朝歷代,凡圣明之君,盛世之朝都是輕徭薄賦,稅收征收的越多,對老百姓的壓榨就越多?!?/br> 馮時庸不僅僅不知道去年征收了多少稅銀的事情,甚至于還當場反駁起劉晉當初提出來的稅收政策來,反對劉晉提出來的將稅收納入官員考核之中。 “馮大人,你身為南直隸的布政使,對南直隸的情況是一問三不知,對朝廷三令五申的東西完全置之不顧,你是如何當這個布政使的?” 劉晉面色嚴峻,也是毫不客氣當著眾人的面就責問起來。 “我馮時庸做官還不用你來教~” “我為官清廉,兩袖清風,當南直隸布政使也是一直勸課民桑,與民修養,不擾民,又輕徭薄賦,這是自古以來都奉行的為官之道?!?/br> “南直隸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百業興隆,這難道不是我守牧一方的結果?” 馮時庸一把年紀了,被三十出頭的劉晉當著天子和眾人的面責問,氣的胡子都飄起來,也是非常硬氣的反問起劉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