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4章
所以弘治皇帝很受老百姓的愛戴和擁護,特別是在琉球城這里,移民到琉球的人都過上了好日子,很多人家中還供了弘治皇帝的神位。 得知皇后娘娘有喜,大家自然是很高興,很多人都在不斷的祈禱。 李遠山收到信,說是要從琉球這邊運蔬菜水果回京,進貢到皇宮之中給皇后娘娘吃的時候,雖然犯愁,但也很開心。 而琉球這里的居民聽到了此事,那更是一個比一個都激動,一個比一個都開心。 菜農、果農都激動無比,一個個爭先恐后的向琉球城這里的縣衙以及李遠山這邊推薦自己種出來的蔬菜、水果。 皇后娘娘要是能夠吃一口自己種的蔬菜、水果,那都是天大的福分。 特別是現在皇后娘娘有喜,為了肚子里面的小寶寶才要多吃蔬菜水果的,不然以弘治皇帝一向節儉的性格來說,絕對不會舍得花費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從琉球這里來運蔬菜、水果進宮的。 “其它的貨物什么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蔬菜水果,你這邊可是要想辦法保證它到了皇宮的時候,還足夠的新鮮才行?!?/br> 呂陽微微點頭,也是知道自己的主要任務。 “水果還好說,存貯幾天的時間倒也沒有什么,不是很熟的時候采摘下來,在船上放幾天,到了京城就可以完全熟透了,好吃又新鮮?!?/br> “但是這個蔬菜,放幾天的時間,肯定不新鮮了,這就是我現在最頭痛的事情了?!?/br> 李遠山摸了摸自己的腦袋,有些犯愁的說道。 “先不管那么多吧,我聽說,劉公讓人在京城這邊在搞什么大棚,說是在大棚里面,冬天也能夠種蔬菜,到時候蔬菜就不需要從琉球這里運了?!?/br> “大棚蔬菜?” 第1276章 祖上冒青煙 琉球城外三十里的大橋村,楊大郞騎著馬急匆匆的回到大橋村,接著就開始敲鑼打鼓起來。 “鄉親們、鄉親們~” “大喜事啊,大喜事啊~” 楊大郎一邊敲鑼打鼓也是一邊喊了起來。 聽到楊大郎的聲音,大橋村的村民很快就紛紛走了出來,來到村中間的足球場,想要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大橋村是琉球島這里最典型的一個移民村,村子規劃的整整齊齊,統一建造的房屋,干凈漂亮,村里的移民則是來自大明的大江南北。 有從福建、浙江、廣東過來的,也有從河南、山西、陜西等地移民過來,來自五湖四海,口音都有所不同,但相處的都很融洽。 楊大郎是從福建泉州移民過來,是最早來琉球的,移民這里都已經好幾年了。 原本是住在琉球城里面的,后來琉球城不斷的擴建,覺得住在城里生活和在琉球城周圍的農村生活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而且這在農村,還有自己的田地、菜園、果園等等,反而更自在一些,所以也是又搬到了農村這里來居住,成了這個大橋村的村長。 “大郎,有什么好事啊,看你給高興的?!?/br> 水娃看了看敲鑼打鼓的楊大郎,連忙問道。 水娃是來自陜西黃土高原的移民,以前跟著楊大郎一組做事,后來又跟著一起來這個大橋村定居,兩人關系很不錯。 “對啊,有什么好事啊~” “趕緊跟大家伙說說?!?/br> “難道甘蔗漲價?” “不會吧,這幾年甘蔗都在跌價,種甘蔗都不劃算了,要不然大家就不會去種蔬菜和水果了?!?/br> “也對啊?!?/br> 其他的村民也是跟著七嘴八舌的說起來。 “大家靜一靜,大家靜一靜~” 楊大郎見人來的差不多了,趕緊站到一處臺階上示意大家安靜,眾人一聽,也是立即安靜下來。 “剛剛我去了城里一趟得到了一個消息,我們大明皇后娘娘有喜了,這可是普天同慶的大喜事?!?/br> 楊大郎對著眾人興奮的說道。 “真的啊~” “菩薩保佑,皇后娘娘有喜了~” “那可真是一件大喜事,值得高興!” 眾人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直點頭。 他們這些人以前都是最窮苦的人,像水娃,以前在黃土高原老家的時候,家里面連一畝地都沒有,全家給地主種地,一年到尾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而且黃土高原這地方,水土流逝非常嚴重,水資源極其的稀缺,喝水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水娃一直過了二十多年的苦日子,后來移民到了這琉球,不僅僅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還有了屬于自己的漂亮房子,家里面的牛欄里面有牛,馬圈里面還有馬,還養了幾頭大肥豬,有自己的果山,種了上果樹。 他還娶了一個倭國女人當媳婦,有了幾個自己的孩子,大明第一銀行里面還有自己的存款,這小日子過的多舒服。 再說這個楊大郎,他以前是福建泉州人,雖然不至于像水娃一樣水都喝不上,但是家里面兄弟姐妹眾多,又沒有田地,日子也是過的非常窮苦,靠砍柴為生。 二十多了,不僅僅娶不上媳婦,連一雙鞋子都沒有,日子過的不知道有多苦。 再看看現在,在這里有幾百畝上好的水田,一座大山當果園,一個大的養豬場,里面養了幾十頭肥豬,還有三匹馬用來拉馬車,耕地都用上了蒸汽耕地機,還買了蒸汽碾米機,開了碾米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