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2章
楚王搖著頭說道。 “還有這樣的事?” 毛倫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種子在大明農人看來,那可是比命根子都重要的東西,有時候,即便是孩子餓死了,也都不會拿出來吃掉的。 對于自己的莊家,大明的農人那也是最重視的。 在毛倫的記憶中,農人之間因為灌水的事情打架那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到了這里,這些昆侖奴,放著肥沃的田地不去耕種,給了種子竟然也是不去管,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一點都不假~” “我楚國內的那些昆侖奴也都差不多,懶得要死?!?/br> 楚王點點頭。 “那他們吃什么?喝什么?” 毛倫想了想又問道。 “有什么吃什么,狩獵到動物就吃動物,有時候在路邊摘果子吃也能夠填飽肚子?!?/br> “這里人煙稀少,人口非常少,這里的自然條件又非常好,能夠吃的東西非常多?!?/br> “如果僅僅只是部落階段的話,自然是沒有什么問題?!?/br> “可是,如果想要發展起來,這樣就完全不行?!?/br> “我楚國是占領這些地方,本地這些土著,我想也翻不出什么浪花來,可是我楚國如果想要強大、發展起來的話,靠這些昆侖奴是完全不行的?!?/br> 楚王沉思起來,開始思索楚國的未來之路了。 漢人太少了,本地的昆侖奴又指望不上,實在是讓人頭痛。 本來大明的人口是挺多的,上億的人口,要是放在以前,有這樣的沃野,隨便給點土地,都還不知道可以吸引多少人過來。 但是這些年來,大明持續的對外擴張和移民,獲得的土地實在是太多了,別的不說,單單是黃金洲和澳洲就足以容納不知道多少人。 土地對大明人的吸引力下降到了極點,靠土地是很難吸引移民到楚國來的。 “王爺,據我所知的,寧國這邊就大量的使用白奴和天竺奴,每月從紅海這邊經過的運奴船都有幾百艘,據說寧國國內奴隸都有上百萬人?!?/br> 毛倫看著陷入沉思的楚王,想了想也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也想用白奴和天竺奴啊?!?/br> “但是奴隸的價格非常貴,一個奴隸即便是從地中海這邊批發過來,也是要差不多二十兩銀子?!?/br> “我為了來這海外,家底都掏光了,哪里還有錢去大量的購買奴隸?!?/br> 楚王聽完,微微搖頭說道:“當初看中了楚國這里的乳香和沒藥,但是這兩樣東西根本就無法支撐起一個國家的龐大開支?!?/br> “結果現在,我楚國一年的稅收都還不到三十萬兩銀子,除掉各種各樣的開支之外,根本就所剩無幾,什么事情都做不了?!?/br> “王爺其實可以學一學黃金洲這邊,黃金洲這邊雖然移民過去的漢人也不是很多,但是卻大量的納妾,在黃金洲可是有數百萬我們漢人的小孩,過上十幾年,他們長大了,還愁沒人嗎?” 第1216章 寧國的猶太人 東非,楚國一直往南就進入了東非大草原。 非洲東岸這邊和天竺差不多,眾多來自大明的商行、藩王將這里分的七七八八,形成了大大小小幾十個藩國、上百個商行殖民地。 唐國、鄭國、魯國等等,類似這樣的都是藩王所建立的藩國,東非商行屬地、環印度洋商行屬地、西洋聯合商行屬地等等之類的就屬于商行或者是某個大家族所建立起來的殖民地。 這里天高皇帝遠,離大明非常的遙遠,再加上本身又是在大明朝廷的鼓勵和支持下所建立起來的。 故而這些藩國和殖民地其實都是一個個獨立自主的王國,各自實行了一套自己的制度。 寧王是最早來海外建立藩國的藩王,起初最先看中的地方就是東非這邊,不過后來卻是現在西天竺這邊先建立起了寧國。 但他卻是一直沒有放棄在東非這邊擴張自己的藩國。 故而在東非這邊,有一大塊土地是屬于寧王寧國的土地,位置大概在后世肯尼亞靠近印度洋的一塊區域。 這是一塊極其肥沃土地,寧國對這里也是非常的重視。 在沿海的地方建立了赤霞城,以赤霞城為中心,一邊大舉的遷移人口抵達這里,一邊鼓勵開墾土地、發展農牧業,同時不斷的向非洲內陸地區進行擴張。 寧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天竺,以安寧城為中心,一部分就在這東非,以赤霞城為中心。 跟隨寧王出海的漢民大多數都留在了安寧城,總數大概有十萬左右,此外大概還有五萬左右的漢民在寧王的鼓勵政策之下來到赤霞城這里,建立起以赤霞城為中心的東非寧國。 除了大力的鼓勵漢民移民、獎勵漢民生育之外,寧王為了鞏固和發展自己在東非的土地,也是大量的遷移了大量的奴隸來赤霞城這里。 這些奴隸來源極其的復雜,有天竺這邊的土著,有來自東歐的斯拉夫人,還有被明軍俘虜、掠奪的奧斯曼人,也有通過奴隸貿易輾轉流落到寧國的阿拉伯人、南歐地區的意大利人、法國人,也有來自南洋地區的暹羅人、緬甸人等等。 寧國有一百多萬奴隸,其中有三十多萬奴隸都被寧王遷移到了赤霞城這邊,在這里建立起了極其龐大的種植園,種植香料、水稻、玉米、番薯、甘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