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8章
“秦遠呢?” 憤怒歸憤怒,楚王卻是非常清楚自己的情況,想了想看了看身邊,沒有看到楚國大將秦遠的身影。 “王爺,秦將軍正在毛倫毛將軍的身邊,跟隨毛將軍學習明軍的行軍作戰方式?!?/br> 劉江也是連忙回道。 “這就對了~” “靠人人跑,靠山山倒,靠自己才是最正確的?!?/br> “派人告訴秦遠,好好的學,大明天師橫掃四方,強大無匹,我們楚國要好好的學,以后也要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楚軍來?!?/br> 楚王露出了一絲笑容,欣慰的點點頭。 只有自己真正的成為了一國之主,他才能夠清楚的知道一國之君是何等的不容易。 以前在大明的時候,總是覺得弘治皇帝做的很差,換成自己來當皇帝的話,肯定做的比弘治皇帝好。 等到自己真的成了一國之君的時候,僅僅只是小小的一個楚國,在東非這個蠻夷之地,他都過的如此屈辱,他才明白了一國之君絕對沒有那么容易當的。 他清楚的意識到,在這蠻夷之地,唯有槍炮才是真理,手中握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才能夠震懾四方蠻夷,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地位。 …… 另外一邊,埃塞俄比亞帝國都城亞的斯亞貝巴的皇宮之中,納奧德坐在王位之上,手握象征權力的寶石權杖,面無表情的看著下方的群臣。 此時群臣已經分成了兩派在吵的不可開交,一派主張立即放棄亞的斯亞貝巴,避開大明人的鋒芒,遷都到其它地方去,同時也是暗暗的指責納奧德,他不該為了一己之私,派人去羞辱楚國,不然也不至于出現了現在的情況。 大明人大軍壓境,所過之處,寸草不生,血腥的殺戮之下,已經有十幾座城池被大明人屠戮的干干凈凈。 大明人打著雪恥的旗號,沒有打算放過任何一個埃塞俄比亞人的意思,強大的兵鋒之下,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盡管埃塞俄比亞帝國這邊組織了兩次大軍前進阻擋,可是在強大火槍、大炮和騎兵的組合攻擊之下,宛如紙糊的一般,沒有絲毫的作用。 此時此刻,大明人距離都城僅僅只有一天的路程,明天的時候,大明人就會來到亞的斯亞貝巴城下,到了那個時候想要遷移恐怕都會來不及了。 另外一派則是納奧德的堅定支持者,他們主張依托堅固的城池和大明人血戰到底。 這一派的人認為,納奧德是高貴的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直系后裔,身份高貴無比,足以配得上楚國的公主,并沒有絲毫侮辱楚國公主的意思。 楚國如此舉動,他們是極其的看不起高貴的納奧德陛下,看不起他們埃塞俄比亞人。 除此之外,他們在埃塞俄比亞境內大肆殺戮,比起周圍的諸多蘇丹國還要更加的兇殘和可怕,埃塞俄比亞人就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打擊入侵者,血債要用血來償還,受到的恥辱更應該要用鮮血來洗刷。 而且大明人的大軍雖然強大,但其實人數并不多,加起來也僅僅只有兩萬人,他們依靠堅固的城池還是有機會能夠戰勝大明人的。 當然,這一派還有一個觀點,那就是信仰。 楚國這邊推行佛教,一旦讓楚國打下了埃塞俄比亞,那么整個國家的人都會被迫放棄基督教而改信佛教。 這是他們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為了信仰,他們都已經和周圍的蘇丹國打了幾百年了。 兩派人在不斷的爭吵,彼此之間的口水都可以吐到對方的臉上了。 納奧德面無表情,正在不斷的思考。 和周圍諸多蘇丹國交戰幾百年,這給了埃塞俄比亞人很大的自信心。 再加上前面的時候,楚國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反應,這讓納奧德覺得大明人雖然名聲響亮,但未必就有多厲害。 可是,當大明人的大軍真正殺進來的時候,他才知道自己是真的錯了。 明軍和周圍諸多蘇丹國的軍隊根本就不是一個次元的存在,盡管僅僅只有兩萬大軍殺了進來,可是這兩萬大軍所過之處,所向披靡。 他前前后后阻止了五萬大軍前去阻攔,然而全部都有去無回,根本就不是大明人的對手,在強大的火槍、大炮和騎兵面前,他們自詡為強大無比的大軍跟紙糊的沒有任何區別。 此時此刻,他的腸子都悔青了。 五萬大軍被滅掉,即便是大明人現在掉頭就回去,埃塞俄比亞也要陷入動蕩之中,眼前這些在指責自己的人,不正是看到了這一點。 埃塞俄比亞內部也是分成了諸多的部族,內部之間也是有著諸多的矛盾,現在因為大明人大軍壓境,又損失了五萬大軍,這些矛盾也是一下子就爆發出來。 以往積攢下來的對納奧德的不滿此時此刻演變成了雙方之間的爭吵,所幸的是納奧德一直牢牢掌握了帝國的軍隊,否則說不定現在就已經有人發動了政變。 除了內有的隱患之外,外部同樣憂患重重。 即便是大明人退兵,損失慘重的埃塞俄比亞帝國一定會遭到周圍蘇丹國的再次入侵,周圍這些蘇丹國,他們一直以來都想要搶占埃塞俄比亞,將這里的基督徒給殺光,或者是讓大家改信。 五萬大軍都被滅掉了,埃塞俄比亞帝國剩下的這點力量,已經不足以震懾住四方的敵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