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1章
“大明帝國實在是太富裕了!” 寫到這里的時候,金石基都忍不住感嘆一聲。 修一條鐵路想要花費五億兩白銀,五億兩白銀,這是何等龐大的數字,對朝鮮國來說這就跟天文數字差不多了。 可是對于大明帝國而言,這并不算什么,大明帝國可以一次性修兩條這樣的鐵路,并且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內,每年都要開工建設新的鐵路干線。 如此強大的國力,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我們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國,所有的一切都應該要向大明帝國學習,我們不僅僅要學習大明帝國的語言、文字、文化,同樣我們也應該和大明帝國一樣,大修鐵路?!?/br> “據我所知,大明帝國這邊明年就會規劃一條從天津到遼東地區的鐵路,如果我們朝鮮國能夠修一條南北貫通的鐵路連接上大明的鐵路來?!?/br> “這畢竟極大的帶動我朝鮮國的發展,搭上大明帝國前進的火車飛速前進?!?/br> “但修建這樣的一條鐵路,需要的資金需要上千萬兩白銀,恐怕我們朝鮮又很難一次性拿出來?!?/br> “故而臣建議,我們可以效仿大明建立相應的證券交易所,公開募集資金修建鐵路,鐵路它是劃時代的東西?!?/br> …… 在金石基隔壁的幾個車廂這里,幾個倭人坐在一起,留著頭發,穿著大明的服飾,一口大明話說的非常流利。 “真是不可思議??!” “這火車一次性可以運兩千人,還能夠以每個時辰八十里的速度前進,這乘坐火車出遠門竟然可以如此的輕松愜意?!?/br> “喝喝茶、看看書,和三五好友一起聊聊天,累了還可以看看外面的風景?!?/br> 牧力看著窗外的景色再看看身邊的同僚,也是忍不住感嘆起來。 他原本是倭國幕府將軍麾下的一個大臣,姓木村,但自從倭王被大明天子賜姓改名之后,倭國成為大明的藩屬國,倭國上下也是迅速的掀起了一股改姓、改名、學習大明文化的熱潮。 木村家經過了深思熟慮,詳細的查閱了諸多典籍之后,木村家決定改姓為牧,木村力也是改名為牧力。 他身邊的幾個同僚也是如此,柳生家的人改姓柳,武田家的人改姓武,上杉家的人改姓上官。 不僅僅是改姓,倭國從上至下,只要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改了姓并且還取了漢名,翻倒在普通的老百姓,什么都不懂的,依然還是用倭名。 “大明的五年鐵路規劃,你們都看了吧?” 柳奇看了看牧力、武原、上官榮說道,牧力是幕府將軍派遣到大明的代表,柳奇背后的柳生家卻是效忠于倭王,他是倭王派遣到大明的代表。 倭國本來是處于戰國時代,內部各個大名之間征伐不斷,但是自從大明的介入之后,形式又有了新的變化。 大名之間的爭斗現在也是逐漸的衍變成了倭王和幕府將軍之間的爭斗,有大量的大名開始向倭王效忠,并且認為倭國就應該學習大明,建立起之上而下的中央集權制度。 但這很顯然是不符合幕府將軍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幕府的強烈反對,也是逐漸形成了倭王和幕府之間的斗爭。 這種斗爭變的越來越厲害,幾乎席卷了倭國上下,在最近幾年的時間內接連發生了幾次戰爭,但雙方之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你有什么話就不妨直說?!?/br> 牧力看了看柳奇,淡淡的說道。 雙方分屬不同的陣營,但是到了大明這里,他們又都是倭人,在大明人的眼中,可不會分你是倭王派的還是幕府將軍派的。 “大明帝國如此的強大,都已經能夠制造出火車這樣劃時代的東西出來,并且還準備進行轟轟烈烈的大建設?!?/br> “可是我們倭國呢,我們依然還沉浸在內部的斗爭之中,不斷的消耗我們的國力?!?/br> “大明即將要募集資金的京河鐵路,長一萬公里,需要五億兩白銀的龐大資金,我們倭國能夠拿得出來嗎?” “很顯然,我們是拿不出來的?!?/br> “為什么大明帝國可以變的越來越強大,他們的國土越來越大,國民越來越富裕,可是我們倭國呢,這些年來,大家都能夠看得到,因為我們倭國的內斗,我們不僅僅沒有跟上宗主國的發展,我們甚至于連朝鮮國都比不上?!?/br> “諸君,我們倭國不能在內斗下去了,我們必須要全面學習大明,建立起強有力的中央王朝,由倭王來帶領我們,全面向大明帝國學習,跟上大明帝國的步伐?!?/br> “否則遲早有一天,我們會遠遠落后于這個時代,落后于大明帝國,甚至于在未來我們連朝鮮人都不如?!?/br> 柳奇說這話的時候都顯得憂心忡忡。 他清楚的看到了倭國現在所面臨的情況,那就是沒有統一,倭王和幕府在不斷的爭奪,各自背后的大名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彼此內斗不息。 這極大的消耗了倭國的國力,盡管這些年跟隨著大明的發展,倭國也是獲得了很多的好處,有很多大名靠著經商也是賺了很多錢。 然而因為內斗,倭國的發展始終跟不上大明,甚至于連朝鮮都跟不上了。 “柳奇,為什么一定要以倭王來建立起強有力的王朝,而不能以幕府將軍為中心呢?” “一直以來,倭王也只是名義上我們倭國的君主,但所有的大權都掌握在我們將軍的手中,即便是要統一倭國,那也是要以我們將軍為中心才可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