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3章
大量的大明移民迅速的充斥在象林的每一個交流,而白玉港因為是靠海的重要優良港口,自然而然在這里聚集了大量的大明移民。 白玉港的縣衙之內,縣令宋冕和往常一樣,早早的就起床做喧禮,非常的虔誠,頭上甚至于還帶著白色的小帽子,身上穿著中東這邊的長袍,原先大明文人的束發、簪子什么都不見了。 本來他以前并不是如此的,只從兩年前被調任到了白玉港這里當縣令,在這里認識和結交了一些從波斯這邊過來的人。 一開始因為好奇去學習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然后漸漸地就掉了進去,最終信了教,成為了虔誠的信徒。 從哪以后,他就開始嚴格的按照教義去行事,已經漸漸的忘記自己的身份,甚至于連清明都不再去祭拜自己的父母,連家里面供奉的祖先靈位都讓人給扔了。 如此不孝,以至于直接將他的老母親給氣死,但是他對此卻毫不在意,甚至于變本加厲,要求家里面其他人全部和他一樣信教。 為此和自己的妻子鬧僵了關系,將不愿意和他一樣的妻子給休了。 “木耳米奴~” “不知道你什么時候能夠撥款修建屬于我們的寺廟?” 等到宋冕喧禮完畢,一個波斯人走了過來問道。 這個波斯人叫庫姆,是一位虔誠的信徒,同時也是一位擁有豐富知識的學者,一直以來都致力傳播教義,發展信徒。 特別是有一次來隨商船來到大明之后,他發現大明這邊簡直就是一片極其優良的宗教土壤之后,他就一直想辦法留在大明,最后來到了白玉港這里,開始在這里發展信徒。 “尊敬的阿衡~” “我也是想盡早撥款來興建寺廟,但是你也知道,朝廷對這一塊的管制非常嚴格,恐怕此事還是需要從長計議?!?/br> 宋冕無奈的搖搖頭說道,這個事情庫姆也是一次兩次的提了,但是他也沒有辦法,因為朝廷對方面的管制非常嚴格。 “據我所知,大明對修建港口、道路、堤壩等非常支持,你可以用這個名義去申報,等建造的時候再將款項和資金用來建寺廟?!?/br> 庫姆一聽,想了想也是建議道。 “好吧,這一切都是主的安排~” 宋冕一聽,想了想也是點點頭說道。 “主將這一切都看在眼中,你所做的一切都會有福報?!?/br> 庫姆一聽,連忙贊道。 “聽說羅馬教廷派遣了一支龐大的傳教士團隊前往你們大明京師,如果大明皇帝允許他們的傳教的話,恐怕到時候整個大明都會變成異教徒的國度?!?/br> “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盡快行動,發展更多的教眾,你是白玉港的縣令,在這里由你說了算,我覺得你應該采取強制的措施,要求你管轄范圍內的所有人都盡快信教,否則就對他們征收重稅?!?/br> 庫姆想了想又憂心忡忡的說道。 “這恐怕不行,白玉港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港口,南來北往的船只太多了,如果我這樣做,恐怕很快頭上的烏紗帽都會丟掉,到時候再調遣一個人過來,這對于我們的大業來說也是一種變數?!?/br> 宋冕微微搖頭道。 這個庫姆一直在鼓動自己采用強硬手段發展教眾,但深知大明律令的宋冕卻是不敢,只能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這個庫姆在白玉港這里大肆的傳教,采用各種手段拉攏人信教。 “可是如果不采用強硬手段的話,我們發展的太慢了,你們大明人對于我們這些外來的東西都非常的瞧不起,根本就沒有興趣聽我們宣講?!?/br> 庫姆一聽,頓時有些氣餒的說道。 來大明傳教,他覺得是非常、非常艱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大明人非常的自信,也極其的看不起外來的任何東西。 大明人非??床黄鹚麄冞@些波斯人,因為很多大明人的家中就有很多波斯奴隸,他在大明南洋行走的時候,甚至于經常被各地的官府盤問,以為他是逃脫的奴隸。 也就是在這白玉港,因為縣令宋冕的支持,他才能夠在這里安穩的生活、傳教,但是發展的極其的艱難,只有象林本地原先的占城人和少數大明人會信。 這讓他覺得很不滿意,他想采用先知的傳教方法,鼓動宋冕采用強硬的手段來傳教。 “不必氣餒,那是因為他們都是迷途的羔羊,不知真義,一旦他們知道了真義,感受到了主的光輝,必然會皈依我門的?!?/br> 宋冕笑了笑說道。 在這一點上面,宋冕和庫姆之間也是有著很大的分歧,庫姆主張用強硬的手段來傳教,而宋冕雖然也是已經信教了,但是長期以來的儒家思想也是讓他覺得應該采用溫和的手段,要不斷的宣揚,靠這樣的方式來傳教。 “可是,那樣的辦法太慢了,要是等到歐洲傳教士大規模的在大明傳教的話,我們就遲了~” 庫姆還是想要爭取下,他清楚大明的情況,南洋這邊遠離大明本土,山高皇帝遠,縣令就是這里的土皇帝,手握大權,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背著上面做很多事情。 可是這個宋冕,他并不愿意這樣去做,這讓庫姆很是惱火卻又沒有任何的辦法,因為還要靠這個宋冕。 就在兩人討論著如何發展教眾的時候,白玉港這里,一艘軍艦抵達港口,從軍艦上面直接下來一隊隊明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