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章
“山東布政使,中等評級,勉強合格!” “河南布政使,中下評級,免去河南布政使之職,降一級?!?/br> “四川布政使,中等評級,勉強合格!” “陜西布政使,中等評級,勉強合格!” “……” 伴隨著一個個封疆大吏不斷上千述職,有人合格,忍不住慶幸,有人不合格,遭到了免職、降級的處罰。 “遼東布政使陳信上前述職!” 很快,伴隨著蕭敬的聲音,陳信邁著堅定的步伐來到龍階之下。 “……弘治十五年遼東總共完成稅收五百五十萬兩,比弘治十四年增長兩百萬兩,增長比例為57%……” “弘治十五年,遼東總共新增移民兩百五十萬人,新增開墾田地三千萬畝,糧食產量增長六千萬石……” “弘治十五年,遼東新修水泥公路五條,總路程超過三千公里,修筑水庫七座,新建港口三座,修建橋梁二十一座……” 陳信將自己早就已經被的滾瓜爛熟的數字背誦出來,弘治十五年,遼東這邊的發展確實是相當不錯。 主要就是體現在新開墾的耕地上面已經糧食的大豐收上面,單單是遼東這邊耕種出來的糧食其實都已經足夠整個大明人吃上一兩年了。 遼東這邊的人均耕地,還是人均收入等等在整個大明都算是最前列的,只有河中省比遼東這邊要更好。 當然這主要是因為移民地區,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優越,同時還有朝廷的優惠政策和朝廷撥款支持,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極為迅速。 無論是開墾的田地、修建公路、橋梁、水庫、河提等等,都具有很大的優勢,發展也是極其的迅猛。 不過陳信在這方面也是做到很不錯,這才有了遼東的迅猛發展,這才幾年的功夫,遼東就已經成為了大明最為重要的糧食產區。 “你對于遼東的未來有何看法?又有何規劃?” 劉晉對陳信也是直點頭,做的不錯,關鍵是用數據匯報,這就讓人很喜歡了,能夠有直觀的對比。 “遼東地處環渤海地區,交通便捷,同時又有著大面積的肥沃土地,地勢平坦、開闊,氣候條件非常不錯?!?/br> “同時遼東這邊資源極其的豐富,根據目前勘探的情況來看,遼東這邊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鐵礦資源和林業資源?!?/br> “所以對于遼東的未來,我以為遼東應該一手抓農業發展,繼續鼓勵開墾田地,爭取做大明的糧倉?!?/br> “另外一個方面應該大力發展鋼鐵產業、造船業和煤炭開采業,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促進遼東地區的開發和發展?!?/br> 陳信想了想也是回道,這也是他的規劃,遼東的地理位置很不錯,資源又豐富,不好好的利用和開發,實在是可惜了。 “不錯,不錯!”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連連點頭,想了想說道:“可以獲得上上評級,調回朝廷六部任職?!?/br> “謝陛下隆恩!” 陳信一聽,頓時就大喜過望的謝恩。 周圍的眾人一看,頓時一個個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就這樣升職了? 從地方調到了朝堂,這就是升職,盡管還是從二品,但去六部之后,多半也是一個侍郎,有了位置之后,很快就可以成為尚書了,這搞不好以后還是有機會進內閣的啊。 原本的時候,大家覺得像遼東、西域、河中這樣的地方,是關外之地,新的省份,被派遣到這些地方為官的人,基本上以后仕途暗淡了。 可是誰知道,這第一個上來的遼東布政使陳信竟然史無前例的拿到了上上評級,直接調遣到了朝堂,由地方調到了中樞,以后前途無量啊。 “看來以后不能再看報紙喝茶摸魚了,還是要努力、努力,多修橋鋪路什么的了?!?/br> 很多人的腦海中都忍不住如此想道。 以前當官那自然是舒服無比,喝喝茶看看報紙,小日子別提有多爽了,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這當主政一方,如果做的不好,不僅僅烏紗帽保不住,還可能要連降幾級,被貶到黃金洲去,做的好,升職也快啊,從地方到中樞也不過是天子的一句話。 “江西巡撫張天寓上前述職!” 一個個封疆大吏不斷的上前述職,獲得上評的都屈指可數,大部分的人基本上都是獲得中和中下的評級。 有人直接從中原的花花世界調遣到了澳洲和黃金洲去,而澳洲和黃金洲這邊的封疆大吏往往又能夠調遣回大明本土。 有些尸位素餐的官員隨便一問就露餡了,什么事情都沒有做,毫無疑問是被連降三級,貶去黃金洲或者澳洲這邊當官。 不過至少來說,還是有官可做,降級歸降級,貶職歸貶職,至少小命還在。 聽到蕭敬的話,張天寓戰戰兢兢的來到龍階之下,盡管是大冬天的,可是他已經全身冒冷汗,臉色非常的難看。 “……弘治十五年,江西、江西的稅銀為,為……” 張天寓僅僅至少開頭就不知道該如何去說了,事先沒有任何的準備,而且又是一個摸魚的官員,同時還是一個貪官,又無所作為,這到了龍階之下述職的時候,他一下子什么都說不出來。 弘治皇帝以及眾大臣看了看張天寓,足足等了他一會,見他結結巴巴什么都說不出來,弘治皇帝頓時就忍不住緊皺著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