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8章
這些部族的首領、貴族頂多就是覺得心里不平衡,我都已經臣服大明了,你們還想要怎樣? 僅僅只是在為自己的體面做最后的掙扎罷了,一個個都不會輕易舍棄自己在自己部族里面的地位和身份。 真正的難題還是烏斯藏這里。 烏斯藏這個地方海拔太高了,地廣人稀,自然條件惡劣,朝廷在這里連移民都沒有,因為這里的土地并不肥沃,種不了什么莊家,只能夠種青稞,而青稞的產量又非常低。 其次這里的牧場也遠不如北方的草原、西域的草原等等,放牧也只能夠放牧牦牛,生長緩慢,味道又不好。 可以說西藏這個地方,自然條件實在是太差了,縱然是朝廷這邊制定移民政策,估計也是沒有什么移民愿意過去。 這移民遼東、西域、河中不香嗎?要土地有土地,要美女有美女的,自然條件好,生活富足。 實在是不行移民到南洋去,那也是可以的,一年三熟的水稻、吃不完的水果,種甘蔗就能夠發財,這日子不好嗎? 再不濟移民去海外殖民地、去澳洲、去黃金洲,那也是不錯的,海外的殖民地都出臺了很多政策吸引大明百姓去移民。 澳洲的袋鼠rou據說還能夠滋陰補陽,吃都吃不完,肥沃的牧場隨便你放牧;黃金洲的黃金挖都挖不完,至于黃金洲的土地、牧場那更是隨你開墾,有本事你開墾出一萬畝都是你的。 所以根本就沒有人愿意移民去烏斯藏,這里的漢人實在是太少了,朝廷想要動搖烏斯藏喇叭和土司的統治地位實在是太難了。 “陛下,劉晉所言有理,臣也以為應該到派遣大軍直接進駐烏斯藏,同時對烏斯藏的農奴制度進行徹底的廢除?!?/br> “同時朝廷還應該嚴厲的要求烏斯藏的喇叭和土司學習漢字、改漢姓、取漢名,只要長期的堅持下去,方可將烏斯藏永久性的納入我大明的統治?!?/br> 張懋也是站出來說道。 “嗯~”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微微點頭,想了想又問道:“張懋,我們大明現在有多少軍隊?” “回陛下,我大明現有陸軍七十萬,海軍十萬,總兵力八十萬,其中西域駐軍十萬,河中地區駐軍十萬,青海甘肅駐軍五萬、北方草原、遼東地區駐軍五萬,京師駐軍五萬,西南駐軍十萬、南洋駐軍十萬、黃金洲駐軍五萬、澳洲駐軍一萬、其它各省駐軍總計九萬?!?/br> “海軍渤海艦隊三萬、東海艦隊三萬、南洋艦隊四萬!” 張懋一聽,也是立即如數家珍一般的念了出來,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竟然僅僅只有八十萬軍隊。 然而就是這八十萬軍隊,大明就已經橫掃四方了,因為這八十軍隊和以前的兩百多萬軍戶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八十萬軍隊全部都是義務兵,都是完全脫離生產純職業兵,而且也全部都是采用后世軍事化管理和訓練出來的軍隊。 數量雖然比起以前的軍戶少了很多、很多,但是戰斗力足以完爆以前的軍戶,要知道橫掃西域也不過才調遣了二十萬大軍而已,而自身的傷亡又微乎其微,五萬鐵騎就足以打的哈薩克汗國俯首稱臣。 這就是現在的明軍,兵并不多,但卻是非常精良,戰斗力強悍,橫掃四方。 “從明年開始,再擴軍三十萬,調遣十萬大軍進駐烏斯藏,徹底廢除烏斯藏的農奴制度,同時在烏斯藏強力推行全面大明化的政策?!?/br> “傳令西南駐軍和西域駐軍,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鎮壓叛亂,所以參與叛亂之人,必須給予最嚴厲的懲處,特別是那些土司以及部族的首領和貴族?!?/br> 弘治皇帝聽完,沉吟一番,想了想也是非常霸氣的說道。 八十萬大軍可能不夠用了,特別是這陸軍僅僅只有七十萬,而大明的版圖實在是太遼闊了,必須要擴軍了。 而且弘治皇帝現在也是明白了,必須要趁著大明現在足夠的強盛,將這些事情給徹底的解決。 第954章 沒人愿意過苦日子 西南云貴川地區的一處深山老林之中,沙羅奔氣喘吁吁的停歇下來,再回頭看了看身邊這僅剩下的兩百多號人,然后看了看山下進逼過來的明軍,整個人的腸子都悔青了。 他原是一個大土司,曾經是這一方天地的土皇帝。 西南地處偏遠地帶,交通極其的不便,又遠離京師,天高皇帝遠,再加上從元朝開始這些地方就實行土司制度,朝廷認命這些土官來治理管理這些地方的政策。 長時間下來慢慢的形成了他們這些世襲土司,成了這一方土地的土皇帝,明面上臣服于朝廷,但卻是反復無常,借此向朝廷索要好處,同時又對下面的土人進行殘酷的壓榨和剝削。 然而這樣的好日子并沒有一直持續下去,從弘治十二年開始,朝廷采用改土歸流的辦法來治理西南,一方面依靠強大的武力鎮壓這些土司,另外一個方面委派流官管理,進而逐漸的瓦解這些土司們的勢力。 沙羅奔曾經也反抗過朝廷的統治,但是奈何實力相差懸殊,被朝廷大軍輕松鎮壓之后就非常明智的投降。 只是這投降之后,失去了土司的地位,無法再當土皇帝了,這日子自然是遠不如以前,不僅僅下面的這些土人不再受到他的約束,對他的話也不再言聽計從,上面朝廷委派來的流官也是時常敲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