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徐昱無奈的說道。 “人微言輕?” “不敢胡言亂語,你可知道,你們的診斷可是關系到大明的江山社稷?” 聽到徐昱的話,弘治皇帝怒了,忍不住大聲的責問道。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徐昱一下子就跪倒在地上,同時心里面也是暗暗的慶幸,看來弘治皇帝是真的知道了一些事情。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我也是很無奈啊,這太醫院是院判他們說了算,給陛下診斷和開方子也是他們說了算,我等豈敢亂言?!?/br> 知道要大禍臨頭,他也是非常果斷的甩鍋,死道友不死貧道。 “哼~” “下去吧?!?/br> 弘治皇帝臉色極其的難看,果然印證了自己心中的看法。 太醫院的這些太醫不僅僅都是庸醫,更加關鍵的是這些人還勾結在一起,將自己的性命當成了玩笑,外面隨便找個大夫都能夠診斷出來的腸癰,他們竟然一直都沒有任何診斷出來,真是不可思議! 第890章 這是小問題 弘治皇帝的臉色難看,一直在旁邊的劉健、張懋、李東陽、謝遷同樣也是臉色難看,這宮中的御醫果然和傳聞之中的一樣,都是一些庸醫。 宮中御醫的水平,京城的權貴們其實都知道,大家看病的時候都不會去請宮中的御醫,而是更愿意相信在京城開醫館的大夫。 因為宮中這些御醫都是爺傳父,父傳子,子傳孫的,都是鐵飯碗,但是卻一代不如一代,水平越來越差,到了現在,除了會開一些補身體、保養的方子之外,連普通的傷寒感冒之類的都拿捏不準了。 京城的權貴們早就知道這一點,都不看御醫。 要是在以往的朝代,這宮中的御醫那可是非常吃香的,除了在宮中任職有一份收入之外,真正的大頭是有御醫的帽子去給京城的權貴們看病,隨隨便便一點打賞就比宮中任職的收入高不知道多少。 但明朝就不一樣了,御醫的水平越來越差,這些御醫的收入也是越來越差,太醫院的這些太醫很多時候都不是憑醫術來定品級和官職了,而是看誰的關系更厲害了。 劉文泰和方叔和就是如此,他們兩個醫術很一般,但是和掌管太醫院的太監張瑜關系好,所以當上了院判,宮中的貴人有點不舒服什么之類的都是優先統治劉文泰和方叔和他們去看。 這劉文泰和方叔和醫術不行,嘴巴卻是非常的甜,也會做人,所以弘治皇帝也好、周太后也好,還是張皇后都非常的信任他們。 然而現在看來,他們都是庸醫。 關鍵是庸醫就算了,還將皇帝的性命當成兒戲,自己判斷不準就算了,還不讓有本事的人說出真正的病情,隱瞞病情,按照錯誤的方法一直持續不停的治療下去。 這也是為什么弘治皇帝明明才三十多歲的年紀,卻是看起來像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者,本身受到腸癰的影響就胃口不好,還天天吃補藥,這身體能好才怪。 很快弘治皇帝又一一傳喚了其他的太醫前來給自己診斷,大部分的太醫都和劉文泰、方叔和他們一樣,都說弘治皇帝本身無礙,只是因為從小體弱,再加上長期以來國事繁忙,所以才會導致身體不適。 只需要注意修養,進行進補,很快就可以無礙。 有少數幾個御醫和徐昱一樣,診斷之后認為弘治皇帝應該是患了腸癰,但沒有人敢和外面的御醫一樣建議弘治皇帝去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這里切磋腸癰進行治療。 弘治皇帝的臉色越來越難看,自己的身體就是被這庸醫給害成這樣的,三十多歲的年紀卻是已經和五六十歲的老人一樣了。 “統統該殺!” 弘治皇帝殺意凌然,讓一旁的劉健、李東陽等人都能夠感覺的清清楚楚。 “陛下動殺意了!” 劉健是看著弘治皇帝長大的,很清楚弘治皇帝這個老好人,他很難生氣,但是一旦生氣了,那是真的怒了。 匹夫一怒,流血五步,天子一怒,流血千里。 至于掌管太醫院的張瑜此時已經汗流浹背,整個人全身都在不斷的打顫,他全程目睹了太醫院這些太醫們的表現,同時也是已經猜到了弘治皇帝可能知道了什么事情。 作為掌管太醫院的負責人,張瑜難辭其咎。 “張瑜!” 果然,弘治皇帝一聲怒吼,張瑜整個人立即之間軟倒在地上。 “陛下,恕罪啊、恕罪??!” 張瑜苦苦求饒,同時也是將自己的目光看向蕭敬,希望蕭敬能夠給自己說幾句好話,平時自己也沒有少孝敬。 但是蕭敬現在也是臉色難看,更是深深的皺著眉頭。 這一次是真的出大事了,不死一些人,弘治皇帝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 太醫院的這些太醫水平實在是太差了,關鍵是還如此的敷衍,將皇帝的性命當成兒戲,明明患有腸癰,卻是一直以來都沒有人敢說出來,還專門開進補的房子,導致了弘治皇帝成了現在的樣子。 他哪里敢給張瑜說話,他自己都在想著該如何給自己減輕一些責任了。 “饒命?” “你掌管太醫院,可是你自己看看,這太醫院的太醫都是一群庸醫,朕明明患有腸癰,卻是一直以來都說朕身體無礙,還給朕開補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