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大大小小的部族實在是太多了,車不同軌、書不同文,信仰又極其的眾多,來自中東地區的伊斯蘭教,來自印度的佛教,還有蒙古人的薩滿教、波斯的拜火教等等都可以在這里找到。 情況實在是太復雜了,這也是劉晉為什么要強制性推行全面大明化的政策,唯有書同文車同軌,堅持一百年下來,大明在這里的統治才能夠算是真正的牢固起來。 “難啊~” 劉晉看著巨大的西域地圖,西域的面積非常的廣袤,非常大,再加上現在還占著河中地區,整個區域就更大了。 “老王,我們大明想要長久的占領這里實在是太難了,但是又不得不占領這里,能夠占領這里,以后我中原大地就再無邊患了,長城都可以不用修了?!?/br> 劉晉一邊研究西域的地圖也是一邊對著身邊的王守仁說道。 “確實是很難,這段時間以來我在西域各地行走,對西域這邊也算是有些了解?!?/br> “西域地廣人稀,多荒漠,很多部族都是游牧民族,民風彪悍,一言不合就直接動刀子,尊強者而欺弱者,喜殺戮而不尊禮法?!?/br> “我大明人一向又是不喜歡舞刀弄槍,民風淳樸而善良,大規模遷移到西域這里來,短期內有我們大軍鎮守各地,自然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但是當大軍撤離呢,我們漢人極有可能是要吃虧的?!?/br> 王守仁也是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這也是我所擔心的問題,朝廷派遣過來的流官,很多人竟然不敢去上任?!?/br> 劉晉微微沉吟一番說道:“你說我們能不能將遷移到西域的漢人按照我們軍隊的方法,將他們統一的集中起來,編戶為伍?!?/br> “我們軍隊對他們進行一些基礎性的訓練,給予一些武器裝備,讓他們能夠擁有一些戰斗力,再加上我們明軍當中的那些退伍的士兵為骨干,以此來形成一些戰斗力,這樣才能夠在西域這邊擁有戰斗力?!?/br> “到時候縱然是我們大軍撤離了,他們也能夠擁有自保的能力?!?/br> 劉晉想起了后世的建設兵團,覺得就很適合現在的西域和河中地區。 將這些遷移過來的漢民變成建設兵團,進行屯墾戍邊,既可以保衛邊疆又可以建設邊疆,形成一個有效的組織,將原本松散的移民組織起來。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想法?!?/br> 王守仁仔細的想了想也是點點頭。 “只是這有點類似于軍戶制度……” 王守仁沒有將話給說全,但劉晉明白他的意思。 大明的軍戶制度已經爛到了根子里面,所以才會有了軍制改革,實行義務兵役制度,現在在西域這邊又實行軍戶制度,這似乎在走老路。 “所以我們要在制度上進行革新,這個編戶為伍并不是軍戶,僅僅只是一種自保的制度,本質上還是有差別的?!?/br> “不需要行軍打仗,只是為了將移民聚起來,形成一定的戰力以自保?!?/br> 劉晉想了想說道。 “這樣倒是可以?!?/br> “不過如此一來的話,我們遷移過來的移民,前期不宜分的太散,我的建議是以一萬人為單位,一萬人形成一個小鎮,然后五萬人為一個縣,將人集中在城鎮之中,這樣一來的話,我們可以統一的進行建設,也可以將人集中起來,一旦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形成強大的力量?!?/br> 王守仁仔細的沉思起來,想了想也是表示了支持。 “我也是這樣想的,西域和河中地區這邊,我們清掃干凈了很多的區域,先將人集中在這些區域,建設一批城鎮,等我們站穩了腳跟之后再逐步的輻射開來?!?/br> 劉晉一聽,眼睛也是放光,興奮的開始和王守仁詳細的討論起這個政策來。 …… 西域吐魯番,經過了漫長的行走,劉大膽終于抵達了吐魯番。 前面的時候,走的非常累,但是到了后面,隨著他們也可以享受移民的待遇,這后面反而越走越輕松。 沿途的驛站為什么提供了充足的伙食,米粥、番薯、玉米、土豆這些東西管夠,這兩年大明的糧食大豐收,再加上朝廷大力推廣來自黃金洲的高產作物,整個大明也總算是迎來了能夠吃飽的好時期。 番薯、玉米、土豆這三樣東西,再加上南洋的開發、遼東開發,大明新增了很多的糧倉,糧食產量猛增。 此外弘治十四年的時候,朝廷在大明接連修建幾條貫穿南北和東西的水泥馬路,極大的方便了南北、東西之間的交通往來,海運、河運又迅猛發展,這些都讓大明南北、海內外的糧食運轉變的極其的方便、容易。 糧食的價格大幅度下跌,朝廷官倉里面的糧食吃都吃不完,有的是糧食給移民吃,敞開了肚皮吃。 甚至于因為海洋捕撈業的迅猛發展,海洋產品又豐富了大明人的餐桌,同樣也是有大量的海魚做成了咸魚干,咸魚干非常便宜。 朝廷這邊大量的采購運輸到了西域這邊,這些移民不僅僅可以吃飽飯,還可以咸魚下飯。 “鐺~鐺~” “各位,各位,這里是吐魯番,已經算是抵達了西域,為了歡迎你們的到來,特意準備了充足的羊rou和羊湯,今天羊rou和羊湯管夠,大家敞開肚皮吃?!?/br> “另外,根據朝廷最新的命令,所以移民將以一萬人為單位,編戶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