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同時朝廷這邊也是撥款、撥銀子建更多的私塾和書院,讓更多的人可以就讀私塾和書院,進入儒門,學習孔孟之道,也算是發揚和光大儒門。 其次這新式學??隙ㄊ遣荒芡5?,京津地區有太多、太多的普通家庭子弟在里面讀書,這要是真停了,影響太大。 到時候一個不小心,還極有可能真的要出大事。 更何況新式學校確實是有很多值得推廣和肯定的事情,讀書識字,獲得知識和技能,這本身就是好事,是非要分清楚,好事和壞事要清楚。 當然了,身為內閣首輔,劉健也是很清楚,弘治皇帝現在的態度就是這件事情適可而止,差不多就得了。 當然不僅僅是弘治皇帝,他們這些有產業的大佬們也是這個意思,大家的工廠、作坊、商行、海船等等還要繼續賺錢呢,這停工一天就要損失一天。 “陛下,臣以為劉公所言甚是~” 李東陽站出來表態,這個處理方法是比較合適的。 “臣等也以為劉公所言甚是~” 張懋、謝遷等人也是紛紛站起來表態,就劉健說的去做。 第849章 風波平息 伴隨著京津地區的大罷工,弘治皇帝和朝廷這邊也是很快就給出了回應。 首先肯定了新式學校,表示了不會關閉和禁制新式學校的開辦,認為新式學校是普通子弟求知求真、獲得知識、實現人生跳躍、樹立正確思想和觀念的重要地方和渠道。 天子愛民如此、朝廷也關心民間貧寒子弟求學之事,對于新式學校免費給孩子讀書,教書育人給予肯定和支持。 大明天子以后每年也同樣會拿出不少百萬兩銀子來開辦新式學校,推動大明教育事業的發展,讓更多的貧寒子弟能夠有機會去上學,能夠有機會讀書識字,爭取在未來的某一天,讓大明上下都無目不識丁之人。 天子和朝廷對新式學校的肯定以及支持,瞬間也是贏得了京津地區百姓們的認可,消息一傳開,無數人紛紛朝著皇宮的位置跪拜下來,高呼萬歲。 同時大家也是迅速的回到自己的崗位,工廠、作坊、商行、海船等等也是迅速的再次運轉起來,每一個人都充滿了干勁,盛贊當今天子,對朝廷諸公也是充滿了肯定。 不過這卻是引起了儒門的極大不滿,國子監的書生、前來參加考試的考生對此非常的不滿,天子和朝廷不僅僅沒有按照他們的要求關停這些新式學校,竟然還給予了肯定和支持,甚至于還要大力的推廣新式學校。 這豈不是完全沒有理會他們的心聲? 但很快,弘治皇帝和朝廷這邊又給他們一顆棗子吃。 首先就是肯定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性,認為歷朝歷代都是以儒治國,大明并不會因此改弦更張,會一直并且持續強化以儒家思想治國的理念。 所以大明以后的官員選拔和錄用將會一直延續傳統的科舉考試制度,不會有任何的動搖,所有新式學校畢業的學生都不能參與科舉考試。 這是從官方上給予肯定和支持,意思很簡單。 那就是告訴儒門的這些人,天子和朝廷需要你們,知道你們的重要性,這以后的官員選拔和錄用還是按照以往的制度來,新式學校的學生不會參與科舉考試。 簡單來說那就是新式學校是要推廣,但那是為了給普通老百姓的子弟讀書識字的,要求不能太高,只要給他們讀書識字,掌握一些技能就可以。 真正用來治理國家,輔助君王還是需要你們儒門的人,因為你們讀的是四書五經,你們學的是諸子真義,你們明白禮義廉恥,君臣之道,比新式學校出來的學生更牛叉,天子需要你們,治理大明需要你們。 這樣的肯定和規定也總算是讓儒門的人消停下來。 嗯,嗯,沒錯,我們這些儒生就是要比一般人高,天子和朝廷是少不了我們的,治理大明也是少不了我們的。 沒有我們,這大明如何治理? 天子又該如何治理國家? 我們讀四書五經和諸子真義,我們明白君臣之道,我們博古通今,哪里是那些讀新式學校的人可以相比的。 就該如此,不能讓這些新式學校的學生考科舉,這當官啊,輔助君王啊,還是我們儒生更合適。 開辦新式學校的目的是為了讓普通子弟多少能夠識文斷字,掌握一些技能的解釋,也是讓他們得以接受。 不管如何,這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貧寒子弟讀一些書,認識一些字也是好的,多少能夠知道一些忠君愛國的思想、知道一些忠孝節義,這對于他們管理大明也是有幫助的。 平息了儒門的怒火,給予了儒門的肯定,保證了儒門的地位。 再加上最后,朝廷這邊也是說了,以后將會每年撥款百萬兩銀子用于興建和維持傳統私塾和書院的開辦和運轉,讓更多的子弟能夠學到儒家真義。 這樣一來,儒門的人也算是徹底的平息下來。 得到肯定和保證,又獲得了支持和發展,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只有極少數一些酸臭腐儒依然不依不撓的在向弘治皇帝這邊上書。 希望關停新式學校,或者是干脆將這些新式學校變成傳統的私塾和書院,教授四書五經和諸子真義。 但這一點很快又遭到了其他人的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