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銀子真是個好東西啊~” 弘治皇帝看完了奏疏也是忍不住感嘆一聲。 剛剛的這份奏疏是陜西這邊發過來,陜西今年又發生了大旱,很多地方已經連續幾個月沒有下一滴雨,大地干涸,顆粒無收。 如果要是放在以往,朝廷沒有什么銀子,只能夠調集糧食過去賑濟災民,往往糧食還沒有到,陜西這邊可能就已經亂了。 餓殍滿地,易子而食的現象都可能要出現。 到時候少不了可能又要出現很多的山大王、農民起義什么之類的,總之可能要動蕩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夠慢慢的消停下來。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盡管發生了這樣的大旱,可是從各個方面匯報上來的情況來看,陜西這邊一切都非常的安穩,朝廷這邊有銀子,銀子及時撥款下去。 朝廷運的糧食,從糧商手中購買的糧食,還有大明早報這邊號召大家捐款捐物支援陜西,一場本來應該要鬧出事情,死掉很多人的大干旱就這樣消弭于無形之中。 朝廷有錢,這辦起事情來就不一樣了,這其中縱然是有貪污的,但總歸是有能夠落到下面老百姓頭上的。 更何況,現在賑災的銀子基本上也是用來購買糧食,將糧食運到災區去賑災,貪污的情況也是有所改觀的。 大明早報也是起到了一定的監督作用,有很多大明早報的記著深入災區去收集新聞素材,有什么地方官員如果貪污了賑災的銀子或者糧食也是會報道出來,絕對很快就會死無葬身之地,這也讓很多人收斂了很多。 其次大明正在修建水泥公路,陜西這邊也有規劃的水泥公路,這修路需要大量的人手,也是招募了很多剛好因為干旱沒有事情做的災民。 讓他們有事情做,有活干,有飯吃,還能夠有銀子拿,自然而然也就安定下來。 公路的修建也是讓朝廷賑災的速度變的很快,有了水泥公路,四輪馬車就非??焖俚膶⒋罅考Z食運輸到陜西去。 以前可能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十斤糧食可能只有一半能夠運過去,現在就不一樣了,兩三天就足夠了,十斤糧食給你足足的運過去。 除此之外,陜西、山西和河南現在也是朝廷重點外遷人口的地方,去年就遷移了十萬人去遼東,再加上遷移到海外的人口,前去京津地區找工作的人。 陜西這邊單單是去年就遷移出去了幾十萬人,這也大大的減輕了陜西這里的壓力,人口少了,生存的壓力就小了。 諸多的條件作用下,本該讓弘治皇帝頭痛無比的陜西大旱,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陜西這里一切秩序井然,各個地方災民都安安心心的在家吃著上好的大米和白面,小日子過的優哉游哉的,以至于很多人都說這哪里是什么災荒之年。 弘治皇帝忍不住感慨啊。 銀子真是好東西啊。 縱然他是皇帝,他也不得不如此去感嘆。 想一想以前的苦日子,再想想現在,弘治皇帝都深有體會。 以前出現災荒,朝廷那是窮的叮當響,別說銀子了,能夠有糧食賑濟過去就算不錯了,東拼西湊能夠撥幾個幾萬兩銀子下去,都還不夠下面這些官員們你墊肚子呢。 現在呢,這一次朝廷這邊直接撥款五十萬兩,弘治皇帝又從內帑拿出五十萬兩銀子,大明早報這邊又號稱各界捐款、捐糧什么的,又湊了個三十多萬兩銀子,加起來都是一百多萬兩銀子了。 再加上調撥的眾多的糧食,如此龐大的銀子和糧食砸下去,陜西的災民縱然是坐在家里面吃一年都吃不完。 這就是銀子,有錢好辦事啊。 “水泥公里還要繼續修,反正現在也有錢了,陜西這邊又剛剛發旱災,那就多修點,修到去四川、去河南的路,以工代賑,讓他們去修路,修水庫?!?/br> “有了水泥馬路,這做什么事情都方便了,運糧都快太多、太多了?!?/br> “不僅僅陜西這里要修,大明各地都要修,修的越多越好?!?/br> 弘治皇帝來到巨大的地圖面前,看著地圖上面標準出來的紅線也是忍不住直點頭。 現在算是體會到修路的好處了。 “陜西的移民還要繼續外遷,剛剛好又是災荒之年,那就多遷點,遷移到遼東去,遷移到象林、交趾、南洋去?!?/br> “剛剛好這些地方都少人,遷出去越多越好?!?/br> 很快,弘治皇帝又看向南洋這邊新得到的兩個行省,頓時就直點頭。 好地方很多啊,自己正在為這些地方的人口過少而煩惱呢,剛剛好將你們這些災民都遷移出去。 “劉晉這臭小子什么時候回來,這是準備在南洋這邊一直呆到過年了?” 很快,弘治皇帝就想到了劉晉,臉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也好,讓他在南洋這邊多榨一些銀子回來,有銀子,我大明才可以更加的繁榮昌盛,至于其它的,都已經不重要了?!?/br> 弘治皇帝現在也已經是徹底的不要臉了,臉皮有銀子重要嗎? 臉皮能夠當銀子用嗎? 所以劉晉在南洋這邊做的事情,整合弘治皇帝的心意。 銀子才是最重要的,有了銀子才能夠辦大事,搞軍隊建設也好,賑災也好,搞基建也好,弘治皇帝都可以放開手腳去干。 就在弘治皇帝看著巨大的地圖沉思的時候,有小黃門急匆匆的走來,將一封密信交到了蕭敬的手中,并且急匆匆的說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