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該準備回去了~” “非洲還真是一片落后之地,整個非洲東海岸,除了這摩加迪沙之外,竟然連一座像樣的城市都沒有,只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部落?!?/br> “不過這一條海岸線真的是一條黃金海岸線,這里盛產象牙、金剛石、黃金和白銀,還有這些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昆侖奴部落?!?/br> “未來想要占領這里就會顯得非常輕松,必須要多少人,有個幾百人就足以在這里輕松的占領一塊殖民地?!?/br> “只是這些昆侖奴都非常的懶散,給人的感覺是非常的不思進取,在我所走過的所有的地方當中,這里是最落后、最原始的地方?!?/br> “黃金洲的殷商后裔,雖然也是還處于原始的部落階段,但是那些殷商后裔聰慧無比,又非常的彪悍,能征善戰,在中黃金洲這里還建立了龐大的帝國?!?/br> “可是在非洲這里,這一路走來,我竟然連一個像樣點的國度都沒有發現,實在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杜明恩在自己的航海日記里面詳細的記錄了非洲東海岸的情況。 “這里非常的富饒,氣候宜人,土地肥沃,如此一塊天賜之地,竟然便宜了這些懶散的昆侖奴,這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我大明子民,勤勞又聰慧,卻是只能夠在華夏這片土地上苦苦求生,上天何其不公?!?/br> 寫到這里,杜明恩就忍不住感嘆起來。 只有真正出海見識過世界各地的人才會知道,大明并非世界的中心,大明之外的地方也不全是蠻荒之地。 有很多地方比起大明來氣候還要更好,土地還要更加的肥沃,物產還要更加的豐富。 來到非洲這塊肥沃的土地,杜明恩也算是見識了它的富饒和肥沃。 所以杜明恩才會有這樣的感慨。 在大明這邊,大明人幾乎將土地已經開發利用到了極致,只要能開墾出來的地方都已經被開墾出來,種上糧食、蔬菜和果樹。 可是縱然是如此,底層的老百姓依然是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累死累活,過的都沒有這里的這些懶散的昆侖奴舒服。 這讓杜明恩覺得上天是很不公平的。 杜明恩的船隊在抵達了后世肯尼亞的位置之后,杜明恩就覺得返航了,這一次出來的夠久了,航程也已經足夠遠了,關鍵是船員們也都想家,也該回去了。 回城總是顯得非常的漫長,沿著來時的路,船隊向東,朝著大明進發。 …… 大明京城。 最近劉晉也是特別的忙碌,非常的忙。 因為大明各地的稅務衙門和設置在各地的市舶司也是終于開始陸陸續續的將各地征收到的稅銀和賬本匯報到京城這邊來。 沒有辦法,大明實在是太大了。 在沒有飛機、汽車、電報、電話的年代里面,這出面基本靠走,傳話基本靠吼,這信息的傳遞速度就非常的慢。 別的不說,單單是大明原本的兩京十三省,從云南這邊到京城,縱然是有官道,有快馬,這速度依然非常的慢。 更別說如今的大明,它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兩京十三省了。 往北這邊,在遼東這邊,伴隨著移民到來以及遼東軍戶的解放,這里爆發出了極大的熱情與動力,大量的人走出了遼東都司,往著更北的地區去開拓。 在草原上面,草原城鎮依然還在不停的修筑,最北的草原城堡,現在都已經修到北海最北的地方去了,據說有很多商人去這里收購毛皮,這里的貂皮非常的多,質量又非常的好。 在西邊,伴隨著大明在草原上面的崛起,西邊的瓦剌諸部惶惶不可終日,時刻擔心著大明在今年會往西繼續擴張。 東邊這邊,銀山縣、還有租借的兵庫之津,這里都是設置有市舶司,僅僅只是一月,這兩地的市舶司收到的稅銀就超過100萬兩。 往來大明和倭國的商船實在是太多了。 特別是自從去年年底搞出了大明藩屬國協議之后,不僅僅大明的商人前往倭國,這朝鮮的商人也是開始頻頻的出現在倭國和大明,同樣的倭國這邊的商人以及一些大名的控制商人也是開始頻繁的出現在大明和朝鮮。 船只和貨物的頻繁往來,市舶司收到的銀子自然就越來越多。 再往南一點,琉球島上面,現在單單是建立的城池就已經有十多座了,除了最開始的琉球城后面接連擴張修建起來的幾座城之外,其它的城都是大明各大商行修建起來的。 現在這些地方也都是設置了郡縣,朝廷這邊委派了流官,也同樣有稅務衙門,開始對這里征稅,琉球這邊的蔗糖業可是暴利的產業,這稅隨隨便便一收,在一月的時候,琉球這邊就上繳了幾十萬兩銀子。 再往南就是新設立的南洋行省,這里有大大小小種植園,同時又是商行往返南洋的必經之地,月牙城的市舶司和稅務衙門僅僅一月就收到了一百萬兩稅銀。 各地的稅銀和數據也是陸陸續續的匯聚到京城這里來,這讓劉晉整個人都忙碌不停,每天都要去向弘治皇帝這邊匯報工作。 第661章 京城的房子 京城郊區。 伴隨著大量工廠、作坊的涌現,大量人口的涌入,幾遍京城的郊區也同樣變的非常的熱鬧和繁華。 圍繞著一個個龐大的工廠逐漸也是形成了一個個小小的城鎮,并且迅猛的發展起了,再加上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一棟棟高樓不斷修建起來,一個個小區為中心,更是形成了京城外面特有的高檔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