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別的不說,單單是說一說京津水泥馬路沿途的這些地方。 以前家里面養頭豬、養幾只雞鴨鵝之類的,因為路途不便,所以也只能夠就近賣到集市上面去,價格便宜就算了,關鍵是還不好賣,因為大家都沒錢。 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天津和京城就如同兩頭龐大無比的巨獸一樣,每天需要消耗的糧食、rou類、蛋類等等都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 又因為地處京津線上面,所以都不需要你出門,都有專門的商人來上門收購,然后賣到京津去。 現在在京津公路的沿途,已經有很多村莊的人在大規模專門飼養雞鴨鵝、豬羊等等,很是賺錢,有多少都不愁賣,就怕你養不好。 這就是水泥公路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它不僅僅只是方便了交通,更是能夠帶動一個地方的發展。 工廠、作坊之類的那更是需要便捷的交通,有了水泥馬路,道路的兩邊自然而然就會有人來辦工廠、幫作坊,到時候招工、用人等等,這些都可以帶動公路沿途的發展。 現在朝廷開始大規模的修路了,可是偏偏繞過了自己的家鄉,這讓很多人顯得非常的氣氛。 工部尚書曾鑒的府上,門檻都快被人給踏破了。 “曾公~曾公~” 曾鑒的會客廳當中,內閣首輔劉健都親自過來拜訪曾鑒了。 “劉公光臨寒舍,實在是蓬蓽生輝?!?/br> 曾鑒看了看劉健,自己是工部尚書,雖然也是六部之一,但這工部算是最沒地位,吏部掌管天下官員的升遷和考核,吏部尚書號稱天官。 這兵部尚書以前是掌兵權的,那更是大權在握,也就是現在沒了兵權,但地位依然比工部高。 戶部掌天下錢糧和人口,位置也不是工部能夠相比的,甚至于連禮部,那也是主管朝廷利益,地位比工部要高很多。 所以劉健是從來都沒有主動登門拜訪過自己,畢竟他可是內閣首輔,百官之首,一向也都是大家去拜訪劉健的。 一番客套的寒暄過后,劉健面露難色的說道:“曾公,這朝廷規劃的水泥公路為何沒有到河南的?” 一聽劉健的話,曾鑒心里面頓時就微微一笑了。 自從朝廷這邊要在全國大規模的修建水泥馬路,他家就沒有安靜過,前前后后來拜訪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朝野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員,還有那些京津地區大大小小的水泥廠東家,他家里的門檻都快要被踏破了。 這是以前從來沒有的事情。 以前,他這個工部尚書,那是門可羅雀,根本就沒有什么人來拜訪。 因為他手中根本就沒有掌握什么實權,又沒有什么利益相關的事情,在朝野之中也沒有什么話語權,所以自然很少有人來拜訪。 “劉公,您也是知道的,朝廷今年規劃修建的水泥公路,它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今年只不過是先開始修一修,積累下經驗?!?/br> “到了明年才會真正的開始規劃多條線路,到時候就會涵蓋大明的兩京十三省,河南地處我大明中心,自然是會有的?!?/br> 曾鑒想了想說道。 這線路是工部這邊規劃的,到時候修建水泥馬路也是工部這邊來主持,費用是戶部這邊來出。 這可以算是他曾鑒成為工部尚書以來最有影響力和地位的時刻了,連這個劉健都不得不為自己的家鄉河南來求情了。 “曾公,這我當然知道,只是這修往南方的線路不知道能不能改一改?” 劉健點點頭,他其實也是不愿意來的。 但是沒有辦法,新出來的規劃之中的水泥馬路竟然沒有河南的份。 這一次出來的線路主要有兩條,一條是往西,從京城到山西再到陜西,從北面繞開了河南。 另外一條是往南的,從天津開始修,經德州到山東濟南,再往南就直接往南直隸奔著南京去了,又從東邊繞過了河南。 你說這氣不氣人,河南出身的官員都氣炸了,很多人都直接來找曾鑒,要曾鑒改這規劃的線路,必須要有一條線路從河南這邊過。 只是一般人,曾鑒根本就懶得理會,這戶部雖然有錢了,但是依然摳門的很,這預算就那么多,如果繞來繞去的,到時候這預算都會不夠。 更何況,今天張三來找自己,要求改到張三家門口去,明天李四又來找自己,又要求改到李四家門口去,自己這個工部尚書都不要做了。 卻是沒想到,今天,連內閣首輔劉健都來找自己了,為自己家鄉河南這邊說話了。 沒有辦法,這種事情上面,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自己家鄉說話,這是理直氣壯,并且還能夠獲得好名聲的事情,誰都喜歡做,而且也必須去做。 第646章 必須爭 “劉公,這個真的沒有辦法去改~” “這幾天來找我的人也非常多,今天要求改到這個地方去,明天又要求改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我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做?!?/br> “修水泥公路這件事上,根本就沒有辦法讓所有人滿意的?!?/br> “更何況,今年不單單是修水泥路,還有修河提和水庫,這其中最多的就落在你們河南了不是?!?/br> 曾鑒無奈的搖搖頭,不是不給你劉健面子,而是真的沒有辦法去改,這改來改去,總是會有人不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