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朝廷沒有錢糧,怎么可能有力量去辦大事?!?/br> “這明朝還能夠堅持一百多年,估計和張居正這個牛人是分不開的,沒有他的一條鞭法來改革財政的話,皇帝都要餓死?!?/br> 腦海中仔細思索,這一刻才算是明白了明朝財政的問題有多嚴重。 弘治皇帝要不是自己幫他搞錢,估計著弘治皇帝什么事情都辦不成,老老實實的垂拱而治,被文官們忽悠著所謂的弘治中興。 “偷稅、漏稅非常的嚴重~” “土地兼并極其的嚴重,不僅僅是士紳,還有分封各地的朱姓王爺,他們就如同是吸附在大明身上的吸血蟲,一個個越來越大,大明卻是越來越瘦弱?!?/br> “未來要想辦法將這些朱姓王爺都弄出去才行,不能讓他們一直吸血大明,要將這個稱重的負擔轉移到其它地方去?!?/br> 劉晉很快又意識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大明朝的王爺們,老朱同志開頭弄了個分封制度,將自己的兒子們分封到了大明各地,經過一百年多年下來。 這朱姓的王爺遍布大明,大大小的王爺有上百個。 這些王爺手中沒權,又不能離開自己的封地,天生又吃穿不愁,所以剩下的事情就天天造人,為老朱家開枝散葉了。 老朱家的人口是越來越龐大,相應的這些王府吞并的田地也是越來越多,很多時候甚至于不滿足于吞并田產,還會向皇帝索要地方的稅賦。 供養老朱家的這些王爺也是成為了大明財政的一個沉重負擔,并且越來越重,到了明朝后期的時候。 單單是這些朱姓王爺的所需要的錢糧就已經站到了大明國庫開支的三分之一。 可這并不能滿足他們,他們兼并的土地可是非常的可怕,單單是河南,一半的土地都落到了河南的幾個王爺手中,像什么周王、福王、唐王、趙王、鄭王等等。 “可真是一個爛攤子~” 劉晉長長的感嘆一聲。 明朝到了弘治朝的時候,各種各樣的問題太多了,而且每一樣問題如果不解決,按照原先歷史發展軌跡的話,都足以讓明朝滅亡。 這其中,土地兼并是尤其嚴重的一件事情。 士紳、皇族、衛所屯田等等,都猶如一只只巨大的吸血蟲在不斷吸食越來越瘦弱的大明,一個個膘肥體壯,卻是沒有意識到大明這顆大樹很快就要撐不住,要轟然倒下了。 “事情一步步來吧,飯一口口吃?!?/br> “田稅和人丁稅這一塊暫時不能動,也沒有辦法動?!?/br> “現在還是要想辦法將商稅和關稅這一塊給征收起來?!?/br> 劉晉敲著桌子,仔細的思索起來,弘治皇帝讓自己來戶部可不是來喝茶的,盡管要得罪人,但該辦的事情還是要辦的。 第609章 稅改方案 “商稅和關稅這一塊~” “關稅是最好做的,只需要在開放口岸,像天津、南京、淞滬、廣州這里設置市舶司專門來征收關稅就可以了?!?/br> “嗯,不僅僅是大明這些地方,在琉球城、倭國的銀山港以及兵庫之津、南洋的月牙城,這些地方也要設置市舶司,專門用來征收關稅?!?/br> “未來有多少港口就要設置多少市舶司,關稅可是大頭?!?/br> 劉晉仔細的沉思。 征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大明,得罪的人太多了。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普通的商戶小販,都是征稅的對象,以前皇帝被忽悠的輕徭薄賦,現在讓自己來當這個惡人,肯定會被無數人給罵的。 畢竟自古以來都沒有人愿意主動交稅、納稅。 “商稅這一塊才是難關,也是重中之重?!?/br> “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各種各樣的稅種,工廠稅、作坊稅、商稅、房產稅、店鋪稅、特種經營稅……” “最難的還是如何征稅,指望商人們自己交稅,那肯定是不現實的,必須要成立專門的稅務結構來征稅?!?/br> 很快,劉晉又是愁眉苦臉起來。 想起后世,各種各樣偷稅漏稅的事情非常多,當了后世的稅收也確實是非常重。 可大明不一樣啊,商稅是三十稅一,這稅收比例可是已經低到了極點。 可即便是如此低的稅,大明的商人們還是會盡可能的想辦法去逃稅、漏稅。 “征收商稅肯定是以大城市為點,逐步開展起來?!?/br> “不過,想要從商人們、地主士紳和大家族們收到稅,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br> “先試一試,如果收不動的話,到時候就不得不學一學后世的白頭鷹了,成立專門的稅務捕快來?!?/br> 很快,劉晉心中大致的就有了一個方案。 拿出筆和紙,劉晉也是開始迅速的整理起來,準備寫一份詳細的方案,遞交給弘治皇帝和內閣。 幾天之后,戶部。 “佀公,這是下關起草的關于稅收改制的方案,還請您過目?!?/br> 劉晉將自己起草的稅收改制方案遞給佀鐘。 嗯,還是那句話,給他面子,他畢竟是戶部的尚書,雖然弘治皇帝說了可以越級匯報,但劉晉覺得還是先和佀鐘這邊商量一下比較好。 “怎么快?” 佀鐘看了看劉晉,這劉晉做事真是雷厲風行。 通過這段時間以來的相處,他覺得劉晉還是挺不錯的,對自己這個老同志很尊重,不會驕橫跋扈,目中無人,所以語氣也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