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至于江西和福建,加起來都還沒有河南的人口多。 僅僅只是看一看地形圖就可以知道,河南以平原為主,福建和江西以山地丘陵為主,這人口怎么可能會比河南的人口更多。 “這是不會錯的,戶部這邊每年征收稅賦都是按照人口來的,我們河南不到四百萬,江西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人口都有一千二百萬,至于福建也有七百萬,都遠超我河南?!?/br> 劉健聽到了劉晉的懷疑,也是連忙說道。 “陛下,諸公,這數據僅僅只是我們官方統計入冊的數據,并不能說明實際的人口數量?!?/br> “河南基本上都是平原,耕地眾多,福建和江西都是山林,耕地稀少,這人口怎么可能會比河南更多?!?/br> “這其中必然有大量人口的隱瞞,大量的人口沒有統計入冊?!?/br> 劉晉想了想說道。 隱瞞人口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官府統計了人口,這意味著就要承擔相應的徭役,沒有統計在冊就不用去服徭役。 所以只要是可以,都會盡量不進入官府的統計。 后世的專家學者在估算某個朝代人口的數量的時候,往往都會在官府的數據上再多加一倍來計算,這樣才能夠估算出比較準確的人口數量。 而隱瞞人口方面,在北方的地區尤其嚴重。 后世的山東、河南、河北可都是派遣靠前的人口大省,在這個時代,官府統計的人口數量卻是遠少于南方。 很重要的原因是北方這邊的環境惡劣,每年需要服徭役的時間都比較久,加之地少人多,很多人活不下去都會成為大戶人家的奴仆。 這一部分隱形的人口數量非常的龐大,劉晉甚至于都懷疑,在官府統計的數量上多好幾倍才算比較合理。 南方這邊就不一樣了,南方這邊自然條件好,一向又遠離戰火,這徭役很輕,再加上地廣人稀,隱瞞人口的情況自然就更少。 “百姓隱瞞人口是常有的事情,不分南北,都有人口的隱瞞?!?/br> 劉健一聽,頓時就微微搖頭說道。 “北方地區徭役繁重,人口隱瞞比南方地區嚴重多了,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可是福建的人口都有七百萬,這河南怎么可能僅僅只有不到四百萬?” “更何況,河南的面積還要比福建更大,這人口竟然還要少近三百萬,誰會相信?” 跟我用數據來說話,劉晉自然是最喜歡的。 河南和福建相比,面積更大,可耕地更多,可是這人口竟然比福建少三百萬,說出去都沒人信。 聽到劉晉的話,弘治皇帝和眾大臣也是紛紛點頭,看地圖就能夠看出來。 福建都是山林,河南是平原,面積要比福建大,這人口怎么可能才怎么點? “這~” 劉健頓時就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以前沒去對比一番,現在仔細的一對比,頓時就知道北方地區省份隱瞞人口的數量是何等的龐大了。 “有意思~” 弘治皇帝頓時也是露出了nongnong的興趣。 古代的人口統計遠不如后世精確,甚至于可以說是非常的不準確,大量的人口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隱瞞下來以達到免除徭役、稅賦的目的。 畢竟古代這人口上報是沒有什么好處,反而壞處多多,人頭稅、徭役等等都是按照人口冊來征收,能夠不統計的就盡量不統計,能夠隱瞞的就盡量隱瞞。 按照后世的人口數量來計算,這河南省的人口差不多是福建省人口的兩倍多才比較合理,現在竟然差不多只有福建的一般,這隱瞞的人口實在是太多了。 “從陜西、河南、山西三省遷移出五百萬人,雖然規模比較浩大,但我們也不是要一天、兩天就遷移出來的?!?/br> “整個移民計劃我們大致可以分成五年或者十年來執行,每年遷移出一百萬人到遼東去,對于朝廷來說壓力也更小?!?/br> “并且我們也是可以逐漸的摸索出一個比較成熟的人口遷移策略出來,對于不完善的地方,不斷的進行改善?!?/br> “如此以來,老百姓遷移到遼東地區也能夠盡快的適應遼東地區的環境,并且在這里安居樂業,進而將遼東地區變成我炎黃子孫的樂土?!?/br> 劉晉想了想又說道。 他知道朝中諸公在擔心什么,一下子遷移出百萬人口到遼東去,這可是一個無比艱巨的任務,單單是這遙遠的路途就足以讓無數人望而卻步。 更何況到了遼東這里之后,房子、糧食、農具這些最基本的東西肯定是要準備的,這些也肯定是要朝廷來出錢、出力的。 這幾年,朝廷雖然財政更寬裕了不少,但要拿出大筆的銀子出來辦這個事情,到時候肯定立刻會捉襟見肘了。 另外自古以來強制移民都不會有什么好名聲,畢竟鄉土的觀念實在是太強了,故土難離的思想觀念也是根深蒂固。 可是這事情又必須要去做,河南、陜西、山西這些地方,作為傳統的中原大地,它承受了華夏文明幾千年的歷史之重。 環境已經相當的差,也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邊緣。 這里的人口不大量的遷移出去,即便是有玉米、有紅薯這樣的高產耐旱作物,這人口膨脹起來之后,最終的結果還是一樣的。 世界上好地方太多了,現在正是搶占殖民地的好時機,不努力的出去搶占,肯定要后悔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