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江恩硬著頭皮,有種死不認輸的感覺。 “那你們福建被倭寇殺害的那些百姓,他們總不會都是商人吧?” 弘治皇帝又冷冷的問道。 “這……” 江恩無話可說了。 “哼~” 弘治皇帝冷冷的哼了一聲,接著緩緩的站立起來。 “朕覺得張懋、楊云、劉晉、王守仁他們在倭國做的很好,做的很對?!?/br> 弘治看了看群臣,群臣紛紛低頭,弘治皇帝一邊慢慢的走動,也是一邊大聲的說道。 “寇可往,吾亦可往~” “倭寇肆意殺害我大明商人,殺害我大明子民,那么我們就應該要狠狠的教訓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大明的厲害?!?/br> “讓他們永遠記住,大明是他們的藩屬國,是他們的天,是他們的父,他們身為臣,身為子,他們就應該要時刻恪守君臣之道、父子之道?!?/br> 說到這里的時候,弘治皇帝說的很慢,很顯然話中有話,這話不僅僅是要說給倭國這邊聽的,同樣也是在說給在場的這些大臣們聽的。 “以下犯上,不尊君臣,就應該受到教訓,狠狠的教訓?!?/br> “以前我們都是說要讓,都說要退一步,都說要以德報怨,可是我們換來的是什么?” “是北方草原人對我們步步緊逼,年年南下;是倭寇橫行東南沿海,殺我子民,毀我城池;是安南人屢屢犯我廣西、云貴,燒殺搶掠,無惡不作?!?/br> “你們都是國之柱石,是我大明無數子民的擎天之柱,他們指望著你們給他們支撐起一片祥和的藍天,指望著你們能夠給他們帶來幸福安康,指望著你們能夠給他們伸張正義和冤屈?!?/br> “可是你們呢?” “吃著他們的,喝著他們的,用著他們的,你們竟然還口口聲聲說死幾個商人而已?” 弘治皇帝說到這里的時候,手指指著群臣,弘治皇帝知道,江恩、張文靜這幾個人不過是挑出來的代表罷了。 朝臣當中肯定還有更多人和他們一樣想的,他們只不過是被退出來的探路石,一旦能夠打開一個缺口,接下來就是如同雪花一般的彈劾奏疏了。 想到這里,弘治皇帝就非常的痛心,以前不懂,也沒有看到大明百姓的艱辛,總是生活在這些文臣們所描繪的世界當中。 現在,弘治皇帝是懂了,什么仁義、什么道德,口口聲聲掛著這些東西的人是最沒有仁義,最沒有道德,最無恥的人。 “臣等有罪~” 劉健、李東陽等人一聽,頓時一個個全部都跪了下來,惶恐的說道。 “有罪?” 弘治皇帝冷笑道。 接著語氣微微平和一些說道:“去年,我們舉國之力滅掉了韃靼小王子,去年冬天,我們邊境的百姓就過了一個安穩年,北方的草原人到現在都不敢靠近我邊境線百里?!?/br> “你們說,跟蠻夷他們講道理,講的通嗎?” “如果講道理,講仁義能夠讓他們不再犯我大明的話,那他們早就應該停止南下劫掠了,但是他們沒有,反而以為我大明軟弱可欺,年年南下,劫掠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br> “以往那一年冬天,我大明不是要被他們劫掠一番,死掉數以萬計的子民?!?/br> “和他們根本就沒有道義可言,唯有用拳頭狠狠地教訓他們,狠狠的打疼了他們,他們才會知道怕,才會對我們大明低眉順眼,才會不敢犯我秋毫?!?/br> 弘治皇帝說到這里的時候,慢慢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面。 “就說說這個倭國吧,你們總說它是我大明的藩屬國,我們是他們的宗主國,他們除了有幾次過來進貢之外,還有什么地方可以稱得上是藩屬國?” “而且每次進貢,我們都數倍回之,來一次,他們就發一次財,不僅僅是倭國,還有其它的藩屬國也是,來我大明進貢一次,他們就大發其財一次,有時候來進貢的根本就不是他們的這些國家的官員,而是一些投機的商人罷了?!?/br> “我們大明每次都數倍回之,他們是發了財,我大明呢,國庫空虛,最終這些又轉移到了我大明子民的身上?!?1 “你們時常和朕說,要輕徭薄賦,要勤儉節約,朕都聽了,但是為何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人站出來說一說呢?” “如果我們是宗主國,他們是藩屬國,按理不是應該他們向我們進貢,我們不需要向他們回任何的東西?” “按理是不是他們的倭國更替應該要我們大明冊封了才算?” 弘治皇帝說完,也是微微有些口干,旁邊的蕭敬立即細心地送上了茶水。 群臣一片寂靜,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接弘治皇帝的話,一個個噤若寒蟬,生怕在這個時候觸了弘治皇帝的怒火。 很多人也是在思索這個問題,思索起大明和周圍這些藩屬國的關系來,這種靠財富換來的所謂的宗主國和藩屬國的關系,它到底是不是可靠的關系? 僅僅只是為了面子,卻是要損害大明的利益,這種關系下,大明真的有必要繼續去維持? “割我們大明的rou來維持這樣的一種關系,維持這所謂的宗主國形象,最終讓我大明的子民來承擔這一切,大家覺得這合適嗎?” “我們有沒有問過我大明的老百姓,問他們愿不愿意將自己辛辛苦苦織出的布匹、絲綢拱手就送給那些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