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身為徽商當中的鹽商,祝本端和馮相自然是知道這些海商的。 在江南地區,如果說有錢的話,他們這些徽商可以首屈一指,接下來就是這些出海的商人和家族了。 徽商和大海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壟斷,都是做壟斷買賣,特別是鹽商和海商,那是絕對壟斷的地位。 鹽商的壟斷地位主要是依靠朝廷的鹽引制度來形成的壟斷,他們掌握了朝廷的鹽場,自然也就掌握了鹽這個買賣,只是現在被長蘆鹽場給打破了,鹽商沒落。 海商的壟斷地位,一個是靠朝廷的海禁政策,另外一個就是靠這些倭寇和海盜,每一個出海的海商或者家族,幾乎都和倭寇、海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對于這點,祝本端和馮相是很清楚的,都是江南地區的人,彼此很多都是有聯姻的,豈有不知的。狗狗 “會~一定會~” 馮相鄭重的點點頭說道,非??隙?。 “他們都快要活不下去了,再不折騰下的話,他們就沒有任何的出路了,這南洋的財路再斷掉,他們就沒戲了?!?/br> 馮相笑了笑說道,江南地區的人還從來沒有如此的狼狽過。 朝廷之上遭到了沉重的打擊,連經濟上面也是如此,他們這些徽商、鹽商日子難過,這些海商的日子也難過。 其實對于江南地區的這些海商來說,最穩定的財路還是前往倭國和朝鮮的航線,朝鮮和倭國與大明的聯系非常緊密。 而且這兩個國家都深受大明的影響,大明的東西在倭國和朝鮮都非常的暢銷,因為這兩個國家上流社會的人什么都是向大明學習的。 朝鮮和倭國上流社會的人都以說大明話,寫漢字、讀唐詩宋詞為榮,這大明的茶葉、布匹、絲綢、瓷器等等絕對搶手貨。 另外,前往朝鮮和倭國要更近一些,又更安全很多,是穩定的財路。 只是現在被北方的天津港給搶的干干凈凈,江南地區的海商根本就競爭不過,失去了這個重要的財路。 前往南洋地區的財路,路途比較遠,而且風險更大,一旦運氣不好,遇到臺風的話,那就要血本無歸。 失去倭國和朝鮮的財路,江南地區海商的日子可想而知了。 “既然你如果肯定,那為什么還要去南洋,一旦有個不測?!?/br> 祝本端一聽,又問道。 “因為我覺得這些海盜和倭寇肯定不是天津遠洋貿易行的對手~” 馮相笑了笑說道:“你看到天津遠洋貿易行的船了沒有,這些船不單單是商船,其實也是戰船,兩邊的船舷都有幾排炮孔?!?/br> “去年的時候,江南地區的海商當中不是傳了一件事情,說江南地區的大海盜、倭寇聯合想要洗劫前往琉球的船隊?!?/br> “結果全軍覆滅,琉球城的船隊卻是毫發無損?!?/br> “我一直以來都在思索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么我們始終斗不過那個劉晉,斗不過他們?!?/br> 馮相微微笑了笑,接著轉個身,背靠著船舷,似乎有很多話要說。 “繼續說下去~” 祝本端頓時就來興趣了。 “這段時間我們在天津、京城,你有沒有發現一些特別的東西?” 馮相看了看祝本端問道。 “特別的東西?” “你是說天津這邊的高樓大廈?還是說水泥路?” 祝本端想了想說道。 天津新城的繁華,確實是讓人看的眼花繚亂,圍繞著天津港口附近,天津這邊也是形成了一個差不多幾里路的商業街區,非常的繁華,非常的熱鬧。 “不,這些都表面的東西,真正特別的東西是京津地區的工廠、作坊?!?/br> 馮相搖搖頭說道。 “工廠、作坊?” 祝本端微微驚訝。 “對,根據我的統計,單單是天津這里,大大小小的工廠和作坊加起來足足有上萬家,其中單單是水泥廠就有幾百個,各種各樣的作坊、水泥廠,非常的密集,用工的人數也是非常多?!?/br> “這些在我們江南地區是根本看不到的,我們很難看到密集的工廠和作坊,即便是有,頂了天也不過是幾百人、上千人的作坊,數量也不會太多?!?/br> “可是在京津地區,幾百人、上千人的工廠、作坊根本就不算什么,幾萬人,十幾萬人的工廠、作坊都要?!?/br> “如此巨大的工廠和作坊,該如何管理?” “還有他們生產出來的東西,你難道就沒有仔細的去看一看?” “非常的標準化,你看看這海面的這些船只,只要是天津造船廠出來的船只,幾乎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的差別,這是非??膳碌??!?/br> “還有京城密云鐵廠生產的鐵器,玻璃廠生產的玻璃制品,紡織廠生產出來的布匹等等,這些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不僅僅產量大,而且質量好,更重要的是幾乎所有的產品都差不多,很難找到差異,都好像是一個模子出來的一般?!?/br> “這才是特別的地方?!?/br> 馮相一口氣將自己的發現說了出來。 “這才是特別的地方?” 祝本端還是有些不明所以。 “技術~” “我和京津地區這些工廠主、作坊主聊天的時候,經常聽到他們聊到這個詞?!?/br> “起初我還不是很明白,這技術到底是什么東西,有一次和一個同樣也是經營鐵廠的工廠主聊天才知道了什么技術?!?/br>